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9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21256.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慧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道路交通虚拟驾驶方法和系统,包括:场景模型构建模块、驾驶设置模块和整合打包及应用模块。在场景模型构建模块中,将道路设施模型和场地模型进行切割、拆分、合并及贴图等相关处理,并将交通仿真的车辆交通流量数据导入场景模型构建模块,构建具有动态交通车流的三维场景模型。在驾驶设置模块中,完成车辆、环境、碰撞、视角、出现点和高清地图等驾驶相关设置。在整合打包及应用模块中,适配游戏方向盘、脚踏板和VR等设备后将项目打包为exe可执行程序,用于安装部署及应用。本发明融合多源数据与硬件,实现交通场景与驾驶技术融合,可验证设计合理性,宜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84998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110212811.8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文斌 , 潘海涛 , 丁建康 , 吴澎 , 朱明有 , 张婧卿 , 陈云飞 , 汪锋 , 李瑞刚 , 许海英 , 袁胜强 , 牛建峰 , 龙友 , 刘成鑫 , 董志强 , 吴立新 , 吴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包括:地面运输层,地面运输层包括外集卡运输路及堆场区域,高架运输层,高架运输层位于地面运输层上方,高架运输层包括内集卡运输路,悬臂轨道吊安装在布设于地面运输层的轨道上,用于将地面运输层堆放的集装箱吊装至地面运输层的外集卡或高架运输层的内集卡上。采用立体化集装箱集疏运方式,堆场内道路采用双层布置模式,外集卡在地面运输层运行,内集卡在二层运行,内集卡优选为智能无人集卡,使外集卡和内集卡之间无车流交叉,实现内、外集卡的完全分离,从而提高作业安全性、设备作业效率和系统效率,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有效增加缓存车位,车流组织更加高效,有效缓解堆场外部社会道路交通拥堵。
-
公开(公告)号:CN10785888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710947205.4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及其施工方法,高架桥梁承台边缘处设置倒角,周边道路开挖台阶至承台底,回填碎石、砾石或砂至承台顶部以上,形成周边道路路基,在桥梁承台上方填土形成稳定放坡面,承台上方回填土与周边道路路基之间设置土工布形成稳定滑动面,从而将道路路基沉降区与承台沉降区形成两个独立的沉降区。最后完成路基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施工方便,造价经济,防治高架桥梁基础周边地面道路不均匀沉降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849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12811.8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文斌 , 潘海涛 , 丁建康 , 吴澎 , 朱明有 , 张婧卿 , 陈云飞 , 汪锋 , 李瑞刚 , 许海英 , 袁胜强 , 牛建峰 , 龙友 , 刘成鑫 , 董志强 , 吴立新 , 吴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港口集装箱立体作业系统,包括:地面运输层,地面运输层包括外集卡运输路及堆场区域,高架运输层,高架运输层位于地面运输层上方,高架运输层包括内集卡运输路,悬臂轨道吊安装在布设于地面运输层的轨道上,用于将地面运输层堆放的集装箱吊装至地面运输层的外集卡或高架运输层的内集卡上。采用立体化集装箱集疏运方式,堆场内道路采用双层布置模式,外集卡在地面运输层运行,内集卡在二层运行,内集卡优选为智能无人集卡,使外集卡和内集卡之间无车流交叉,实现内、外集卡的完全分离,从而提高作业安全性、设备作业效率和系统效率,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有效增加缓存车位,车流组织更加高效,有效缓解堆场外部社会道路交通拥堵。
-
公开(公告)号:CN1067030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77304.0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筋土排水复合型护坡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对待防护的坡体进行开挖;步骤二:在开挖后的坡体表面铺设护坡结构,所述护坡结构包括碎石排水层、加筋土层以及坡面防护层,具体为,所述碎石排水层铺设在坡体表面,所述碎石排水层外设置加筋土层,然后采用坡脚墙对坡体底部进行加固,最后将坡面防护层铺设在所述加筋土层的外部;步骤三:上述护坡结构铺设完成后,在所述坡面防护层上种植绿色植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经济、防护效果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