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非均质压缩状态下的燃料电池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4187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382091.4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质压缩状态下的燃料电池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分析方法,建立半流道对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三维仿真模型,耦合固体力学模块,分析非均质压缩情况下气体扩散层的压缩量和孔隙的最佳装配压力;再根据气体扩散层非均质孔隙率,与二次电流、浓物质、Brinkman方程模块进行耦合,分析电池在等温稳态的物质流动、传质、电化学物理化学现象,以分析电池工作状态下最佳装配压力;利用模拟得到的数据集与固体传热模块耦合,计算电池产热温度场分布,分析电池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分布。本发明实现在非均质压缩状态下,较全面分析装配压力对燃料电池内部物质传质浓度、速度场分布以及电池电池性能和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

    拉压循环应力法测内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6522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414082.8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压循环应力法测内耗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夹持试样两端,然后对试样施加设定有振动频率和振幅的拉压循环应力,以获得试样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再从应力和应变两条循环曲线的相位差求算出材料内耗值。采用此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的特点,可用于对材料的内耗进行精确测量。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含渗碳层的隔板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0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62318.5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含渗碳层的隔板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不锈钢表面预处理;(2)、配置质量分数5%-2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不锈钢隔板放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清洗20-30min,以除掉表面的油污;(3)、配置质量分数为5-15%的硝酸溶液;(4)、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5)、配置渗碳剂;(6)、在模具中铺上渗碳剂;(7)、用压膜机在0.5-1.5MPa的压力下进行压制;(8)、当真空炉中的压力达到0.5Pa以下,进行升温加热处理,(9)、停止加热,使模具随炉温冷却,可以根据所需要渗碳层厚度,多次进行,厚度可以达到1-2mm;(10)、待模具冷却到室温,将隔板取出后清理多余的渗碳剂,进行电池组装。本发明的渗碳剂达到最好的耐腐蚀效果。

    利用Snoek弛豫内耗峰法检测超低碳钢位错密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3753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88960.9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 Snoek 弛豫内耗峰法检测超低碳钢位错密度的方法,利用Snoek弛豫内耗峰,分析Snoek弛豫内耗峰的峰高以及峰温,从而评定超低碳钢位错密度,采用此发明检测超低碳钢位错密度的测试灵敏度高,可精确测定超低碳钢位错密度,特别适用于不同形变量下的超低碳钢位错密度的检测,制样简单操作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运用Snoek弛豫内耗峰检测位错密度制样简单,操作也简易方便。

    高强韧冷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7896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200517.4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强韧性冷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属合金钢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钢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7-1.2%,Si 0.5-0.7%,Mn 0.7-1.1%,Cr 2.3-3.5%,Mo 0.4-0.7%,V 0.4-0.7%,Ni 0.35-0.5%,Fe余量。本发明冷作模具钢的制备过程简述如下:按配方进行原料配合、配合料于感应炉内熔炼、浇涛,然后电渣重熔;然后锻造、退火,将其加热至850~950℃进行奥氏体化,经过油淬后,在180~200℃进行二次回火。最终获得高强韧冷作模具钢。本发明的冷作模具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配合,以及具有较高的硬度,为适用于制造精密复杂模具用的钢种。

    高热稳定性高强度的热作模具钢

    公开(公告)号:CN101220442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71693.0

    申请日:2007-12-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热作模具钢材料,属合金钢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高热稳定性高强度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C 0.3~0.6%,Si 0.5~0.7%,Mn 10.5~14.5%,Cr 2.0~6.0%,Mo 1.5~3.5%,V 0.5~2.0%,P 0.01~0.02%,S<0.005%,Fe余量。本发明热作模具钢的制备过程如下:(1)熔炼、(2)电渣重熔、(3)高温均匀化、(4)粗锻、(5)毛坯锻造、(6)退火、(7)淬火;最终制得热作模具钢。该模具钢的最大优点是:热稳定性好,可以在700℃条件下,保持较高硬度,硬度在HRC 45以上;该材料的室温冲击韧性值大于300丁。

    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0510148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116358.6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作模具钢材料,属合金钢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Cr 3.5~4.0%,Mo2.0~2.5%,V 1.0~1.5%,W 1.0~1.5%,Mn 0.1~0.5,Ni 0.1~0.25%,C 0.3~0.35%,Si 0.1~0.5%,S 0.005~0.01%,P 0.01~0.02,Fe余量。该合金钢的制备过程如下:(1)熔炼、(2)电渣重熔、(3)高温均匀化、(4)锻造、(5)锻件退火、(6)毛坯锻造、(7)退火;最终制得产品热作模具钢。该模具钢具有较高使用硬度,硬度在48~54HRC范围内;该材料的室温冲击韧性值大于300J,并且具有较优的热疲劳性能。

    铝合金压铸模具钢表面喷丸强化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5680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32393.9

    申请日:2008-0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压铸模具钢表面喷丸强化处理的方法,属合金钢表面强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点是将模具钢表面进行喷丸处理,通过控制弹丸的硬度、粒径,喷射压力和方向,使模具钢表面获得理想的残余压应力分布;通过改变模具热裂纹形成、分布,来提高模具钢热疲劳抗力,从而提高模具的寿命和可靠性。喷丸工艺参数如下:喷射铸钢弹丸的粒径为0.20-0.30mm,喷射压力为0.3-0.6MPa,喷射角为30°-60°之间不断变化,弹丸硬度控制在44-52HRC之间;喷丸时间为20-60分钟。经喷丸处理后钢表面最大压应力可达到600MPa;喷丸表面覆盖率达到200%;喷丸后模具钢的热疲劳裂纹呈网状弥散细小分布状态,明显提高了热疲劳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