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90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731492.6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及水过滤方法,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包括炭池单元、砂池单元和出水单元,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还包括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设置在所述炭池单元和所述砂池单元之间,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被配置为待过滤水从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流出,由下至上流经所述炭池单元,并流回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然后再由上至下流经所述砂池单元,最终经所述出水单元排出至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外。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居中、炭池单元,砂池单元分列左右的布置,可以充分利用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的空间,可以在该空间内建造各种必要的设施,从而使得布置更合理更紧凑,占地会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27584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17365.0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装箱浸没式膜过滤装置及其冲洗控制方法,包括集装箱箱体,集装箱箱体内部填充固定有膜箱,膜箱内设有若干个膜组件,膜箱下方设有进水单元、下排单元和曝气单元,上方设有产水单元和上排单元,产水单元还连接有反冲洗单元。本发明膜箱上部设置上排单元,底部设置进水单元,能够实现气水顺冲并上排污染物,将膜丝间悬浮物和膜表面冲脱物随气冲上浮并在水流带动下从上部排出,排泥更干净,可减轻膜丝下端根部的淤积和池底淤积;底部仍保留排泥措施,易沉降颗粒仍可下排;可以实现只上排不下排,排水进水所耗时间更短、上排水耗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40304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92810.3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向流滤池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总渠、单格滤池进水阀、进水堰和竖井,其特征在于单格滤池进水阀布置在进水堰之前;竖井上下贯通,井底板落深,竖井与底部配水配气渠连接处设水封挡板。本发明采用了与传统上向流滤池不同的进水方式,避免了传统进水立管上设置阀门导致的阀门安装维护困难,池体高程布置受限,无溢流措施的问题。此外,竖井底部的集水坑可以方便检修时积水的排空。竖井与配水配气渠的连接通道可以方便检修人员的进入,取消传统进水方式下必须额外设置的人孔。
-
公开(公告)号:CN10304664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311544.6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泵房及后臭氧接触池组合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提升泵房的下层设有与进水管连接的提升泵房吸水井,提升泵房的上层设有出水汇流渠道,提升泵房上下层之间设置提升泵,出水汇流渠与后臭氧接触池连通,臭氧池与出水井连通,出水井与出水管连接。在后臭氧接触池上部合建臭氧发生器间,臭氧发生器间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与设在接触池内的臭氧布气管连接。本发明将几个构筑物紧凑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省去了提升泵房出水管路系统,简化了臭氧输送系统和输电线路系统,节约工程占地和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同时增大了提升泵房吸水井的调蓄容积,减少水泵频繁开启次数,便于生产管理,确保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61688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29030.1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液位虹吸自流浸没式膜滤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室与膜滤池之间通过进水堰连接,出水室与出水总渠之间设有出水堰,进水堰的高度高于出水堰的高度,膜滤池设有液位仪,产水管设有受液位信号控制的调节阀门。本发明利用进、出水堰高差,实现虹吸自流,利用进水堰均衡各滤格分配的水量,利用液位仪控制调节阀门的开度实现恒液位等滤速过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设抽吸水泵,可充分利用系统的水头差虹吸自流,并且控制方式十分简单成熟,不光设备大大简化,管理方便且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本发明可用于新建水厂,也可用于老水厂的改扩建中与原系统高程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4275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17388.1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市政给水处理领域的膜滤装置,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包括罐体;顶盖及支撑架,盖支撑于罐体的上口;罐底,位于罐体底端;膜箱,设置于罐体内,膜箱上设置有浸没式膜组件;曝气装置,设置于罐体内;进水管,连接于罐体的底部;环形产水管,安装在罐体上口外围;其中,在膜箱上部罐体的侧壁上设置若干根指型排水槽,排水槽顶低于罐体上口,各排水槽分别排出罐体后再汇总。可采用气水同冲(气水顺冲和水反冲洗)加上部排水的冲洗方式,排污更干净,可大大减少向下排水的水量和次数,从而节省水耗、节省冲洗过程的耗时;罐体所带有外挂措施均是可拆装的,方便拆分运输,适合各种运输条件场合,甚至是没有道路的农村供水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62393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310543532.5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备气水反冲洗系统的小型快滤池,包括滤池主体,其特征在于该滤池主体内设置有滤料层、滤料层底部设置有配水配气管,该配水配气管同时作为集水装置和气水反冲洗的配水配气装置,配水配气管管顶和侧壁开有反冲洗气孔,管底开有反冲洗水孔。滤池底部自下而上分别设下承托层,配水配气管,上承托层,滤料层,所述滤池一侧与进水渠连通,另一侧通过配水配气管和配水配气室连通,所述进水渠一端设置进水管,另一端设置反冲洗排水管,所述配水配气室一端设置反冲洗气管和反冲洗水管,另一端设置出水管。快滤池运行时,滤速8m/h,过滤周期24~48h,处理水量700m3/d。根据供水需求,快滤池可设置多组并联运行,扩容方便,基本没有土建工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5378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210036197.5
申请日:2012-02-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金属污染的低浊原水组合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由水质监控中心检测原水水质监测点的原水水质,管理控制中心根据检测到的原水水质对各阀门及混合池内的曝气混合管路和混合搅拌机进行控制,实现流程切换。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水质实际情况,在原水水质较好时采用混凝沉淀+超滤的短流程工艺,实现节能运行和简化生产管理的目标;在季节性水质变化时,采用全套工艺流程,确保出厂水质,总体流程体现生产运行的灵活性和对水质变化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2393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543532.5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备气水反冲洗系统的小型快滤池,包括滤池主体,其特征在于该滤池主体内设置有滤料层、滤料层底部设置有配水配气管,该配水配气管同时作为集水装置和气水反冲洗的配水配气装置,配水配气管管顶和侧壁开有反冲洗气孔,管底开有反冲洗水孔。滤池底部自下而上分别设下承托层,配水配气管,上承托层,滤料层,所述滤池一侧与进水渠连通,另一侧通过配水配气管和配水配气室连通,所述进水渠一端设置进水管,另一端设置反冲洗排水管,所述配水配气室一端设置反冲洗气管和反冲洗水管,另一端设置出水管。快滤池运行时,滤速8m/h,过滤周期24~48h,处理水量700m3/d。根据供水需求,快滤池可设置多组并联运行,扩容方便,基本没有土建工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67458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10060414.X
申请日:2011-03-1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当原水冬季浊度在5NTU左右且气温低于5℃、或夏季藻类超过100万个/升的常规条件下,处理工艺包括:先采用絮凝平流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进行沉淀,然后用气浮池气浮除藻,出水通过超滤膜组进一步去除浊度和藻类,再通过清水池调蓄后由送水泵房送入配水管网。本发明针对原水水质低浊高藻的特性对常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和超滤工艺进行优化组合,并充分考虑厂区地热资源利用,形成强化常规处理体系。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用地,优化流程,充分利用地热资源,简化生产管理,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