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570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802996.2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的跟踪规划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太阳帆板对日指向时所需的期望转动角度与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当前的实际转角的偏差量,规划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的旋转轴和摆动轴转动过程中的跟踪角速度,实现太阳帆板驱动机构转动到期望转动角度。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终端及介质。本发明提供的二维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的跟踪规划控制方法及系统,具有控制方法简单,角度控制精度较高,转动控制平稳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35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62452.7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太阳帆板驱动机构模拟仿真系统,其软件系统包括SADA数学模型模块和SADA接口模块;SADA数学模型模块能够最大限度的模拟真实SADA产品的运行原理和实际输出;SADA接口模块分为调用.dll文件算法子模块、故障配置子模块、组包子模块、RS422接口子模块和可视化操作界面;基于LABVIEW控件功能调用SADA数学模型模块生成的.dll文件,将文件输出进行故障可选设置处理,重新按真实产品协议组包,通过RS422串口模拟程序框,完成真实SADA产品输出模拟;最后,绘制SADA模拟仿真机可视化操作界面。解决了卫星平台系统在无真实太阳帆板驱动结构的情况下,代替其实现与卫星间硬件接口准确性测试,接口协议合理性迭代,在轨控制算法正确性验证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126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329696.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敏感器定姿数据的时延修正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对星敏感器进行自动授时和校时,确保星敏感器内部时间与星上时间的同步;在星敏感器内部时间与星上时间同步的情况下,分析星敏感器与星务计算机的工作时序,确定星敏感器定姿数据的时延阈值;根据星敏感器定姿数据的时延阈值,计算星敏感器姿态数据时延修正量及姿态转动修正量;根据星敏感器姿态数据时延及姿态转动修正量,对当前星敏感器姿态数据进行修正,得到时延修正后的星敏感器姿态数据。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终端及介质。本发明减小了星敏感器姿态输出到航天器姿态确定时刻的时延引起的姿态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7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44174.3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间链路日凌规避方法和系统,其中规避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卫星的星历信息、卫星姿态和太阳矢量,第一卫星执行星间链路日凌规避方法;接收第二卫星的星历信息,其中第二卫星为与第一卫星建立通信连接的另一个卫星;结合第一卫星的星历信息、卫星姿态和第二卫星的星历信息,计算第一卫星到第二卫星的指向矢量;计算指向矢量和太阳矢量的夹角,其中夹角用于判断是否启动日凌规避。本发明充分利用大规模星座已实现星间组网的条件,能够根据卫星运行情况自主规避日凌,提高星座系统运行能力,减少地面运控系统工作量,降低星座系统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415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27108.7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在轨软件重构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地面测运控站、多通道数据传输链路、空间路由器、综合电子单元、载荷管理单元和多个被重构单元。多通道数据传输链路包括星地测控链路、星地馈电链路、星地用户链路和星间链路。其中,地面测运控站通过多通道数据传输链路将重构软件文件上传到综合电子单元和空间路由器,空间路由器用于将重构软件文件转发给载荷管理单元,综合电子单元和载荷管理单元用于接收重构软件文件并将重构软件文件分发给与其连接的被重构单元。本发明通过多通道数据传输链路传输重构软件文件至被重构单元,解决了重构数据传输通道少导致在轨软件重构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296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87680.3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工作状态自主检测及异常处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S1:按采集控制周期采集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的遥测数据,并基于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判断方法进行单机层状态检测;步骤S2:当检测到单机层状态异常时,采取相应的单机层处置方法以使太阳帆板驱动机构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本发明基于太阳帆板驱动机构自身的状态数据,星上敏感器数据和太阳帆板产生的电流等数据,根据星上可实施的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工作状态判断方法,并针对异常状态提供了一套星上可实施的异常应对处置方法,以实现星上及时自主地完成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异常状态判定和处置,降低因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工作状态异常带来的卫星能源不足地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967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93374.6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卫星星座的姿轨控半物理仿真方法和仿真系统。所述卫星星座包括多颗卫星,每颗所述卫星包括至少一个姿态敏感器和至少一个执行机构,该仿真方法包括:建立对应于每颗所述卫星的姿轨控动力学数学模型,所述姿轨控动力学数学模型和所述卫星一一对应;建立一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用于从每颗所述卫星获得执行机构指令,并将所述执行机构指令发送给每颗所述卫星对应的所述姿轨控动力学数学模型;以及所述姿轨控动力学数学模型根据所述执行机构指令计算所述卫星的敏感器数据和执行机构数据,并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将所述敏感器数据和执行机构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卫星。
-
公开(公告)号:CN1132961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95108.X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捕获率低轨星间激光通信链路建立系统及方法,包括:初始化条件设定模块,被配置为进行初始化条件设定;双星预指向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使得A星根据本星位置、本星姿态和目标星位置,完成A星激光终端预指向调整,以及使得B星根据本星位置、本星姿态和目标星位置,完成B星激光终端预指向调整;捕获模块,被配置为使得A星、B星计算捕获不确定区域;激光通信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使得A星进行高捕获率扫描、B星进行凝视;使得A星、B星进行双星捕获、精跟踪;以及完成精跟踪后,信号光进入通信视场,A星激光终端、B星激光终端打开通信光,建立激光通信链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610400.4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10/118 ,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激光通信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紧凑型光机,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模拟平行光管的光路;以及通过内置相机捕捉被测终端发出的信号光光斑位置,根据信号光光斑位置与目标中心的偏差,自动调节平行光管位置与被测终端的光轴精确标校,以满足快速智能化激光通信终端的检测;紧凑型光机包括:离轴双反望远系统,被配置为进行光学优化以缩小平行光管的体积;空间双通道分光结构,被配置为通过两路空间激光收发接口实现收、发同时通信;计算机实时图像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控制调节紧凑型光机位置,实现被测激光终端发散光束、光轴自动精确标校。
-
公开(公告)号:CN11672294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10878282.4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通导融合的星地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对在轨卫星的频率初始准确度进行测量;其中卫星的频率由小型铷钟或高稳晶振产生;以频率初始准确度的测量结果为依据,对卫星的初始频率进行校准,将卫星的频率准确度调整至10‑13量级;以星地钟差的测量结果为依据,对卫星的初始相位进行校准,将卫星的初始相位调整至与地面运控中心绝对时间的偏差在±50ns以内;判断星地钟差及星地钟差的漂移值是否超过阈值;在星地钟差及星地钟差的漂移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对卫星的频率进行调整。本发明能够保证卫星产生的1PPS与地面运控中心绝对时间的偏差在±50ns范围内并且平稳,实现通导融合信号共时频基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