31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667977.9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一种匝道出入口标线三维参数化设计与生成方法,将匝道出入口标线定义为具有厚度的组合体特征,组合体特征由若干V形体组成,组合体特征包含属性信息,具体包括:步骤S1)设置参数;步骤S2)设置V形线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以及标线宽度、间距和厚度;步骤S3)计算V形体的起点、终点位置;步骤S4)计算V形体数量;步骤S5)构建V形体;步骤S6)将N个V形体组合构成组合体特征;本发明采用了三维参数化设计的方法,便于模型的创建和修改;V型体两端通过边界线限定,模型边界精准;V型体的拉伸面通过切割路面获得,与路面模型紧密贴合;组合体特征是带厚度的体,在做动态展示和模拟驾驶时显示效果更好、体验真实。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99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199946.8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灌浆锚固连接方式的预制装配式悬臂挡土墙,由若干段挡土墙节段拼接而成,所述挡土墙节段包括预制底板和预制面板,预制底板内设有预埋竖向钢筋,预制面板设有与之配合的预留孔洞,预制底板上铺设坐浆材料,预制底板的预埋竖向钢筋穿过预制面板的预留孔洞,并在预留孔洞内浇筑灌浆材料,使面板与底板连接成整体结构,挡土墙节段之间的纵向连接通过设置面板和底板的后浇带连接。该种形式挡土墙便于工厂预制、运输及现场安装,减少了现场钢筋的连接及混凝土浇筑的工作量,缩短了挡土墙的施工工期;能够保证墙体连接的强度、稳定性,且连接可靠、构造简单、便于施工,易于保证预制构件连接的质量,具有较好地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729527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385913.0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胜强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道路边线设计方法,提出道路边线采用平面法向曲线来表述,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偏距变化函数。用平面法向曲线来表达边线,无需考虑中心线的线形类型,计算模型简单,方便设计。偏距变化函数显著特点是边线变化起点和终点无折点,曲率变化从大到小再到大,这种变化符合汽车行驶轨迹,边线线形流畅、圆滑,并且可以减少道路面积;克服了传统的直线变距和高次抛物线变距的不足:(1)变化起点和终点曲率不连续,存在折点,不符合汽车行驶轨迹;(2)当中心线为曲线时会导致偏距较大端边线宽度过大,偏距较小端边线宽度不够。该方法还可应用于道路的中央分隔带、侧分带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3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69381.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出租车上客区快速服务方法,上客区包括乘客排队区和乘客候车区,乘客候车区位于乘客排队区和出租车等候区之间,乘客候车区包括若干顺序排列的候车位,包括下列步骤:S1、出租车按照m个首尾队列依次停靠在出租车等候区指定位置等待上客,每个首尾队列包括n辆出租车,乘客进入上客区,从乘客排队区依次进入n个候车位等待上车,每个候车位上客数为m组,1组为2人,2≤m≤3,2≤n≤6,m、n均为自然数;S2、乘客离开候车位后经由m*n个上车点同时完成上车;S3、出租车按照先到先走的顺序依次驶离出租车等候区。本发明采用“人等车”方式,与“车等人”传统出租车排队上客模式相比,有效提升换乘效率40%以上,有效补充目前大型枢纽上客区服务能力的不足,提高了出租车上客区上客效率,快速有效疏解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内集中到达的客流。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710947654.9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C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包括桥梁承台,其特征在于在桥梁承台上方外侧设置混凝土隔墙,在桥梁承台上方填土,桥梁承台的外侧设置台阶状开挖区,所述台阶状开挖区内利用路基填料回填至承台顶面以上,形成道路路基,梯形混凝土隔墙将承台区域和道路路基之间隔离开,使得承台区域与道路路基之间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沉降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分析高架承台周边地面道路不均匀沉降的起因,采用较为简便、造价经济的施工方法对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有效减小承台周边道路不均匀沉降的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