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用硅太阳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895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0275.8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用硅太阳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1,提供一硅衬底,在硅衬底正面依次扩散形成发射极、沉积减反膜;在硅衬底背面沉积钝化层,钝化层上具有若干通孔以暴露硅衬底;步骤2,在钝化层表面印刷第一背面电极;在若干通孔中印刷第二背面电极,第二背面电极穿透钝化层与硅衬底接触;在减反膜表面印刷正面电极;步骤3,烧结硅衬底使第二背面电极与硅衬底互熔形成背场;使正面电极穿透减反膜与发射极形成欧姆接触;步骤4,通过电镀在正面电极、第一背面电极和第二背面电极表面形成金属层,得到硅太阳电池电极。此方法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非常适合巨型低轨互联网卫星对于电源系统的需求。

    针对同面电极柔性太阳电池的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39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15126.9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同面电极柔性太阳电池的封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第一背面封装件,该第一背面封装件的表面设有若干凹槽。在凹槽内填充底片胶,将电池片背面朝向底片胶,装入凹槽内。步骤S2,将若干电池片电性连接,使若干电池片串并联;步骤S3,提供正面封装件,使用盖片胶将所述正面封装件粘接到所述电池片的正面。本发明利用同面电极电池的特点,改变传统电池先焊接再封装的工艺流程,通过先将电池片的背面封装,再将电池片串并联,再完成电池片的正面封装的方式,使得电池片在正面焊接时,第一背面封装件能够为电池片提供支撑,平衡电池片内部的应力。

    一种基于范德华外延剥离的砷化镓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56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258630.3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范德华外延剥离的砷化镓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工序:S1,在砷化镓太阳电池衬底表面制备二维材料,得到二维材料衬底;S2,采用两步生长退火法制备砷化镓过渡层;S3,将砷化镓太阳电池功能层生长到所述砷化镓过渡层表面,得到太阳电池外延层;S4,分别在所述太阳电池外延层和聚酰亚胺材料表面制备金属层;S5,利用键合技术进行键合,得到聚合物衬底;S6,对所述聚合物衬底施加机械力,进行剥离下来,得到聚合物衬底上的外延层;S7,在所述聚合物衬底上的外延层表面制备电极和减反射膜,切割,得到所需尺寸的砷化镓太阳电池。基于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砷化镓太阳电池大大避免了对外延层的损伤。

    一种可自动预锂化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926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03931.8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预锂化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包含:电池壳体、电池盖帽、设于电池壳体内的电芯和电解液,电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间隔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卷绕形成,负极片连接有负极耳,负极耳连接到电池壳体的底部;所述电芯的中心具有中心孔,通过中心孔向电池壳体的底部加入有金属锂或含锂合金;金属锂或含锂合金与负极耳电连通。本发明提供一个外部锂源,可以在电池注液后在负极表面形成SEI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解决负极首次效率过低的问题,提升电池容量,并可以进一步嵌入到负极中,增加负极活性锂储备,防止电池长期贮存或循环过程中负极活性锂消耗过快导致的容量损失。

    一种高载量电极的制备方法及金属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95253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57398.6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载量电极的制备方法及金属锂电池,该方法包含:取第一活性物质膜、集流体和第二活性物质膜并依次叠放形成正极前体,采用穿刺件刺穿所述的正极前体,使所述的集流体被刺穿后产生尖锐毛刺,并且所述的毛刺刺入所述第一活性物质膜和第二活性物质膜内;然后将所述的正极前体加压压平,得到高载量电极。本发明扎孔后的涂碳铝箔集流体具有立体结构,凸起毛刺部分可以嵌入活性物质膜,增强活性物质膜与集流体之间的结合力,改善电极内部电子在活性物质颗粒和集流体之间传导。同时铝箔表面的涂碳层也有利于改善活性物质膜与集流体之间的电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