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统计学模型计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7033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610986571.6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统计学模型计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方法。本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计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方法,它包括降雨径流污染信息采集;空间信息数据库建立;最优GIS模型构建和模型处理;路面(地面)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区域径流污染负荷计算等步骤。本发明将GIS技术引入对降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减少主观方法带来的失误;同时,采用GIS技术对降雨径流污染进行空间模拟和分析,是一种快速、精确的计算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方法,可供制定有效的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策略、实施污染控制措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一种风能供氧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30320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110397965.5

    申请日:2011-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能供氧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填料层,填料层下方设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通过空气管道与风能供氧机连接。本发明利用风能供氧技术和污水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开发风能供氧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构建相应的处理装置,并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经济、有效的技术支撑。本发明充分发挥风能供氧技术的无能耗特点和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易管理特点,实现节能降耗技术和污染减排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无动力消耗、处理效率高、管理方便、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需要。

    一种风能供氧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30320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97965.5

    申请日:2011-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能供氧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填料层,填料层下方设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通过空气管道与风能供氧机连接。本发明利用风能供氧技术和污水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开发风能供氧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构建相应的处理装置,并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经济、有效的技术支撑。本发明充分发挥风能供氧技术的无能耗特点和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易管理特点,实现节能降耗技术和污染减排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无动力消耗、处理效率高、管理方便、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需要。

    基于GIS技术分析地面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878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610986467.7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IS技术分析降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它包括获取研究区域中陆域的空间信息数据;采样分析;降雨径流污染检测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库建立;最优GIS模型构建;生成降雨径流污染等级空间分布图等步骤。本发明将GIS技术引入对降雨径流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减少主观方法带来的失误;同时,采用GIS技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模拟,解决当前主要根据用地类型进行单一赋值的输出系数法而导致计算结果精度较低的问题,并为有效制定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策略、实施污染控制措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气封式排水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及管道防沉积、防倒灌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11021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032267.8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气封式排水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箱体和太阳能风机;箱体的前侧板上沿设有挡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下沿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箱体的内部沿前后方向均布有三块隔板,三块隔板上下交替设置,前侧和后侧的隔板与箱体的底板连接,中间隔板与箱体的顶板连接,箱体的顶板上设有带盖板的检查孔,顶板的前部还设有自动启闭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太阳能风机通过管路与进气管连接。本发明采用在箱体内正压气封来断开前后管道的水力联系,释放箱体内的气体来重新联通前后管道,实现管道流量调节控制。既能用于排水管道实现管道防沉积,又能用于淹没式出流自排雨水系统末端实现管道防倒灌,并且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