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2535994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110084877.X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车门锁包括锁本体、安装在锁本体上的联动机构及外开连杆,外开连杆相对于锁本体可在锁定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摆动,当外开连杆摆到锁定位置时,车门锁锁定,当外开连杆摆到打开位置时,车门锁打开,在锁本体上枢接摆臂,摆臂相对于锁本体可绕枢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摆臂的重心偏离枢转轴,摆臂在预加载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在车门锁受到侧向冲击而具有一定的侧向加速度时,摆臂在惯性力作用下运动到第二位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摆臂阻止外开连杆向打开位置运动。

    汽车及其车身、与车身相配合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0816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510698121.2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一种汽车及其车身、与车身相配合的控制系统,其中汽车车身包括侧围及可相对转动地安装在侧围的车门,车门远离转轴的开启段和侧围分别设有接合部,两个接合部能够在车门关闭时沿车宽方向接合;具有推杆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固定在侧围和车门中的其中一个部件,推杆指向侧围和车门中的另一个部件的接合部,另一个部件的接合部作为止推部;驱动机构用于:在车门关闭并解锁后驱动推杆朝向止推部移动,至车门开启一定角度;和,在车门开启后驱动推杆反向移动至复位。本方案的汽车车身开启车门时无需用力,比较方便;车门无需设置门把手,保持汽车车身线条美观性,并进一步消除了外把手和车门之间的缝隙,消除该区域的风噪问题,提升乘员乘车舒适性。

    汽车及其车身、与车身相配合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08165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98121.2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一种汽车及其车身、与车身相配合的控制系统,其中汽车车身包括侧围及可相对转动地安装在侧围的车门,车门远离转轴的开启段和侧围分别设有接合部,两个接合部能够在车门关闭时沿车宽方向接合;具有推杆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固定在侧围和车门中的其中一个部件,推杆指向侧围和车门中的另一个部件的接合部,另一个部件的接合部作为止推部;驱动机构用于:在车门关闭并解锁后驱动推杆朝向止推部移动,至车门开启一定角度;和,在车门开启后驱动推杆反向移动至复位。本方案的汽车车身开启车门时无需用力,比较方便;车门无需设置门把手,保持汽车车身线条美观性,并进一步消除了外把手和车门之间的缝隙,消除该区域的风噪问题,提升乘员乘车舒适性。

    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253599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084877.X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车门锁包括锁本体、安装在锁本体上的联动机构及外开连杆,外开连杆相对于锁本体可在锁定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摆动,当外开连杆摆到锁定位置时,车门锁锁定,当外开连杆摆到打开位置时,车门锁打开,在锁本体上枢接摆臂,摆臂相对于锁本体可绕枢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摆臂的重心偏离枢转轴,摆臂在预加载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在车门锁受到侧向冲击而具有一定的侧向加速度时,摆臂在惯性力作用下运动到第二位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摆臂阻止外开连杆向打开位置运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