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空线缆风摆预警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2589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05662.4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线缆风摆预警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线缆安全预警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根据架空线缆的布设参数确定架空线缆上各分布位置的线缆垂度,并根据线缆垂度确定关联预警区间内各分布位置的风摆相对系数;以参数阈值和风摆相对系数之积确定关联预警区间内对应分布位置的关联阈值。本发明在架空线缆上一个分布位置的特征参数超过参数阈值时,根据预警位置两侧各个分布位置的风摆情况来辅助判断预警位置的风摆预警,可有效降低由脉动风场为主要因素所引起的风摆预警误差;此外,在预警位置两侧各个分布位置的脉动风场表现突出时,能够在参考阈值取值较小的情况下实现预警位置的及时预警。

    基于Levy飞行和变异机制灰狼优化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7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854738.X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evy飞行和变异机制灰狼优化的摄像机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非线性摄像机模型,确认标定参数;S2:设定灰狼种群数量和最大迭代次数;S3:获取相机的标定参数上限和标定参数下限,并生成灰狼位置;S4:建立目标函数,获取反投影误差和α狼、β狼和γ狼的位置;S5:利用基于Levy飞行和变异机制的灰狼优化算法生成灰狼中间体;S6:更新灰狼位置,判断是否继续迭代;S7:根据目标函数获取反投影误差,反投影误差最小的灰狼位置为最优化标定参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该算法可以与实际工程案例结合,能准确、有效地用于多维非线性问题优化求解,有效提高标定的精确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一种带柔索的双臂式高压线巡检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64704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85473.X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柔索的双臂式高压线巡检机器人,所述的巡检机器人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两侧均安装有机械臂,用于模拟人的双臂实现攀爬;所述的机械臂的顶端安装有用于抓握在高压线上的夹紧机构和用于在高压线上行走的行走轮;所述的机械臂上依次设置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水平回转关节,依靠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配合调整行走轮的位置,依靠水平回转关节来调节箱体和行走轮的姿态;所述的肩关节与箱体连接;所述的腕关节和箱体之间连接有柔索,用于减少机械臂各关节的扭矩并承担巡检机器人的整体重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减少关节扭矩、提高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等优点。

    一种氧化亚铜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28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56121.1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亚铜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在有机溶剂中,将模板剂、有机还原剂、二价铜盐和TiO2纳米管混合,加热搅拌,经离心、洗涤和干燥后,得到Cu2O量子点/TiO2纳米管结构。该结构以Cu2O为量子点,TiO2纳米管为多层纳米管。该纳米管结构应用的领域包括光催化、电催化或污染物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Cu2O量子点可以均匀的负载在TiO2纳多层纳米管结上,产物形貌结构均一。氧化亚铜和二氧化钛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作为p型半导体的Cu2O和n型半导体的TiO2复合可以形成异质结构,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可以更好的提高其光电催化方面的性能。

    一种铁、氮共掺杂碳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3475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910754635.3

    申请日:2019-0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氮共掺杂碳氧还原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为将碳载体溶于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均匀,搅拌条件下加入可溶性铁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后的反应液经固液分离、洗涤、烘干得到固体物料,该固体物料与氮源混合研磨,得到热解前驱体;将所述热解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焙烧得到所述铁、氮共掺杂碳氧还原催化剂;其中,所述碳载体为科琴黑纳米炭黑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氧化还原催化活性高、电化学稳定性好、该制备方法简单可控、周期短,且原料储量丰富、成本低,可实现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一种Cu-Ag片状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3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199540.1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u‑Ag片状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Cu纳米材料前驱体:将模板与铜源分别分散到溶剂中分散均匀,得到第一分散液;先后将还原剂和第一分散液混合及进行加热处理,得到Cu纳米材料;合成Cu‑Ag片状纳米复合材料:将制取得到的Cu纳米材料进行分离以及洗涤,并分散到溶剂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模板剂,得到第二分散液;将银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银源分散液,再将银源分散液加入到第二分散液中,并持续搅拌,得到Cu‑Ag片状纳米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形成特定界面、产生独特催化位点、光吸收性能强等优点。

    一种基于模型融合和数据增强的低质图像分类增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552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07913.5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型融合和数据增强的低质图像分类增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图像集;S2:对图像集中进行数据增强;S3:构建并训练VGG16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4:构建并训练Res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5:输入待分类图像;S6:获取待分类图像的第一概率向量、第二概率向量;S7:获取融合概率向量,并获取待分类图像的图像类别,若图像类型为清晰,进入步骤S9,否则进入步骤S8;S8:对待分类图像进行增强,获取增强图像,并将增强图像作为待分类图像输入步骤S6;S9:输出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同时采用数据增强以及模型融合两种方式来提升分类的准确率,能够有效地对图像分类,增强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