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隔断系统及包括其的综合管廊

    公开(公告)号:CN1160442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60510.4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防领域,公开了一种消防隔断系统及包括其的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包括该消防隔断系统。该消防隔断系统包括消防门、通风挡板、通风系统、排水挡板、排水系统。其中,通风系统包括通风孔,通风挡板和通风孔均对应消防门设置,且通风挡板与通风孔相配合,通风挡板在消防门开启时不遮盖通风孔、在消防门关闭后能遮盖通风孔;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挡板与排水沟相配合,且排水挡板对应消防门设置,排水挡板在消防门开启时不隔断排水沟、在消防门关闭后能隔断排水沟,通风挡板与通风孔相配合并能覆盖通风孔。通过在消防门处设置通风挡板和排水挡板以实现消防隔断和连通。

    一种固液分离浓缩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2744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0003219.6

    申请日:2016-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分离浓缩装置,包含:通过连通渠道连接的沉淀处理单元及气浮处理单元;沉淀处理单元包含混合搅拌区、提升絮凝区及主池体;混合搅拌区与原水进水管道连接;混合搅拌区与提升絮凝区通过出水堰连通;混合搅拌区内设置有混合搅拌机;提升絮凝区内设有提升搅拌机;提升搅拌机的外部套置有筒体,筒体将混合搅拌后的原水提升至主池体;主池体的底部设有一集泥斗,中间部位设有中心传动型污泥浓缩刮泥机,顶部设有沉淀出水管路连接至连通渠道,将沉淀后的原水经连通渠道输送至气浮处理单元进行后续处理。本发明能够处理既包含易沉颗粒又包含漂浮物的原水,后续处理负荷少,出水水质得到保证,并且提高了浓缩污泥的浓度。

    一种固液介质分离处理池

    公开(公告)号:CN105461040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610003217.7

    申请日:2016-0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5281 C02F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介质分离处理池,其结合了沉淀处理单元和气浮处理单元,通过合理的处理技术组合布置、机械设备的协同工作和紧凑的流程布置实现二次泥水分离及排泥排渣的同步高效处理。在沉淀处理单元实现气提排泥装置和污泥排放泵协同排泥的同时,紧凑布置了污泥回流池及污泥回流泵,提高处理效率。可针对原水中不同浊度的变化,通过阀门的启闭采用单一或组合方式对来水进行处理。当原水浊度较高时,采用沉淀和气浮的组合工艺;当原水浊度中等或较低时,在沉淀部分采用污泥回流方式提高处理效率,根据沉淀出水水质决定是否超越气浮池;当原水水质较低或水中含有较多难沉颗粒或藻类时,可超越沉淀处理单元,直接进行气浮处理。

    预沉浓缩回用池及其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128020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368716.7

    申请日:201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沉浓缩回用池,池体内设置带配水孔的中心配水桶,所述中心配水桶与设置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连接,池体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出水槽以及与出水槽相配合的堰板,出水槽通过出水管与后续沉淀池连接,池体内设置浓缩刮泥机,池体底部设置排泥斗,池体底部设置出砂管与排泥斗连接,抽泥泵房设置水泵,水泵的进口管道通过抽砂管与出砂管上游连接,水泵的出口管道通过排砂管与出砂管下游连接,水泵的进口管道通过抽泥管与进水管连接,水泵的出口管道还与排泥管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原水预沉处理和排泥水浓缩处理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和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结合。

    一种斜管沉淀池配水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22105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95856.6

    申请日:2015-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管沉淀池配水导流装置,斜管沉淀池配水区末端设置有斜挡墙,所述斜挡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垂直导流板,下半部分为倾斜导流板,倾斜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介于α到90°之间。本发明的导流装置可以实现对配水均匀性的调整,同时增强絮凝效果。本发明导流板的设置保证正常絮凝作用的条件下,最大程度降低异重流、紊流等因素造成的不均匀现象,充分利用配水区有效容积进行絮凝作用,增强絮凝效果。通过削减不均匀流现象,可有效降低进入沉淀区的最大流速,从而实现絮凝至沉淀的平稳过渡,减少沉淀区进水对悬浮泥渣的扰动作用。

    季节性高浊原水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14016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68768.4

    申请日:201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高浊原水处理工艺,原水先进入预沉浓缩回用池预沉后,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出水进入滤池过滤后,出水进入清水池调蓄后,由二级泵房加压送入市政管网,预沉浓缩回用池的排泥接入平衡池进行储存,出泥进入脱水机房进行脱水处理,脱出干泥外运处置,滤液排入浓缩质能转化池。该工艺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排泥水处理工艺和净水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将生产废水浓缩和脱水工艺中易于超标排放的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滤液用浓缩质能转化池进行二次处理,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出水达标排放和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能源进一步回收的作用。

    预沉浓缩回用池及其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128020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68716.7

    申请日:201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沉浓缩回用池,池体内设置带配水孔的中心配水桶,所述中心配水桶与设置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连接,池体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出水槽以及与出水槽相配合的堰板,出水槽通过出水管与后续沉淀池连接,池体内设置浓缩刮泥机,池体底部设置排泥斗,池体底部设置出砂管与排泥斗连接,抽泥泵房设置水泵,水泵的进口管道通过抽砂管与出砂管上游连接,水泵的出口管道通过排砂管与出砂管下游连接,水泵的进口管道通过抽泥管与进水管连接,水泵的出口管道还与排泥管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原水预沉处理和排泥水浓缩处理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和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结合。

    一种沉清叠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池及其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102041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10356507.7

    申请日:201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清叠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池,主要包括机械混合池、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下部叠合消毒接触池和清水池,外部另设独立的鼓风机房和后续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清水池合建,与后续生物滤池及辅助鼓风机房结合,将生物预处理和常规处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生物预处理和常规处理沉淀过滤的全部功能,简化管路系统,便于管理;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用曝气器曝气充氧,不但提高了填料接触氧化的处理效果,且改善了后续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保证了总体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

    一种提升泵房及后臭氧接触池组合构筑物

    公开(公告)号:CN10304664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311544.6

    申请日:2011-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泵房及后臭氧接触池组合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提升泵房的下层设有与进水管连接的提升泵房吸水井,提升泵房的上层设有出水汇流渠道,提升泵房上下层之间设置提升泵,出水汇流渠与后臭氧接触池连通,臭氧池与出水井连通,出水井与出水管连接。在后臭氧接触池上部合建臭氧发生器间,臭氧发生器间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与设在接触池内的臭氧布气管连接。本发明将几个构筑物紧凑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省去了提升泵房出水管路系统,简化了臭氧输送系统和输电线路系统,节约工程占地和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同时增大了提升泵房吸水井的调蓄容积,减少水泵频繁开启次数,便于生产管理,确保运行安全。

    恒液位虹吸自流浸没式膜滤池及其产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688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29030.1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液位虹吸自流浸没式膜滤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室与膜滤池之间通过进水堰连接,出水室与出水总渠之间设有出水堰,进水堰的高度高于出水堰的高度,膜滤池设有液位仪,产水管设有受液位信号控制的调节阀门。本发明利用进、出水堰高差,实现虹吸自流,利用进水堰均衡各滤格分配的水量,利用液位仪控制调节阀门的开度实现恒液位等滤速过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设抽吸水泵,可充分利用系统的水头差虹吸自流,并且控制方式十分简单成熟,不光设备大大简化,管理方便且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本发明可用于新建水厂,也可用于老水厂的改扩建中与原系统高程匹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