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5986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811378550.1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手术机器人的被动臂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卡接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内穿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套;本发明,通过设置齿轮和渐开线制动杆,方便对转动杆进行制动,当渐开线制动杆与齿轮啮合时,方便对齿轮进行制动,进而实现对转动杆的定位,从而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定位,当通过转动渐开线制动杆,使其与齿轮分离时,则方便转动转动轴对装置进行角度调整,该装置通过设置方形横梁、直角转接件和转动轴,实现了对装置方向的调整,同时采用齿轮、螺母和渐开线制动杆,达到了对装置进行可靠性较高的制动目的,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64953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0640058.8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术后物理冷却领域的冷却水循环主机,冷却水箱内放置有上水仓和下冷却仓,上水仓在使用时架在下冷却仓之上并使得上水仓中的水流入下冷却仓中,上水仓盛装常温水,下冷却仓盛装冰水;其中,下冷却仓设置了螺旋导热管,利用螺旋导热管易于导热的特性,并利用螺旋导热管长度较长的特性,使得水在螺旋导热管中流动的同时能够充分地与下冷却仓中的冰水进行热交换,使得水温降低,被降温后的水流入到泵端引水管,然后利用微型水泵将冷却后的水泵入到出水管,使得冷却水能够在回流时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69426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400401.0
申请日:2022-04-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K31/573 , A61K31/16 , A61K9/70 , A61K47/34 , A61P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电纺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至少包括地塞米松和去铁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体外能促进HUVECs血管生成和促BMSCs成骨分化,在体内具有促进血管化骨再生能力,进一步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验证,地塞米松和去铁胺形成的药物组合物能发挥明显的协同促进血管化骨再生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纺膜,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将促进血管生成的小分子药物去铁胺(DFO)装载于纤维壳层,促进成骨分化的地塞米松(DEX)装载于纤维核层,实现壳层DFO早期快速释放,核层DEX持续长效释放的程序性药物释放行为,血管化骨再生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163220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634366.X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纳米纤维毡布在制备骨缺损修复产品或促进成骨产品中的用途。本申请中的纳米纤维毡布可有效收集生物机械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并直接用于骨缺损部位细胞的电刺激,在无需外接供能系统和复杂电路的同时,实现宿主的自驱动电刺激成骨。
-
公开(公告)号:CN11193932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47192.5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屏障膜,用于引导骨再生技术。所述屏障膜包括两层第一可吸收膜和夹设于所述两层第一可吸收膜之间的一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包括至少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由镁合金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6322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634366.X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纳米纤维毡布在制备骨缺损修复产品或促进成骨产品中的用途。本申请中的纳米纤维毡布可有效收集生物机械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并直接用于骨缺损部位细胞的电刺激,在无需外接供能系统和复杂电路的同时,实现宿主的自驱动电刺激成骨。
-
公开(公告)号:CN1116318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641035.9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F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术后冷却镇痛领域的用于术后物理冷却镇痛的可穿戴冷却面具组件,包括硅胶材质的面具主体,面具主体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上部绑带、中部绑带、下部绑带,中部绑带设有一对分别对应左耳、右耳的耳套部分,每个耳套部分均设有穿戴时套在耳朵上的耳套孔,中部绑带的两连接端上部分与面具主体连接,其下部分一体设置有硅胶材质的前搭接部分,前搭接部分弯折并贴合、固定在面具主体的正面,面具主体内设有以蜿蜒曲折的方式延伸的若干条冷却水通道,以便对面部进行物理降温,减少疼痛。穿戴后能够将面具主体牢固地绑定在人体头部,通过上部绑带、中部绑带、下部绑带的综合作用,使得面具主体贴合面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66278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95754.2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颅颌面骨畸形整复的机器人装置,包括:主体支架以及设置于其上的带有操作端的机械臂和带有3D打印定位板的固定臂、机械臂控制模块,其中:机械臂控制模块与机械臂相连,给机械臂发送控制信号指令,通过目标配准,建立起实际目标物与3D模型中目标物的坐标映射关系,通过路径规划,控制机械臂沿着预定的操作轨迹自动运行。本发明设计小巧紧凑,尤其是相较于传统基于导航定位配准的操作机器人,占用空间更小,在体积方面和临床应用方面更有优势;使用万向锁定的固定臂以实现施工部位和机械臂的刚性固定,3D打印固定板实现配准定位,提高了操作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8101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155901.2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颅颌面外科机器人领域,具体为基于光学导航及力反馈控制的颅颌面外科机器人系统,该基于光学导航及力反馈控制的颅颌面外科机器人系统,利用光学导航系统,能够实时精准定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也利用力反馈系统,能够根据术区的力学信息,外科医生随时介入手术,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可控性。并通过特定的颅颌面外科实验手术,测试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可行性。而今后,本颅颌面外科机器人系统将通过临床多中心实验及临床试验验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以期进入产业化,使之推广至临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970919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475927.5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一种预控式激光手术系统,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激光发射模块、深度传感器和图像采集模块,其中:控制模块与激光发射模块相连并输出启动指令,控制模块与机架相连并传输旋转升降指令,图像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依次相连并实时显示采集位置图像,深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相连并输出激光发射模块的实时深度信息。本发明能够预先获得手术部位及深度信息并反馈控制激光激发,显著提高了医疗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