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923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09530.1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上下牙列颌垫的调节装置及其夹具和颌垫,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连接上下牙列颌垫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并且还包括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适于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其能够从第一形态形变至第二形态,当所述连接套管处于所述第二形态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同时穿入所述连接套管内,当所述连接套管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连接套管能够夹持住同时穿入其中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使两者相对位置保持固定。
-
-
公开(公告)号:CN117339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69260.9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颌骨植入物及其表面活化方法。本发明的颌骨植入物是以PEEK或PEEK复合材料通过3D打印制备而成的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其表面涂覆有聚多巴胺涂层。本发明通过浸涂多巴胺使材料表面湿润性改善,材料表面得以活化。本发明通过3D打印的方式能够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植入物材料,多孔结构有助于改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黏附性,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此外,通过浸涂的方式可以使得多巴胺能够沉积在多孔材料的内外表面,因此,材料的孔内外均能够形成聚多巴胺涂层,能够更为有效地活化3D打印的PEEK复合材料植入物,从而提高PEEK复合材料颌骨植入物的成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9426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400401.0
申请日:2022-04-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K31/573 , A61K31/16 , A61K9/70 , A61K47/34 , A61P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电纺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至少包括地塞米松和去铁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体外能促进HUVECs血管生成和促BMSCs成骨分化,在体内具有促进血管化骨再生能力,进一步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验证,地塞米松和去铁胺形成的药物组合物能发挥明显的协同促进血管化骨再生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纺膜,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将促进血管生成的小分子药物去铁胺(DFO)装载于纤维壳层,促进成骨分化的地塞米松(DEX)装载于纤维核层,实现壳层DFO早期快速释放,核层DEX持续长效释放的程序性药物释放行为,血管化骨再生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42672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33867.X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虚拟手术仿真装置及仿真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几何建模模块、软组织物理建模模块、碰撞检测模块和力反馈获得模块。所述虚拟手术仿真装置及仿真系统旨在通过构建具有解剖特征和生物力学特性的面部软组织物理模型,以实现在虚拟环境下对面部软组织的虚拟手术作业,并且结合反馈设备的支持,提供逼真的视觉渲染及力学反馈,从而符合虚拟手术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63220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634366.X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纳米纤维毡布在制备骨缺损修复产品或促进成骨产品中的用途。本申请中的纳米纤维毡布可有效收集生物机械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并直接用于骨缺损部位细胞的电刺激,在无需外接供能系统和复杂电路的同时,实现宿主的自驱动电刺激成骨。
-
-
公开(公告)号:CN11389303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16240.4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B3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增强现实的一体式手术导航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根据患者的影像扫描数据,生成对应的虚拟3D器官模型影像;虚拟3D器官模型影像包括预设手术方案对应的指引图形;通过终端设备的双目红外摄像头拍摄获取定位追踪图像;通过终端设备的可见光摄像头拍摄获取术区真实影像;根据定位追踪图像中的至少三个红外反光球,计算得到目标器官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矩阵;根据相对位置矩阵,将术区真实影像、虚拟3D器官模型影像及其指引图形生成并显示虚拟现实融合图像。本发明实现手术导航辅助,避免了术者视野注意力的反复中断和切换,可方便术者看着手术方案高效、便捷、准确进行手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6516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53919.2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C04B38/06 , C04B35/447 , C04B35/622 , A61F2/30 , A61F2/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物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陶瓷粉末、海藻酸钠和钙源的混合水溶液作为分散相并以第一流动速率向下游流动;以油相作为第二流动相,以第二流动速率与所述分散相在交汇点汇合后形成反应液并向下游流动;以含有引发剂的油相作为外接流动相与反应液在所述交汇点的下游汇合后发生交联反应,得到含有微球的溶液;分离微球,煅烧后去除海藻酸钠得到生物陶瓷微球。得到的生物陶瓷微球孔隙率、粒径大小可控、粒径均一、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作硬组织缺损修复材料和体外骨组织培养用细胞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26333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283320.4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极电凝镊的防护罩,双极电凝镊包括两根镊杆,两根镊杆的一端端部相连且外接导线,防护罩包括防护挡板和两个连接机构,两个连接机构并排且平行设置在防护挡板的中央,每个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固定套筒,连接板的上端连接防护挡板,下端连接固定套筒,固定套筒连接双极电凝镊的镊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方便地和现有双极电凝镊配合使用,防止其工作尖在凝固组织时爆溅的水滴溅到使用者身上,避免传染病的传播,提高使用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