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芯棒在线热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9939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61699.3

    申请日:2011-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芯棒在线热处理工艺方法,该方法采用步进梁式炉进行加热,采取水冷淬火,该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温步进梁式炉入口装料;高温步进梁式炉步进梁传动;高温步进梁式炉加热;高温步进梁式炉出口出料;淬火;低温步进梁式炉回火;性能测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步进梁式炉加热工艺,解决了传统的台车式电炉或者煤气炉对于空心芯棒在台车上相对位置固定,加热温度存在差异造成空心芯棒四个象限性能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具有提高芯棒使用寿命,提升生产效率,生产节奏连贯,产量高,易于工业化,适用于芯棒加工或者使用企业的连续生产。

    热作模具钢组织双细化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206739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113175.X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作模具钢组织双细化处理工艺,首先将通过电渣重熔后的电渣锭加热到1200-1300℃保温6-10小时后出炉空冷,进行高温均质化处理,再进行重结晶退火处理,将高温均匀化处理后的电渣锭加热到800-850℃保温6-10小时后随炉冷却;其次,控制热作模具钢的锻后快速冷却,后续等温球化退火热处理,将材料加热至略高于Ac1温度后保温,然后以小于或等于30℃/h的冷却速度冷却至Ar1温度附近保温,再以小于或等于40℃/h的冷却速度缓慢冷至350℃出退火炉空冷,使材料的组织转变为珠光体和碳化物的平衡态组织,进一步细化晶粒和碳化物,从而达到双细化的目的。经双细化处理的热作模具钢,常规工艺淬回火处理后,由于组织细小均匀,在相同硬度前提下,强韧性、等向性将显著提高。

    连轧管机芯棒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90652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59501.6

    申请日:2009-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轧管机芯棒热处理工艺,可提高芯棒的质量。该连轧管机芯棒热处理工艺,包括顺序进行的加热、保温、淬火与常规回火处理,在淬火之后,常规回火处理之前进行至少一次540℃~580℃的二次硬化处理。采用该540℃~580℃的二次硬化处理,芯棒内的Mo、V等合金碳化物二次硬化时的弥散析出,弥散合金C对位错钉扎作用,芯棒的强度、抗回火性有所提高,从而使得芯棒寿命提高,尤其适合在连轧管机芯棒热处理中推广使用。

    汽车覆盖件模具用合金灰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93525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25855.0

    申请日:2005-05-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模具用合金灰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合金铸铁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合金灰铁材料具有以下的化学组成(重量%)为:C 2.8~3.2,Si 1.8~2.2,Mn 0.6~0.9,P<0.08,S<0.03,Cr 0.1~0.5,Cu 0.2~1.0,Mo 0.1~0.5,Ni 0.3~0.5,Fe余量。其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化学组成要求进行配料,将配合料置于中频感应炉内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300~1450℃。将制得的铸件进行表面音频感应淬火处理,在850~950℃加热,然后在空气中骤冷淬火;音频感应电源的频率为10-25KHz,输出功率为20-28KW。经表面感应淬火后,其表面硬度可达50HRC左右,淬硬层深度可超过2.5mm,并且铸态硬度为HB230,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完全适用于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表面要求的汽车覆盖件模具。

    高强度低成本连轧管机芯棒用钢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330025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57299.5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低成本连轧管机芯棒用钢材料。该材料的成分以质量百分含量计为:C:0.35-0.45%;Si:0.8-1.5%;Mn:≤0.9%;Cr:3.0-6.0%;Mo:0.40-0.75%;V:0.30-0.80%;Nb:0.04-0.08%;其余为Fe。该材料的制备工艺是电炉熔炼→电渣重熔→退火→锻造→退火后,具有良好的机加工性能;再经过热处理(淬火→高温回火)。该钢种含有较低含量的合金元素,在推荐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硬度为353HB左右时,强度能达到1200MPa左右,与传统的芯棒用钢H13性能相当,但是吨钢的成本价格为H13的60%左右,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铬钼钒系热作工模具钢及其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212756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113029.7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铬钼钒系热作工模具钢及其热处理工艺,属合金钢制造工艺技术领域。该钢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3~0.4%,Si0.6~1.2%,Mn0.6~1.2%,Cr3.5~4.5%,Mo0.8~1.2%,V0.4~0.8%,P<0.02%,S<0.02%,Fe余量。本发明热作工模具钢的制备过程如下:配料、冶炼、浇涛,然后电渣重熔;在1200~1280℃,匀质化处理8~10h,然后锻造,再进行超细化热处理和等温退火处理,最后进行调质处理,即将其加热至1000~1100℃进行奥氏体化,经过油淬或高压气淬后,在560℃~620℃进行两至三次回火。本发明的热作工模具钢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高的韧性、以及良好的热疲劳性能。

    一种铜碳易切削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35171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10045914.X

    申请日:2007-09-1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碳易切削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易切削不锈钢的化学组成(wt%)如下:C 0.1~0.6%,Cr 10.0~20.0%,Cu 1.0~2.0%,Mo 0.0~1.2%,Si0.3~0.9%,Mn 0.4~1.0%,Ni:0.0%~2.0%,Fe:余量。所述化学组成的不锈钢经热处理,即在1000~1080℃进行淬火处理,该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迅速油淬,冷却至100℃以下,然后再在500~700℃下时效5~10小时,随后冷却至室温,最终制得铜碳易切削不锈钢。通过上述的热处理,在钢中形成铜-石墨复合相,且均匀分散于钢基体中,由此可提高不锈钢的切削性能。

    高锰低铬型高强韧性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2353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201979.3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锰低铬型高强韧性热作模具钢,属合金钢制造工艺技术领域。该钢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3~0.6%,Si 0.1~0.5%,Mn 0.5~ 1.5%,Cr 1.5~ 4.0%,Mo 1.0~3.0%,V 0.4~1.3%,W 0.5~2.0%,P< 0.02%,S<0.02%,Fe余量。本发明热作模具钢的制备过程如下:配料、感应熔炼、浇涛,然后电渣重熔;在1200~ 1280℃,匀质化处理8~10h,然后锻造、退火,将其加热至1000~1100℃进行奥氏体化,经过油淬或高压气淬后,在580℃~640℃进行两次回火。本发明的热作模具钢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高的热强性、以及良好的热疲劳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