一种锂金属复合负极、制备方法及锂金属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812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0763.5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复合负极、制备方法及锂金属二次电池。该锂金属复合负极包括锂金属和锂金属表面保护层,其中:所述锂金属表面保护层包括外层聚合物弹性层和内层无机含锂化合物层;所述外层聚合物弹性层为Li‑PAA层,内层无机含锂化合物层为LiF或Li2S层;所述内层无机含锂化合物层由锂金属与氟化物或硫化物在电解液作用下自发电化学反应生成。本发明具有高的锂离子传输速率,且其形成的致密保护层能够优化锂离子的传输、抑制锂枝晶的生成;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大规模应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负极及其电池循环效率低、枝晶生长的问题,使用该复合锂负极的电池相比使用无保护的金属锂负极电池具有更久的循环寿命。

    一种用于提升燃料电池性能的流场板

    公开(公告)号:CN1197866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71728.4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升燃料电池性能的流场板,包含流场板本体、挡块、流道、流道脊;流道呈蛇形结构设置在流场板本体上,流道包含若干直流段和转向段,转向段连接相邻直流段的端部,相邻直流段之间形成流道脊;挡块设置在紧贴转向段的侧壁,使挡块与流道脊的端部之间形成通道;或挡块设置在紧贴流道脊的端部,使挡块与转向段的侧壁之间形成通道。挡块干燥时有利于减小流道内的压力降,提升气体的传质效率;挡块吸水时能够有效防止水淹现象,同时降低气体的流动阻力,通过上述自动调节机制,燃料电池能够在不同工况下自动优化性能,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整体能效。

    一种锂二次电池制备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64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13946.7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制备方法,包括:在正极的混料过程中加入吸附了成膜添加剂的缓释载体,在干燥气氛下,通过干法技术制备得到正极;将上述正极与锂负极、隔膜进行叠片,焊接极耳后封装于铝塑膜中装配金属锂电池干电芯;将溶有上述成膜添加剂的电解液注入干电芯中,经过化成封口后制得锂二次电池。本发明通过在正极中加入吸附了成膜添加剂的缓释载体并采用干法技术制备电极,有效解决了电解液中成膜添加剂随着循环进行逐渐消耗的问题,同时避免了湿法制备电极造成的添加剂偏析或损失问题,制备工艺简单,在不增加繁琐工序的情况下有效改善了金属锂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

    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醚砜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927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71747.6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醚砜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醚砜高温质子交换膜包含膜主材和掺杂剂,所述膜主材包含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醚砜,所述掺杂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二氧化锡,所述掺杂剂的添加质量比例为1%~4%,以所述膜主材计。本发明的无机掺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醚砜膜通过流延法成膜得到,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制备无机掺杂的膜掺杂磷酸后,具有机械强度良好,质子传导能力强等优点,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功率型铬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34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00487.8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型铬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S1,向重铬酸盐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反应液经蒸发结晶得到三氧化铬蒸发组分;加水溶解该蒸发组分,得到含铬溶液,加热至80℃~200℃并保温一段时间后,以一定降温速率降温至0~20℃,经低温结晶得到多孔球形三氧化铬;S2,氧气环境下对多孔球形三氧化铬进行第一热处理,得到铬氧化物混合物粉末;S3,前述粉末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液经超声、过滤烘干后,氧气环境下进行第二热处理,经冷却、研磨后得到功率型铬氧化物。本发明制得的铬氧化物具有高功率特性和低倍率容量特性,利于高比能和高功率原电池的制备,且制备方法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和推广应用。

    抗CO低传质阻力的燃料电池阳极气体扩散电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6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97395.4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CO低传质阻力的燃料电池阳极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扩散层;在扩散层表面涂覆外催化层浆料,得到外催化层;外催化层浆料包括抗CO铂基催化剂、粘结剂和造孔剂;在外催化层表面涂覆内催化层浆料,得到内催化层;内催化层浆料包括铂基催化剂、粘结剂和造孔剂;外催化层的孔隙率大于内催化层的孔隙率,外催化层的平均孔径大于外催化层的平均孔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阳极气体扩散电极。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传质阻力,缩短重整气进料与纯氢气进料下燃料电池的性能差异。

    一种液体燃料电池与内燃机混合能源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87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988387.6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燃料电池与内燃机混合能源系统,包括热管理子系统,燃料供给子系统,燃料电池子系统和内燃机子系统。燃料电池和内燃机以液体燃料为共同工质,液体燃料在燃料电池内部直接转化发电,发电尾液再进入内燃机进行燃烧做功,从而实现燃料电池发电与内燃机做功的协同供能,还提供了一种液体燃料电池与内燃机混合能源系统的工作方法。本发明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与性能优势。一方面,燃料电池子系统和内燃机子系统共用一套燃料供给子系统,可以达到简化系统结构,增加体积比功率的有益效果;另一方面,热管理子系统将直接液体燃料电池中产生的热量用于反应物预热,可以达到减少寄生能耗,提升系统整体能量利用效率的有益效果。

    一种锂金属负极、制备方法及锂金属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6422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77029.8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高分子材料基底,高分子材料基底为热塑性聚酯和阻燃剂原位复合薄膜;对高分子材料基底进行大气压下氧气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处理;在高分子材料基底表面制备第一金属层;对第一金属层进行大气压下氮气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处理;在第一金属层表面制备锂金属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锂金属负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锂金属负极的锂金属电池,根据正极材料不同,可为锂金属一次电池或锂金属二次电池。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具备优异的安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