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65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837981.4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Q10/0631 , G06F9/48
Abstract: 一种多模式卫星任务序列管理系统,由遥控指令模块、上注序列处理模块、扩展序列处理模块、预置序列处理模块、序列管理模块和序列执行模块组成。本发明能够兼容传统的完整任务序列上注之外,还支持扩展序列和预置序列模式,可以有效减少上注的数据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4894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579956.8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单轨多探测器的在轨对月定标姿态调整方法,其在确定定标任务时间后,首先进行初始姿态对准,然后修正初始姿态,使得卫星的姿态到达摆扫定标的初始位置,最后控制单块探测器对目标的摆扫,当到达指定位置,则控制多个探测器之间的切换,然后通过下一个探测器对目标进行摆扫,直至全部探测器摆扫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987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94780.9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运动部件信息的角动量前馈补偿控制方法,包括:针对按特定规律运动的运动部件的干扰影响,采用运动部件的广播的运动角度和角速度信息,替代运动部件的换向时刻信息,作为补偿力矩的计算依据;利用前馈以及卫星姿态控制PID计算获得叠加的力矩作为星载反作用轮的控制输入,利用卫星的姿态控制反作用轮进行摆镜的前馈补偿和姿态控制,以替代单独的平衡补偿轮或补偿轮轮组;设计的角度参数、角速度参数和补偿力矩参数通过地面指令修改,以增加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且当评估星载软件各项时延后,修改角度参数、角速度参数和补偿力矩参数以提高卫星平台的控制稳定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5857640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218059.7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卫星模块的连接角片以及卫星。所述连接角片包括内片和外片,所述外片的外表面与卫星模块的外表面处在同一平面内,以保证所述卫星模块的外表面平整,所述内片设置在所述外片的边沿内侧,并与设置内片的外片平行;所述内片上设置有内螺孔,所述内螺孔用于将连接角片同卫星模块的框架之间固连接,所述外片设置有外螺孔,所述外螺孔用于不同卫星模块之间相互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184831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610494513.1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热流密度卫星的真空热试验装置,包括环境模拟设备、位于环境模拟设备内的试验卫星、红外灯组成的红外灯阵、热流挡板、热流模拟加热单元、测温电阻及热流计;红外灯阵位于试验卫星的外围,并依据试验卫星表面热流密度在试验卫星外围具有不同的分布密度;热流挡板位于不同分布密度的红外灯之间;热流模拟加热单元位于试验卫星的底面;测温电阻位于试验卫星头部表面;热流计位于试验卫星的头部和侧面的表面;测温系统与测温电阻和热流计连接;外热流控制系统与红外灯和热流模拟加热单元连接。本发明能模拟卫星在高热流密度下的外热流情况,通过试验获取卫星温度分布数据,验证热控设计的合理性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5481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55468.2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主承力结构。所述卫星主承力结构包括:一个承力底框,其上部可连接卫星和/或单机,其下部可连接火箭适配器;一个顶部加强框,其由复数个桁架构成;复数个框架杆件,垂直地连接在所述承力底框与所述顶部加强框之间,以共同形成一个框体;复数个侧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框体的外侧;以及一个顶板,连接在所述顶部加强框的上部,其与所述复数个侧板共同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箱体结构。本发明通过高效的承力结构和有效的过渡形式,有效解决了大质量载荷特殊机械接口的安装问题、优化了传力路径、为载荷和大质量单机提供了良好的力学环境,提高了卫星平台的承载能力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5366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710336.0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6C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纳卫星的吊具,其包括一个框架本体,其中部沿纵向开设有一滑槽;一个第一吊装组件,其包括一个第一吊环,其位于所述框架本体的上方,以用于连接起吊装置;一个滑块,其位于所述框架本体的下方,所述滑块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滑槽连接到所述第一吊环,所述滑块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吊环沿着所述滑槽往复滑动;以及一个锁紧件,其夹设在所述第一吊环和所述框架本体之间;一个第二吊装组件,其连接在所述框架本体的下方;和一个角度调节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中间位置处,并能够配合连接到所述滑块。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微纳卫星的吊具,其能够满足微纳卫星在狭小空间内,与多个角度安装面的精密对接的安装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57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0923915.5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敏感器的校正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星敏曝光时刻、当前定姿时刻以及陀螺测量信息进行陀螺积分,修正星敏感器测量系相对于J2000系的姿态四元素信息,校正时间延迟对星敏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在轨实时计算星敏感器相对安装误差校正矩阵系数;根据两台星敏感器的校正时间延迟后的测量信息,以及星敏感器相对安装误差校正矩阵系数进行双星敏感器的姿态校正,以提高星敏感器绕光轴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489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79956.8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单轨多探测器的在轨对月定标姿态调整方法,其在确定定标任务时间后,首先进行初始姿态对准,然后修正初始姿态,使得卫星的姿态到达摆扫定标的初始位置,最后控制单块探测器对目标的摆扫,当到达指定位置,则控制多个探测器之间的切换,然后通过下一个探测器对目标进行摆扫,直至全部探测器摆扫完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