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9954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550108.4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3M1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路LLR更新的LDPC分层译码方法和译码器采用了三个缓冲区用来分别缓存用于更新LLR的变量节点运算单元传递给校验节点运算单元的变量节点信息,并在计算得到校验节点信息后,使用双路加法器分别对重叠子矩阵和非重叠子矩阵的LLR更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路LLR更新的LDPC分层译码方法,在流水线级数不大于该层非重叠子矩阵数量的情况下,可保证数据更新冲突问题不发生,而在流水线级数大于该层非重叠子矩阵数量的情况下,数据更新冲突发生的数量降低,LDPC译码器性能损失可忽略不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2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864445.8
申请日:2024-06-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N3/006 , G06V20/10 , G06V10/774 , G06V10/778 , G06F16/901 , G06F16/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遥感解译智能体系统,该系统通过集成多种遥感专有模型,如高光谱分类、变化检测、目标检测和场景分类等,将其解耦为图像编码模块和任务相关的解码模块,并通过接口封装实现灵活组合,以便大语言模型能够针对不同的遥感解译任务进行处理。引入了结构化输出机制,系统还引入了检索增强生成技术(RAG),建立了外部向量数据库,存储了标注好的决策流程示例和用户评价良好的决策流程。本发明不仅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各类遥感解译场景下的通用智能体,还丰富了遥感解译任务的方法与应用,能够自适应地根据用户输入多模态数据解决用户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为遥感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带来重要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59915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254819.5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5K3/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设计光模块印刷电路板的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在一种用于设计光模块印刷电路板的方法中,构建光模块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与回流地孔的三维模型;并基于三维模型中获取预设的初始差分过孔参数与初始回流地孔参数,根据这些参数计算差分过孔的寄生电容和差分过孔的寄生电感,基于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调整初始差分过孔参数以及初始回流地孔参数,以得到调整后的差分过孔参数和调整后的回流地孔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差分过孔参数和调整后的回流地孔参数得到光模块印刷电路板的布局。通过本方法设计出来的光模块印刷电路板具有更优的布局,能有效解决在传输链路出现的阻抗不连续的问题,增强信号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425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08062.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不同ECL的波长可调谐的TEC双控制电路。在传统TEC温度控制电路的基础上,系统另外使用单片机(MCU)的两路数模转换器(DAC),一路DAC用于适应不同温度特性的ECL,另一路DAC控制ECL温度变化进而控制ECL进行波长调谐,设计MCU主控电路、温度采集电路、PID回路补偿回路、TEC线性驱动电路,实现能够适用于多个ECL的,能调节内部TEC温度进而进行大范围波长调谐的TEC温度控制电路,对解决高动态光通信的环境下的多普勒频移问题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78442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74634.6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OFDM‑PON接收端MAC层数据帧恢复的方法,ONU端接收OLT广播的下行数据,按照预分配的时隙、子载波和调制格式从并行子载波中解调出属于自己的比特数据流,将OFDM符号子载波中解调出的比特数据流进行数据拼接,以固定的数据位宽进行传输,通过比特移位和掩码操作将数据进行移位拼接操作,确保整帧数据除了最后一个时钟节拍的数据,其余所有数据均完整有效,最后通过帧头的长度指示从移位拼接后的数据中恢复出正确的数据帧,完成数据的接收。本发明利用硬件系统实现了OFDM‑PON接收端MAC层的数据恢复,能实现数据的比特对齐且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2172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447350.7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V40/16 , G06V20/4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知识蒸馏的轻量化人脸防伪检测方法,包括:选择深度预测的人脸防伪学生模型和人脸防伪老师模型;获取人脸防伪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人脸防伪数据集对老师模型进行训练,获得训练好的人脸防伪老师模型;基于训练好的人脸防伪老师模型,固定人脸防伪老师模型参数,获得训练过程中人脸防伪学生模型与人脸防伪老师模型的中间深度特征,进行深度特征蒸馏;获得训练过程中人脸防伪学生模型与人脸防伪老师模型的预测深度图,进行深度预测蒸馏;基于深度特征蒸馏和深度预测蒸馏获取训练好的人脸防伪学生模型,基于训练好的人脸防伪学生模型获取人脸图像的深度预测图,根据人脸深度图的平均值判别人脸图像的真伪。
-
公开(公告)号:CN118151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06048.1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DQS恢复时钟的多Die封装Nand Flash的读数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读DQS信号和经IDELAY延迟的DQ信号作为数据输入串并转换单元ISEREDES;确保各个Die读DQS信号频率相同,在FPGA内部生成时钟对DQS进行采样,通过遍历采样时钟的不同相位来确定读取各个Die时采样时钟的最佳相位;对FPGA输出至各个Die的RE信号进行延时调整,使各个Die共享同一个读数据采样时钟;调整IDELAY抽头系数,以确定在读取各个Die时各DQ信号的最佳延时。本发明的一种基于DQS恢复时钟的多Die封装Nand Flash的读数据方法,有效提高读数据通道的IO速率,同时使时序更容易收敛;节约时钟资源并且降低带宽损失;能够降低亚稳态发生的概率,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002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08809.6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3M1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流水线冲突的QC‑LDPC分层译码方法,在译码开始之前先通过离线处理调整层间和层内的子矩阵处理顺序,减少发生数据更新冲突的子矩阵数量。译码方法通过在计算变量节点传递给校验节点消息后加上增益来弥补读取了未更新后验概率值造成的性能损失。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减少流水线冲突的QC‑LDPC分层译码方法,当能满足当前层计算重叠子矩阵变量节点传递给校验节点信息之前上一层相应的增益可以算出,则可以保证该译码方法与理论性能无差异。当不满足时也可以将数据更新冲突减少到最低,减小了性能损失,提升了系统的吞吐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80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46801.7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端云协同的室内皮基站检测与定位方法及装置,包括:首先利用双目相机采集待检测画面;然后将画面传入端侧平台进行深度计算;之后将视频帧送入缓冲区,并将缓冲区的第一个视频帧送入云侧平台进行目标检测与特征提取;再将边界框、特征点与标签传回端侧平台进行跟踪,并将检测与定位结果渲染在显示设备上。本申请在跟踪过程中会自适应地根据累积跟踪误差、当前帧与上一帧的灰度差值、已跟踪的视频帧数量以及送检但未返回结果的视频帧数量判断是否将当前视频帧送至云端进行检测,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检测资源。本发明采用端云协同的模式,在满足显示画面流畅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嵌入式设备能耗,解决了工程落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37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02679.6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IMDD OFDM‑PON系统接收端的节能方法,是一种基于物理层多时钟域的实时IMDD OFDM‑PON系统接收端节能方法,利用实时IMDD OFDM‑PON系统接收端的厄密特对称特性和信道估计模块只需短暂运行的特点,控制不同模块的时钟工作时间或时钟工作频率,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层多时钟域的实时IMDD OFDM‑PON系统接收端节能方法,并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案,简单有效地降低了实时IMDD OFDM‑PON系统接收端的功耗,并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