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液舱防横摇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8967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21326.8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具体公开了独立液舱防横摇装置,包括独立液舱,所述独立液舱的底部设置有防横摇结构,所述防横摇装置包括:调节结构、承压木、可调结构、限位结构,所述可调结构与所述承压木之间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位于靠近所述承压木的一侧开设有工字钢卡槽,所述限位结构的外侧位于所述调节结构的内侧开设有螺栓连孔。可以选择将调节结构和限位结构的螺栓连孔后进行限位连接,实现可调节整个装置的尺寸,来应对液舱整体吊装施工难度大,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效率难以保证的情况,可以避免切割、焊接等明火作业带来的火灾安全隐患,且整体安装后也可以进行调节。

    用于浮式储油装置单元的货油舱

    公开(公告)号:CN10600579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9466.1

    申请日:2016-0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88/78 B65D90/0066 B65D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浮式储油装置单元的货油舱,其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为双层;所述外壳设有横舱壁、纵向制荡舱壁,所述横舱壁设置为双层且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纵向制荡舱壁均连接于所述横舱壁和所述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水密水平桁,所述水密水平桁的上方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一舱室,所述水密水平桁的下方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二舱室;所述第一舱室注满水,所述第二舱室为空舱,所述横舱壁的内部注满水。本发明通过纵向制荡舱壁不仅有效防止货油舱的货油晃荡,且起到有效支撑作用;通过外壳和横舱壁不仅防止货油舱的货油泄漏,还可以起到防火、防爆和隔热的作用;使得货油舱既满足储油的需要,又保证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燃料舱支撑结构及包括其的船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05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36563.X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舱支撑结构及包括其的船舶,燃料舱支撑结构设在船舶的主甲板上,并位于主甲板的至少一侧,燃料舱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横向边界支架、横向内部支架,以及纵向边界支架;横向边界支架、横向内部支架和纵向边界支架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内表面设有垂直加强筋、外表面设有肘板。该燃料舱支撑结构及包括其的船舶通过横向边界支架、横向内部支架和纵向边界支架的组合形成横纵交错的交叉结构,横纵支架之间相互承托,使得能够在较小占地面积上获得较高结构强度,并通过内外表面上设置多个垂直加强筋和肘板,减少局部应力集中,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在有限布置空间内获得高强度支撑,从而留出更多空间用于行走或其他用途。

    独立液舱及包括其的船体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236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83927.1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液舱及包括其的船体,独立液舱包括若干个制荡舱壁和舱本体,舱本体内设有第一腔体,若干个制荡舱壁间隔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且若干个制荡舱壁沿第一腔体的高度方向延伸。通过将若干个制荡舱壁沿船宽方向间隔放置于舱本体的第一腔体内,若干个制荡舱壁沿第一腔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得以达到一定的长度,若干个制荡舱壁均具备一定的结构稳定性,共同作用下得以对舱本体施加较强的支撑力,保证独立液舱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解决独立液舱的沿船宽方向所设置的制荡舱壁相对缺乏导致独立液舱的抗液体晃荡能力差的缺陷。

    船体上层建筑翼桥及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1358136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20223.X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体上层建筑翼桥及船舶,其中船体上层建筑翼桥包括水平横梁,沿船宽方向水平设置在上层建筑的侧壁上;第一支撑件,倾斜设置在所述水平横梁的底端与所述上层建筑的强框结构之间;第二支撑件,垂向设置在所述水平横梁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水平横梁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水平横梁长度的0.25倍至0.4倍。本发明通过去掉传统的翼桥立柱,增加斜向支撑结构,从而能够改善结构重量及载荷传递情况,增加结构的连续性,进而保证整体结构刚度,提高结构的固有频率,避免产生共振。

    在设计液化气体罐舱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46869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22567.7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设计液化气体罐舱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外部输入的用于设计液化气体罐舱的目标容积参数和封头类型参数,并接收外部输入的用于设计液化气体罐舱的第一长度参数;接收外部输入的锁定指令,并锁定第一长度参数不变;接收外部输入的第一处理指令,根据第一目标公式处理得出用于设计液化气体罐舱的第一直径参数;生成液化气体罐舱的设计模型;或者接收外部输入的第二直径参数、目标容积参数和封头类型参数,锁定第二直径参数不变,处理得出第二长度参数,生成液化气体罐舱的设计模型。不需要人工处理大量的设计液化气体罐舱的参数,也不需要人工处理生成设计模型,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成本。

    用于浮式储油装置单元的货油舱

    公开(公告)号:CN106005794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0349466.1

    申请日:2016-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浮式储油装置单元的货油舱,其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为双层;所述外壳设有横舱壁、纵向制荡舱壁,所述横舱壁设置为双层且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纵向制荡舱壁均连接于所述横舱壁和所述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水密水平桁,所述水密水平桁的上方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一舱室,所述水密水平桁的下方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二舱室;所述第一舱室注满水,所述第二舱室为空舱,所述横舱壁的内部注满水。本发明通过纵向制荡舱壁不仅有效防止货油舱的货油晃荡,且起到有效支撑作用;通过外壳和横舱壁不仅防止货油舱的货油泄漏,还可以起到防火、防爆和隔热的作用;使得货油舱既满足储油的需要,又保证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独立液舱的空间限位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2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7866.4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独立液舱限位技术领域,独立液舱的空间限位装置,包括船舶主体,所述船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船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船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止推的止推机构。该独立液舱的空间限位装置,通过在首先C型液舱通过支撑座和支撑底板设置在船舱的内部,在支撑底板底部设置的隔离枕木插接在环氧树脂内,环氧树脂底部固定的基座主板和基座主腹板与基座肘板相连接,且环氧树脂两侧还设置有槽口挡板和止推横板,同时止推横板的两端及基座肘板均焊接有连接臂板,以便于对隔离枕木及C型液舱进行限位及止推。

    在设计液化气体罐舱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4686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0822567.7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设计液化气体罐舱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外部输入的用于设计液化气体罐舱的目标容积参数和封头类型参数,并接收外部输入的用于设计液化气体罐舱的第一长度参数;接收外部输入的锁定指令,并锁定第一长度参数不变;接收外部输入的第一处理指令,根据第一目标公式处理得出用于设计液化气体罐舱的第一直径参数;生成液化气体罐舱的设计模型;或者接收外部输入的第二直径参数、目标容积参数和封头类型参数,锁定第二直径参数不变,处理得出第二长度参数,生成液化气体罐舱的设计模型。不需要人工处理大量的设计液化气体罐舱的参数,也不需要人工处理生成设计模型,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成本。

    B型模拟舱及其设计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216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84009.0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型模拟舱及其设计方法,B型模拟舱包括壳体、若干个加强部件和若干个支撑部件,壳体内形成有空舱,若干个加强部件沿壳体的内壁间隔设置,且加强部件的一端沿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若干个支撑部件设置于壳体的底端。通过将支撑部件设置于壳体下端,支撑部件能够作为壳体的基底并能够对壳体提供向上的支撑力;通过在空舱内设置加强部件,提高壳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最终通过支撑部件、加强部件和空舱的相互配合,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B型模拟舱,对实际生产中的船厂的B型舱进行高度复原,实现较佳的模拟效果,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船厂的B型舱设计缺乏模拟流程导致无法达到较佳模拟效果的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