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15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19321.7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围护结构结合的跨河基坑导流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系统包括围堰、围堰填土、基坑围护墙、导流管涵、管涵支承梁板兼基坑支撑、管涵基座。河道内设置临时围堰并施工围护墙,导流管涵穿越围护墙及临时围堰,导流管涵下方设置支承梁板兼做基坑支撑,管涵下方设置基座与支承梁板连接。本发明通过所述跨河基坑导流系统可以分期实施临时围堰、基坑围护及导流管涵,使河道在基坑开挖与回筑过程中均可通过临时管涵过水,避免了河道的断流或改迁,降低了跨河基坑实施对河道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5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019321.7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围护结构结合的跨河基坑导流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系统包括围堰、围堰填土、基坑围护墙、导流管涵、管涵支承梁板兼基坑支撑、管涵基座。河道内设置临时围堰并施工围护墙,导流管涵穿越围护墙及临时围堰,导流管涵下方设置支承梁板兼做基坑支撑,管涵下方设置基座与支承梁板连接。本发明通过所述跨河基坑导流系统可以分期实施临时围堰、基坑围护及导流管涵,使河道在基坑开挖与回筑过程中均可通过临时管涵过水,避免了河道的断流或改迁,降低了跨河基坑实施对河道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863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1911421535.5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02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4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39023.4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与地下道路共线建造方法。所述地下道路设置在地面以下,所述轨道交通在地下道路的下方铺设;车站结构共建,地下一层为地下道路,地下二层及以下为轨道交通车站,所述轨道交通车站包括站厅及站台层;轨道交通区间结构分离,包括位地下道路以及位于地下道路下方的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所述地下道路为箱涵结构,所述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为盾构隧道;轨道交通区间与地下道路共线段实施过程中,地下道路先实施,支护结构与桩基避让,并预留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穿越空间。本发明既实现了轨道交通及地下道路的功能,又保证了两者结构的安全,同时减少了对地面道路资源的侵占,减少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3872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23284.6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 E01D19/02 , E01D19/00 , E01D19/08 , E01D19/06 , E01D19/12 , E02D29/045 , E02D29/16 ,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将既有隧道敞开段改造为暗埋段并延伸规模的桥隧结合的隧道敞开段入地改造结构及方法,本方案利用在隧道敞开段上部架设桥梁承受上部路面荷载,基本不改变敞开段的结构受力体系,尽可能地保留了既有隧道结构,可有效减少工程废弃量,保证了改造期间隧道交通功能不中断,改造过程中几乎不会造成对原工程的运营影响,同时具有优良的组合结构体系防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48627.X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直接切削出匝道的方法,属于匝道建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拼装主线盾构管片;主线盾构管片加固;匝道盾构机切削使主线盾构管片具有C型开口;封闭缝隙,完全止水;实施盾构机钢壳内临时的D型二衬结构和匝道盾构管片内永久的C型二衬结构;凿除盾构机钢壳和匝道盾构管片,清除水泥砂浆填充部分,现浇接头连接可切削砼‑钢复合管片、D型二衬结构或C型二衬结构,实施永久封口二次衬砌;凿除D型封堵结构,实现贯通;修筑盾构结构烟道、上层车道结构、下层车道结构和匝道内部车行结构。本发明通过以非开挖的形式,可有减小拆迁和对居民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86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421535.5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明挖半逆作法隧道围檩节点的防水施工方法,基坑开挖前,先施工围护结构,在围檩的底部下方掏槽施做三脚架,然后铺设第一防水卷材;施工构建围檩及与围檩相连的支撑,围檩构建完成后继续向下开挖基坑;回筑阶段,施工第一素砼,铺设第二防水卷材;施工第一内衬墙结构,对应施工第二素砼;铺设第三防水卷材,在所述围檩上方与第一内衬墙对应的位置施工第二内衬墙结构。该种明挖半逆作法隧道围檩节点全包防水施工方法,可以使得围檩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连接牢固,同时避免防水卷材被连接钢筋穿破,提高防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8562059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240378.1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结合套打灌注桩的栈桥体系,包括: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套打灌注桩、水泥土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围护冠梁、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栈桥梁、栈桥板以及短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间隔预留套打灌注桩的桩位,在桩位后设置水泥土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套打灌注桩的桩位处设置套打灌注桩,在套打灌注桩顶设置围护冠梁、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以及栈桥梁;套打灌注桩与围护冠梁、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相连接,并与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形成整体围护体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承受竖向荷载能力弱、难以承担栈桥结构荷载的问题;套打灌注桩与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栈桥结构连接,形成合理的受力体系,增强了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373398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036818.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 E01D19/02 , E01D19/00 , E01D19/08 , E01D19/06 , E01D19/12 , E02D29/045 , E02D29/16 , E21D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隧结合的隧道敞开段入地改造结构,包括地下敞开段隧道和上部桥梁;上部桥梁在地下敞开段隧道的顶部设置,上部桥梁的两侧支撑在桥梁墩台顶部,地下敞开段隧道的侧墙向下改造至上部桥梁的底面,地下敞开段隧道与桥梁墩台之间靠近上部桥梁处设有防水板,地下敞开段隧道内的顶部靠近上部桥梁处设有挡水板。本实用新型基本不改变敞开段的结构受力体系,尽可能地保留了既有隧道结构,可有效减少工程废弃量,改造期间隧道交通功能不中断,且几乎不会影响运营,同时具有优良的组合结构体系防水功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