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0547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9292.9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包括星体,星体包括卫星头部、卫星底板和卫星侧面结构板,卫星侧面结构板分为卫星锥段和卫星柱段,还包括:星体内部且位于卫星头部与卫星锥段之间的隔热垫片;位于卫星头部和卫星锥段外表面的气凝胶;位于气凝胶及卫星柱段外表面的第一隔热层;位于星体内部且覆盖卫星头部和卫星侧面结构板内侧的第二隔热层。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卫星在低轨高速运行时,因气动加热而引起的卫星头部及侧边的高温问题,能够使卫星内部的单机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填补了航天领域中超低轨道区域长时间运行的卫星的热防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84831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610494513.1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热流密度卫星的真空热试验装置,包括环境模拟设备、位于环境模拟设备内的试验卫星、红外灯组成的红外灯阵、热流挡板、热流模拟加热单元、测温电阻及热流计;红外灯阵位于试验卫星的外围,并依据试验卫星表面热流密度在试验卫星外围具有不同的分布密度;热流挡板位于不同分布密度的红外灯之间;热流模拟加热单元位于试验卫星的底面;测温电阻位于试验卫星头部表面;热流计位于试验卫星的头部和侧面的表面;测温系统与测温电阻和热流计连接;外热流控制系统与红外灯和热流模拟加热单元连接。本发明能模拟卫星在高热流密度下的外热流情况,通过试验获取卫星温度分布数据,验证热控设计的合理性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8483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94513.1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7/00 , B64G20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热流密度卫星的真空热试验装置,包括环境模拟设备、位于环境模拟设备内的试验卫星、红外灯组成的红外灯阵、热流挡板、热流模拟加热单元、测温电阻及热流计;红外灯阵位于试验卫星的外围,并依据试验卫星表面热流密度在试验卫星外围具有不同的分布密度;热流挡板位于不同分布密度的红外灯之间;热流模拟加热单元位于试验卫星的底面;测温电阻位于试验卫星头部表面;热流计位于试验卫星的头部和侧面的表面;测温系统与测温电阻和热流计连接;外热流控制系统与红外灯和热流模拟加热单元连接。本发明能模拟卫星在高热流密度下的外热流情况,通过试验获取卫星温度分布数据,验证热控设计的合理性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8149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61026.3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量产化小卫星的热控系统,量产化小卫星包括由结构板组成的框架以及装配在结构板内侧的多个热源单机,热源单机与结构板固定,结构板内预埋设预埋热管,且结构板的内侧面涂覆第一热控涂层,结构板的外侧面涂有第二热控涂层,结构板的外侧包裹隔热材料,且第二热控涂层的位置与安装在结构板上的热源单机的位置相匹配,隔热材料上开设镂空的窗口区,窗口区的位置与安装在结构板上的热源单机的位置相匹配。本发明的热控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板组成的框架设计,可实现小卫星的等温性和散热能力,同时实现批产过程中的快速设计,满足小卫星重量、温度以及批量从生产过程中的快速设计、快速装配,集成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714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23030.4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5K1/02 , H01L31/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整体等温化的太阳电池阵PCB基板,包括复合基板层、覆于其上下表面的铜层,以及,覆于铜层外的绝缘层。其中,复合基板层是由多层环氧玻纤布基板和铜层组合形成。各铜层的作用是导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基材内部集成铜层的热控设计方法,满足整星对重量的要求,同时降低太阳电池片本身的温度,使得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增加,满足小卫星对能源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005478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349292.9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气动加热防护的超低轨道卫星,包括星体,星体包括卫星头部、卫星底板和卫星侧面结构板,卫星侧面结构板分为卫星锥段和卫星柱段,还包括:星体内部且位于卫星头部与卫星锥段之间的隔热垫片;位于卫星头部和卫星锥段外表面的气凝胶;位于气凝胶及卫星柱段外表面的第一隔热层;位于星体内部且覆盖卫星头部和卫星侧面结构板内侧的第二隔热层。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卫星在低轨高速运行时,因气动加热而引起的卫星头部及侧边的高温问题,能够使卫星内部的单机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填补了航天领域中超低轨道区域长时间运行的卫星的热防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710420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210627.8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5K1/02 , H01L31/0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整体等温化的太阳电池阵PCB基板,包括复合基板层、覆于其上下表面的铜层,以及,覆于铜层外的绝缘层。其中,复合基板层是由多层环氧玻纤布基板和铜层组合形成。各铜层的作用是导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基材内部集成铜层的热控设计方法,满足整星对重量的要求,同时降低太阳电池片本身的温度,使得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增加,满足小卫星对能源的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442896U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20169249.5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一种星敏感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导热平板和辐射平板;所述导热平板设有与星敏感器的星敏头部相配合的一通孔,所述导热平板通过所述通孔采用星敏法兰与所述星敏头部相接,用于对所述星敏头部进行导热散热;所述辐射平板与所述导热平板相接并与所述导热平板形成一夹角以与星敏支架相配合,同时所述辐射平板与星敏头部之间具有一角系数,用于形成辐射热沉对星敏头部进行辐射散热。本实用新型通过辐射—导热耦合以及轻量化设计,提供优化的星敏散热方案,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航天器上低重量、小空间、易实现的设计需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