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571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22688.9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上海申博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9/12 , G06F111/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型客船搭载作业交互协同仿真方法、平台、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搭载作业仿真场景构建步骤,搭载作业动态模拟步骤,搭载作业过程数据记录分析步骤,搭载作业过程评估优化步骤。本申请能够形成搭载作业流程方案,记录所述搭载作业流程方案中每一步骤的执行过程数据,获取执行过程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并分析产生异常数据的原因,并对搭载作业流程方案的每一步骤进行优化并调整步骤顺序,生成优化后满足预设安全条件的所有搭载作业流程方案,实现了在三维环境下对作业流程进行仿真推演与评估优化,减少事故风险,提升搭载作业流程方案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27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25700.9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上海申博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缝自适应寻位设备控制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基于点激光传感器、线激光传感器与深度相机的视觉传感器装置;步骤S2)将视觉传感器装置安装到机器人末端,与焊枪构成固定位置关系;步骤S3)采集视觉传感器装置的数据并进行数据三维坐标转换,获取实际焊缝位置,计算实际焊缝位置与设计焊缝位置的绝对偏差来获取数据补偿值;步骤S4)根据数据补偿值进行寻位补偿控制;步骤S5)在焊缝寻位过程中,实时进行自适应偏差补偿。本发明通过构建点激光传感器、线激光传感器与深度相机的多种传感器融合的焊缝自适应寻位设备,实现简单与复杂焊缝的自适应寻位与补偿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95636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1033401.6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上海申博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4
Abstract: 一种面向对象的船体分段车间计划排产发布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每一船体分段DAP进行层层中间产品组成分解,最底层中间产品为零件;船体分段的每个中间产品作为一个工作包,船体分段的相同层级的相同中间产品集合为一个工作包组;基于各零件工时计算各中间产品和各船体分段工时;输入各个分段的最终需求时间、设置设备及其班组的额定生产能力,以额定生产能力为上限,针对第一层按照负荷优化平衡逻辑原则对同一工作包组中各个工作包的计划生产时间进行负荷平衡调整;第一层级调整完成后,针对其后每一下一层级按照负荷优化平衡逻辑原则,对下一层级的同一工作包组进行负荷平衡调整,直至平衡完成或按生产能力不可调为止,输出最优工作包组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7167.8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上海申博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F18/2135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建造不合格焊缝智能溯源方法、计算机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步骤,数据预处理步骤,数据降维步骤,特征提取步骤,模型结构优化步骤,模型训练步骤,影响因素排序步骤;质量溯源步骤。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快速对该不合格焊缝质量问题的成因进行排序,并给出合理的指导,能够实现船舶焊接超声检测不合格焊缝追溯。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2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76389.2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上海申博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3 , G06Q10/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计图纸标准化审批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设计图纸标准化审批管理系统包括:设计工艺惯例资源库、智能审批流程配置引擎、智能在线协同审批管理模块、设计图纸提审模块。本申请能够通过对设计工艺惯例库中的设计惯例模板进行设计惯例查项获取设计惯例模板,根据所述设计惯例模板配置流程模板对应的审批内容,实现了跨部门、跨专业、跨阶段的复杂协同设计环境中设计工艺惯例共享和实时更新,提高了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效率,降低人为错误的发生率,有益于设计工艺改进和工艺惯例积累。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1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33049.1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曲板压制成形回弹量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用户通过使用曲板数控压制成回弹量计算代理模型,能够准确计算压制成型回弹量,减少计算时间,为实现机器设备自动化批量连续曲板成形加工统一控制提供工艺方法支持,提升船舶曲板成形精度质量,能很好地实现成形、焊接等业务过程统一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0941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78898.X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复合焊接工艺规程生成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焊接工艺知识库步骤,制定初步工艺规程步骤,焊接工艺评定步骤,集成应用步骤。所述系统包括焊接工艺知识库、焊接工艺设计模块、焊接工艺评定模块和集成应用模型。本发明适用于船用薄板拼板和纵骨激光复合焊接,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上,满足激光复合焊接工艺制定过程的复杂性、多因素性以及焊接工艺数据高效合理化管理需求,制定最终焊接工艺规程,实现激光复合焊接工艺参数优化与集成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35668.5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IPC: G06V20/50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船舶舾装仓库的舾装件智能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图像采集步骤,采集大量包含或不包含目标物体的图像;图像预处理步骤,利用图像的线性运算、图像的逻辑运算、图像的空间操作、图像变换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形成输入样本张量数据;样本数据集获取步骤,将接收的输入样本张量数据化简,整合成输入样本数据并分为从采集的图像中获取的训练集数据样本和测试集数据样本;特征提取步骤,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评估,得到匹配训练集数据样本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模型校准步骤,进行优化训练,以提高精度;图像识别步骤,进行目标物体的识别。本发明可在极短时间内精确识别图片中内容是否为目标物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460606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1811325997.2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船舶分段建造方式的焊接工时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船舶设计软件抽取三维几何模型、装配结构层次信息和焊缝信息;根据建造工艺规范和要求,在三维几何模型可视化交互界面,输入小组立、中组立和分段的建造方式,获取建造基准面信息,计算焊缝在建造状态下的相关角度信息,确定焊缝的焊接姿态,确定焊接工时修正系数,确定焊前准备时间和焊后处理时间;有利于提高相关焊缝计划工时计算的准确性和便利性,由通常的离散化跳跃式确定影响系数变为连续化确定影响系数,焊缝计划工时计算准确性提高也有利于降低焊接工时成本,有利于科学合理确定分段的建造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09563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033401.6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上海申博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面向对象的船体分段车间计划排产发布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每一船体分段DAP进行层层中间产品组成分解,最底层中间产品为零件;船体分段的每个中间产品作为一个工作包,船体分段的相同层级的相同中间产品集合为一个工作包组;基于各零件工时计算各中间产品和各船体分段工时;输入各个分段的最终需求时间、设置设备及其班组的额定生产能力,以额定生产能力为上限,针对第一层按照负荷优化平衡逻辑原则对同一工作包组中各个工作包的计划生产时间进行负荷平衡调整;第一层级调整完成后,针对其后每一下一层级按照负荷优化平衡逻辑原则,对下一层级的同一工作包组进行负荷平衡调整,直至平衡完成或按生产能力不可调为止,输出最优工作包组计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