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污水处理厂进水负荷动态感知预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787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12848.8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进水负荷动态感知预测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污水处理厂进水指标的历史数据及实时数据,生成模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对清洗完成的历史数据集作划分数据集、归一化等处理;利用处理好的历史数据集构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运用网格搜索及交叉验证方法确定模型最优参数;利用测试集对训练完毕的模型进行验证,得到符合期望的最优模型;将待测数据集导入模型,得到预测结果;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厂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模型训练模块、模型预测模块和互动操作模块。本发明能够得到污水处理厂实时进水指标监测数据与未来污水厂进水负荷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从而实现对未来进水负荷的精准预测;预测的未来进水负荷将为污水处理厂采取应急措施、制定治理方案争取时间,从而有效规避环境污染风险;同时为污水处理厂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提供可靠依据,降低运行管理成本,赋能新一代污水厂智慧管理平台。

    一种地统计学模型计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7033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610986571.6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统计学模型计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方法。本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计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方法,它包括降雨径流污染信息采集;空间信息数据库建立;最优GIS模型构建和模型处理;路面(地面)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区域径流污染负荷计算等步骤。本发明将GIS技术引入对降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减少主观方法带来的失误;同时,采用GIS技术对降雨径流污染进行空间模拟和分析,是一种快速、精确的计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方法,可供制定有效的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策略、实施污染控制措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一种联合多元氧化剂和紫外的排放口灭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0647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93326.0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一种联合多元氧化剂和紫外的排放口灭毒装置,包括:多功能轮轴、多元氧化协同紫外灯、运行控制装置以及动力传动装置。所述多功能轮轴固定于市政管网的排放口,所述多元氧化协同紫外灯安装于多功能轮轴,所述运行控制装置和动力传动装置安置于排放口外。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本装置的安装、运行及检修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排放口的内部空间,通过多功能轮轴和动力传动装置的精巧设计实现多元氧化协同紫外灯在排放口内的安置与转动,并通过多元氧化剂与紫外灯的联合作用以及运行控制装置的多功能调控实现排放口出水的高效灭毒、水质净化及恶臭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性强、易于实施、快捷高效、功能多样、操作灵活等突出特色。

    一种雨污合流系统臭气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815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52453.9

    申请日:2018-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04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污合流系统臭气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所述雨污合流系统臭气检测装置包括进水管、溢流管、出水管、箱体、检测孔,所述进水管的公称直径不小于50mm,进口采用顶部垂向布置,满管入流,含有悬浮颗粒物的合流雨污水经过水泵通过进水管流入箱体,污水经进水口后,自由跌落进入箱体;由于水相的冲击作用,进入箱体的合流雨污水气液分离,产生的臭气上溢至检测孔;水相经溢流管后,排至出水管。本发明利用液面高差控制优化了臭气产生的均匀度和持续性,提高了臭气散逸的整体浓度。本发明既能用于污水管道中检查井的臭气检测,还能用于合流制泵站的臭气检测,实现了有效分离、有效检测。

    基于土壤气相抽提和地下水注气的土体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070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35621.2

    申请日:2014-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壤气相抽提和地下水注气的土体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通过开槽挖沟敷设注气井和抽提井,注气井和抽提井均采用竖井和横井的组合结构,注气井的横井敷设于污染区域下方饱和带土壤,抽提井的横井敷设于污染区域上方非饱和带土壤;之后对沟槽回填,其中各横井上均布有小孔;分别将所述注气井和抽提井同位于地面的地下水注气系统和土壤气相抽提系统连接;之后开启土壤气相抽提系统并通过抽提井中的横井抽提污染区域中的气体,同时开启所述地下水注气系统并通过所述注气井中的横井向污染区域中输送空气,以对污染物所在土体进行修复。本发明的优点是,受污染土体中具有较强的空气流通效率,可加速污染场地修复效率,可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受VOC污染的土壤修复。

    基于GIS技术分析地面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878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610986467.7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IS技术分析降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它包括获取研究区域中陆域的空间信息数据;采样分析;降雨径流污染检测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库建立;最优GIS模型构建;生成降雨径流污染等级空间分布图等步骤。本发明将GIS技术引入对降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减少主观方法带来的失误;同时,采用GIS技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模拟,解决当前主要根据用地类型进行单一赋值的输出系数法而导致计算结果精度较低的问题,并为有效制定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策略、实施污染控制措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用于河道排口病毒防控的多级处理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6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93318.6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河道排口病毒防控的多级处理系统及运行方法,其特点是该多级处理系统由氧化剂供应模块、紫外氧化联用模块和生物生态处理模块组成,所述氧化剂供应模块置于河道排口附近,用于向紫外氧化联用模块供应双氧水、二氧化氯溶液及臭氧等绿色氧化剂;所述紫外氧化联用模块通过紫外和多种氧化剂的联合作用,对排口出水中的病毒进行高效灭活,并兼具水质净化和臭味去除功能;所述生物生态处理模块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和同化作用、滤膜的截留和过滤作用以及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实现排口出水的深度处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环境、生态、社会及经济收益等优点,实现排口出水的病毒防控、水质净化及恶臭去除目标。

    气封式排水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及管道防沉积、防倒灌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11021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032267.8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气封式排水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箱体和太阳能风机;箱体的前侧板上沿设有挡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下沿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箱体的内部沿前后方向均布有三块隔板,三块隔板上下交替设置,前侧和后侧的隔板与箱体的底板连接,中间隔板与箱体的顶板连接,箱体的顶板上设有带盖板的检查孔,顶板的前部还设有自动启闭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太阳能风机通过管路与进气管连接。本发明采用在箱体内正压气封来断开前后管道的水力联系,释放箱体内的气体来重新联通前后管道,实现管道流量调节控制。既能用于排水管道实现管道防沉积,又能用于淹没式出流自排雨水系统末端实现管道防倒灌,并且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一种智能排水管道裂缝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443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0042826.9

    申请日:2015-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排水管道裂缝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裂缝监测模块,所述裂缝监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排水管道接口处的裂缝计;数据采集传输模块,数据采集仪通过传输电缆采集裂缝计的实时监测数据,并将实时监测数据储存在内;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数据采集仪内的存储信息;智能管理模块,所述智能管理模块包括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和数字化管理发布平台,所述智能管理模块根据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预测排水管道接口的三维裂缝变化趋势,如变化趋势接近报警临界值,或者排水管道接口的三维裂缝变化数据异常,数字化管理发布平台发布信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时监测、稳定运行、安装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便捷、成本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