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9976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529659.1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IPC: B60W30/045 , B62D6/00 , B62D7/14 , B62D101/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四轮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车辆的运动信息识别车辆的运行工况,进而计算车辆在该运行工况下的期望后轮转角,从而按照预设后轮转角允许范围限幅所得到的实际后轮转角以及预设后轮转速允许范围控制四轮转向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四轮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案对于量产车的所有工况具备适应性,从而提高四轮转向控制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3008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579597.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IPC: B60W30/18 , B60W40/112 , B60W40/10 , B62D17/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轮转角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采集车辆的行驶情况相关的基础行驶信息,根据基础行驶信息确定当前对车辆的方向盘的操作模式,操作模式表征手力控制方向盘/无手力控制方向盘;利用基础行驶信息生成与操作模式匹配的目标后轮转角,目标后轮转角为当前不依赖手力控制方向盘且保持车辆不跑偏所需的后轮转角;进而基于目标后轮转角控制车辆的实际后轮转角,可以实现对跑偏工况的纠正,避免驾驶员需要一直维持较大的手力才能纠正车辆跑偏,降低驾驶员的操作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9976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529659.1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IPC: B60W30/045 , B62D6/00 , B62D7/14 , B62D101/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四轮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车辆的运动信息识别车辆的运行工况,进而计算车辆在该运行工况下的期望后轮转角,从而按照预设后轮转角允许范围限幅所得到的实际后轮转角以及预设后轮转速允许范围控制四轮转向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四轮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案对于量产车的所有工况具备适应性,从而提高四轮转向控制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300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579597.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IPC: B60W30/18 , B60W40/112 , B60W40/10 , B62D17/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轮转角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采集车辆的行驶情况相关的基础行驶信息,根据基础行驶信息确定当前对车辆的方向盘的操作模式,操作模式表征手力控制方向盘/无手力控制方向盘;利用基础行驶信息生成与操作模式匹配的目标后轮转角,目标后轮转角为当前不依赖手力控制方向盘且保持车辆不跑偏所需的后轮转角;进而基于目标后轮转角控制车辆的实际后轮转角,可以实现对跑偏工况的纠正,避免驾驶员需要一直维持较大的手力才能纠正车辆跑偏,降低驾驶员的操作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9947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710309280.8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12 , F16H57/028 , B62D5/04
Abstract: 一种蜗轮蜗杆啮合间隙的调整机构、减速机构及汽车,其中,蜗轮蜗杆啮合间隙的调整机构包括:外圈;开环的内圈,与所述内圈在径向上存在间隙,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设有能够产生径向压紧力的弹性元件;弹性材质的第一凸起,设于所述外圈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内圈的开口处;弹性材质的第二凸起,设于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且在径向上存在间隙。本发明的调整机构既能够消除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还能够降低噪音,提升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4290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224226.5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底盘不平衡故障的监控方法、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及汽车,通过与目标车辆相关的目标数据判断目标车辆是否发生底盘不平衡故障,在底盘发生底盘不平衡故障时,以预定义规则计算目标助力矩以控制电机输出目标助力矩并施加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以平衡方向盘力矩。如此,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上施加目标助力矩之后,可以降低用户施加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方向盘力矩,驾驶员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矩小,避免了驾驶员极度疲劳,也避免了用户因方向盘把持力过大而导致手脱离方向盘的问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242907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791762.0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 B62D6/00 , B62D11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在本申请中,EPS控制器接收驾驶员在转向过程中输入的转向手感调节指令,作为目标调节指令,利用目标调节指令对应的助力特性曲线输出转向助力转矩,实现利用与驾驶员的转向手感调节指令对应的助力特性曲线输出转向助力转矩,以适应驾驶员的转向手感要求。并通过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与目标调节指令不同的转向手感调节指令,来重新确定助力特性曲线,支持驾驶员连续输入不同的转向手感调节指令,连续改变助力特性曲线,直至在转向手感满足要求时停止改变助力特性曲线,保证最终的助力特性曲线为符合驾驶员转向手感的曲线,实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转向手感。
-
公开(公告)号:CN10211486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0910247755.0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 B62D3/02 ,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19/00 , B62D113/00 , B62D1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包括转向器、控制器和阻力传感器,其中,所述阻力传感器测量车辆转向作用于转向器中的转向部件的阻力,所述控制器根据车辆速度以及转向部件的阻力实时地选择助力曲线,转向器根据所选择的助力曲线提供助力。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前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动转向系统和电动液压式转向系统。本发明有利地解决了因转向阻力变化引起的方向盘转角相同而作用于方向盘的手力不同、从而驾驶感觉不同的问题,保证了最佳的方向盘力矩和手感及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7611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203240.7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蜗轮蜗杆间隙消除机构,该蜗轮蜗杆间隙消除机构包括壳体、蜗轮和蜗杆、锁紧螺母、第一挡圈、第二挡圈、端盖、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中第一挡圈和锁紧螺母将第一轴承固定,在第一轴承处设置有沿蜗杆的轴向产生压紧力的第一弹性元件,同时端盖和第二挡圈将第二轴承固定,在第二轴承处设置有沿蜗杆的轴向和径向产生压紧力的第二弹性元件。本发明还涉及设置有该蜗轮蜗杆间隙消除机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以及配置有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汽车。本发明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消除蜗轮蜗杆径向啮合间隙和啮合侧隙,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汽车转向噪音、提升汽车操纵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6339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34012.3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01/00 , B62D113/00 , B62D1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抑制汽车侧翻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车速v获得极限角度w'',该极限角度w''表示对应于车速v的,即将侧翻时的方向盘转角角度;(B)判断方向盘转角角度w是否大于安全角度w',该安全角度w'相对于极限角度w''被设置;(C)当判断方向盘转角角度w大于安全角度w'时,控制电机向方向盘输出阻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