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542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97791.2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119 , H01M8/04082 , B60L5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排气系统及汽车,所述排气系统包括设有消音器的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在所述消音器的上游设有气水分离结构;所述气水分离结构包括管路扩口部、聚合扰流器以及自动排水结构,所述管路扩口部的出气端口径大于其进气端口径,以析出所述气流中的水;所述聚合扰流器设于所述管路扩口部的内部,用于通过扰流使气流做离心运动,将气体和水分离,并使分离的水沿所述排气管路的内壁流向排水区;所述自动排水结构设于所述排水区,用于将所述排水区蓄积的水向外排出。该排气系统具有气水分离和排水功能,可避免水分在消音器中积聚干扰消音,使排气中的水对消音器的影响降低最低,提高了排气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90330.5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的压差管组件及其设计检测方法,该压差管组件包括压差管,所述压差管包括压差软管和压差硬管;所述压差软管的第一端用于与压差传感器连接,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压差硬管连接;所述压差软管的第一端具有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底端为所述压差软管与所述压差传感器的连接点,所述压差软管的长度大于第一设定值,所述压差软管在所述竖直段的底端至所述压差软管与所述压差硬管的连接点之间的长度为D1,所述竖直段的底端与所述压差软管与所述压差硬管的连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D2,其中,D1‑D2大于第二设定值。该压差管组件的结构设计能够降低压差管组件断裂等失效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561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115360.9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正时带轮室和发动机正时系统,发动机正时带轮室包括第一半塑料带轮室、第二半塑料带轮室以及连接两者的第一软胶,第一半塑料带轮室、第二半塑料带轮室和第一软胶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发动机正时带轮室由第一半塑料带轮室、第二半塑料带轮室两部分构成,且该两部分通过第一软胶弹性连接,这样一来,工作过程中第一软胶能够缓冲第一半塑料带轮室和第二半塑料带轮室产生的振动,从而降低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进而提高了NVH性能。此外,发动机正时带轮室采用塑料+软胶双料注塑制成,便于加工,强度较好,且重量较轻、成本较低,对于发动机轻量化有着一定贡献,还具有防水性,能有效保护发动机正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648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0959030.8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精分离模块和储油槽,其中,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精分离模块的位置高于所述储油槽的位置,所述精分离模块与所述储油槽垂直布置,所述精分离模块的进气端朝向所述储油槽,所述精分离模块的出气端远离所述储油槽。由于气体流动方向与油液滴落方向相反,而且粗分离油气由底端向上流动,油液由精分离油气的入口端向下掉入储油槽内,即相当于储油槽布置在精分离模块之前,而不是布置在精分离模块气体出口端,这样单向阀的上下压差只来自粗分离的压阻,而粗分离压阻远小于精分离模块的压阻,这样可以保证在较小的储油情况下实现顺利回油。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油气分离器的发动机及具有该发动机的汽车。
-
公开(公告)号:CN117360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47221.1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动力分配方法,包括:计算车辆的需求扭矩;在M个预设扭矩分配组合中确定扭矩分配组合;根据车辆的驱动变速箱输出扭矩,确定动力分配组合中驱动变速箱输出扭矩对应的N个动力分配组合;根据N个发动机转速与N个起动电机转速,计算每个动力分配组合对应的发动机油耗;根据车辆的动力传动效率与电池输出效率,计算每个动力分配组合对应的电池电耗;根据发动机油耗、电池电耗与预设油电转换系数,计算车辆的等效综合油耗;根据等效综合油耗,将等效综合油耗中小于油耗限值的等效综合油耗对应的预备动力分配组合,确定为车辆的实际动力分配组合。以此考虑了车辆中电池的电耗,使得车辆具有更低的等效综合油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91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0847614.1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发动机正时室以及发动机,发动正时室的内腔分为正时主腔和高压油泵腔,所述发动机正时室包括能够安装于发动机的正时室本体,和罩盖所述正时室本体的罩盖本体;且,所述正时室本体和所述罩盖本体均设有隔振部,所述隔振部分割对应的所述正时室本体或所述罩盖本体形成两部分,分别对应于所述正时主腔和所述高压油泵腔。设置隔振部之后,将强震源引起的振动与正时室主腔隔离,切断振动传递路径,降低发动机的噪声。正时室本体、罩盖本体可采用轻质的材质,从而降低整个发动机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64804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959030.8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精分离模块和储油槽,其中,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精分离模块的位置高于所述储油槽的位置,所述精分离模块与所述储油槽垂直布置,所述精分离模块的进气端朝向所述储油槽,所述精分离模块的出气端远离所述储油槽。由于气体流动方向与油液滴落方向相反,而且粗分离油气由底端向上流动,油液由精分离油气的入口端向下掉入储油槽内,即相当于储油槽布置在精分离模块之前,而不是布置在精分离模块气体出口端,这样单向阀的上下压差只来自粗分离的压阻,而粗分离压阻远小于精分离模块的压阻,这样可以保证在较小的储油情况下实现顺利回油。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油气分离器的发动机及具有该发动机的汽车。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20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13904.2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26/42 , F02M26/05 , F02M26/06 , F02D41/00 , F02B37/24 , F02M35/104 , F02M35/10 , F02B31/06 , F02D41/40 , F02B67/06 , F02F7/00 , F02B75/06 , F01L1/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包括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还包括低压EGR管路和高压EGR管路,低压EGR管路的进气口连于废气后处理系统下游、排气口连于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上游,高压EGR管路的进气口连于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上游、排气口连于压气机下游。此外,还设有可变涡流进气歧管、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水冷中冷器、两级变量机油泵、并联设置的缸体冷却管路和缸盖冷却管路、集成在缸体内部的两根平衡轴、低噪的正时罩盖和凸轮轴罩盖等。该单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能够满足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并且具有优异的动力性能、NVH性能,并且油耗低、运行可靠、整体结构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115614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115360.9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正时带轮室和发动机正时系统,发动机正时带轮室包括第一半塑料带轮室、第二半塑料带轮室以及连接两者的第一软胶,第一半塑料带轮室、第二半塑料带轮室和第一软胶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发动机正时带轮室由第一半塑料带轮室、第二半塑料带轮室两部分构成,且该两部分通过第一软胶弹性连接,这样一来,工作过程中第一软胶能够缓冲第一半塑料带轮室和第二半塑料带轮室产生的振动,从而降低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进而提高了NVH性能。此外,发动机正时带轮室采用塑料+软胶双料注塑制成,便于加工,强度较好,且重量较轻、成本较低,对于发动机轻量化有着一定贡献,还具有防水性,能有效保护发动机正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1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13901.9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37/013 , F02B29/04 , F02B31/06 , F02B37/16 , F02B37/18 , F02B67/06 , F02B75/06 , F02D41/00 , F02D41/40 , F02F7/00 , F02M26/05 , F02M26/06 , F02M26/42 , F02M35/10 , F02M35/104 , F01M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包括两级增压部件,还包括低压EGR管路和高压EGR管路,低压EGR管路的进气口连于废气后处理系统下游、排气口连于两级增压部件的低压压气机上游,高压EGR管路的进气口连于两级增压部件的高压涡轮机上游、排气口连于两级增压部件的高压压气机下游。此外,还设有可变涡流进气歧管、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水冷中冷器、两级变量机油泵、并联设置的缸体冷却管路和缸盖冷却管路、集成在缸体内部的两根平衡轴、低噪的正时罩盖和凸轮轴罩盖等。该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能够满足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并且具有优异的动力性能、NVH性能,并且油耗低、运行可靠、整体结构紧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