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08287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040553.X
申请日:2007-05-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B01D3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浮滤池,其特征在于在翻板滤池内设有溶气释放装置,该溶气释放装置通过管道与溶气罐连通。该絮凝池通过进水总渠与翻板滤池的前端连通,翻板滤池前部设有气浮接触区,该气浮接触区的入口设在该气浮接触区的前端底部,该气浮接触区的出口设在该气浮接触区的后端上方,溶气释放装置设在气浮接触区内近气浮接触区入口处。翻板滤池采用序批式冲洗,不设中央排水槽,提高了滤池的有效过滤面积,与气浮池叠合后上下布水均匀,使出水水质更有保障。另外,可在不增加原翻板滤池池深的情况下叠合气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将气浮与翻板滤池叠合,达到节约用地,优化净水工艺,简化生产管理流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54731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490054.9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6 , E03F5/00 , E03F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雨污水舱的缆线综合管廊,由电力通信舱、雨水箱涵舱、污水箱涵舱和雨、污水检查井组成。本发明克服了城市老城区既有道路改造中,因开挖面受限,综合管廊实施难度大的问题,结合城市地势,将雨、污水舱与缆线综合管廊相结合。解决了传统雨污水管道直埋敷设,雨污水井数量多,检修不便的问题;在解决防腐问题的前提下,避免了将污水管道敷设于综合管廊内一个独立舱室,管廊的利用率较低且相应配套措施要求高引起的投资巨大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54731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489205.9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3F1/00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位于主线管廊第一侧的支线管廊非排水舱通过第一接入段下穿主线管廊,并与主线管廊形成两层综合管廊交叉节点,接着又通过第二接入段连接至位于主线管廊第二侧的支线管廊非排水舱,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两侧的主线管廊排水舱通过排水舱节点段连接,位于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上游的支线管廊排水舱连接至排水舱节点段,位于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下游的支线管廊另起排水舱。本发明形成了既有平交的排水舱部分,又有其他舱下穿立体交叉的两层综合管廊交叉节点形式,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在两条管廊交叉处雨污水的排出问题;解决了两条管廊交叉处人员通行,管线连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108287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710040553.X
申请日:2007-05-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B01D3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浮滤池,其特征在于在翻板滤池内设有溶气释放装置,该溶气释放装置通过管道与溶气罐连通。该絮凝池通过进水总渠与翻板滤池的前端连通,翻板滤池前部设有气浮接触区,该气浮接触区的入口设在该气浮接触区的前端底部,该气浮接触区的出口设在该气浮接触区的后端上方,溶气释放装置设在气浮接触区内近气浮接触区入口处。翻板滤池采用序批式冲洗,不设中央排水槽,提高了滤池的有效过滤面积,与气浮池叠合后上下布水均匀,使出水水质更有保障。另外,可在不增加原翻板滤池池深的情况下叠合气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将气浮与翻板滤池叠合,达到节约用地,优化净水工艺,简化生产管理流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037277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39884.1
申请日:2007-04-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C02F9/02 , C02F1/24 , C02F1/52 , C02F1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沉池,其特征在于该池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有混合区、絮凝区、气浮区和沉淀出水区,絮凝区设在混合区的一侧,下层设有下层沉淀区,絮凝区与下层沉淀区的一端连通,下层沉淀区的另一端与贯通上下两层的接触区下层连通,接触区上层与位于混合区另一侧的气浮区连通,沉淀出水区位于气浮区和混合区之间,气浮区与沉淀出水区连通,气浮区与气浮出水管连通,沉淀出水区与沉淀出水管连通。本发明能够有效处理水质大幅变化的原水,根据水质不同,采用先沉淀后气浮的工艺或是单沉淀的工艺。本发明采用双层组合布置,将混合、絮凝、沉淀、气浮工艺全部结合,节省了厂区用地以及各工艺之间管渠连通的水头损失,同时也便于统一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3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810488418.X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3F5/02 , E03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排水舱的分流转接口,包括设置在综合管廊标准断面下部的雨污水过水箱涵,所述雨污水过水箱涵包括与雨水箱涵舱连通的雨水过水箱涵,以及与污水箱涵舱连通的污水过水箱涵,在雨水过水箱涵和污水过水箱涵的端部壁板分别预埋排水穿墙套管,使得所述雨水过水箱涵和污水过水箱涵得以通过管道接到与综合管廊沿线垂直方向上的市政排水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进入综合管廊,排水低点在靠综合舱一侧,中途雨、污水无法翻越管廊综合舱排出,造成的末端排水压力过大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同时方便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823999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810123043.7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 E03F5/02 , E03F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 E03F5/02 , E03F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包含有,综合管廊标准段;以及,雨污水组合舱,其形成于所述综合管路标准段内,所述雨污水组合舱由雨水箱涵及形成于所述雨水箱涵的上角位置的污水箱涵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传统雨污水管道直埋敷设,雨污水井数量多,检修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11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63937.X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14 , E02D29/1454 , E02D2300/0029 , E04F19/08
Abstract: 一种可滑动不锈钢盖板装置及实施方法,包含:S1、将洞口边梁竖直设置在洞口四周;S2、将不锈钢止水挡板设置在各洞口边梁上;S3、在其中一对相对设置的不锈钢止水挡板上焊接第一、第二导轨,第一导轨靠近洞口边梁内侧壁,第二导轨靠近洞口边梁外侧壁;S4、第一滑动盖板设置在第一导轨上并沿其移动;第二滑动盖板设置在第二导轨上并沿其移动。当可滑动不锈钢盖板装置关闭,第一滑动盖板与第二滑动盖板衔接的一端伸入第二滑动盖板内一定距离;当可滑动不锈钢盖板装置打开,第一滑动盖板完全移动至第二滑动盖板内部。本发明既满足投料口关闭时的防水效果,同时采用不锈钢材质,延长滑动盖板的使用寿命,更能在投料或检修施工时方便滑动盖板的开启。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1810489208.2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3F1/00 , E03F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端头井,该综合管廊包括并排设置的排水舱和综合舱,端头井设置于综合管廊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在端头井排水舱端部壁板预留洞口,同时在洞口周围设置外凸管道固定圈,通过管道将排水舱内的雨污水接入到下游市政排水系统;端头井综合舱端部壁板预埋套管,用于接出综合舱内管线。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在管廊末端接出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衔接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同时方便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350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489208.2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3F1/00 , E03F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端头井,该综合管廊包括并排设置的排水舱和综合舱,端头井设置于综合管廊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在端头井排水舱端部壁板预留洞口,同时在洞口周围设置外凸管道固定圈,通过管道将排水舱内的雨污水接入到下游市政排水系统;端头井综合舱端部壁板预埋套管,用于接出综合舱内管线。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在管廊末端接出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衔接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同时方便检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