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3024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21688.5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F3/06 , C07D493/08 , A61P35/00 , A61P1/16 , A61P31/20 , A61P1/00 , A61P1/04 , A61K31/5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甲基斑蝥酸为配体的高核锌簇合物,该高核金属簇合物的化学式为{Zn20(C8H8O5)12O12},其中C8H8O5为7‑氧杂二环[2.2.1]庚烷‑2,3‑二羧酸;该金属簇合物晶体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本发明还公开了高核锌簇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去甲基斑蝥酸为配体的高核锌簇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使用时,不需要通过载体递送,从而避免引入载体,同时本发明的高核锌簇合物的抗肿瘤效果优于去甲基斑蝥素。
-
公开(公告)号:CN10838373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035887.6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C211/50 , C07C209/78 , C08G7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叔丁基和脂肪环的二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由其制得的聚酰亚胺和该聚酰亚胺在聚酰亚胺制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聚酰亚胺是由含叔丁基和脂肪环的二胺单体与芳香二酐单体,在酚类溶剂中以异喹啉或者喹啉为催化剂,通过一步缩聚反应制得,所得聚酰亚胺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极好的溶解性,而且其薄膜具有高透明性,在光电器件柔性透明衬底、平板显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2071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611149206.6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功能的两亲性缀合物抗肿瘤纳米药,其由抗肿瘤药物与P‑gp蛋白抑制剂奎宁通过连接剂共价连接而成的两亲性缀合物,所述两亲性缀合物通过在水中自组装得到两亲性缀合物抗肿瘤纳米药。本发明还公开上述抗肿瘤纳米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两亲性缀合物在水中可自组装形成抗肿瘤纳米药,无需使用任何药物载体,实现P‑gp蛋白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共输送,所述抗肿瘤纳米药进入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后,连接基团在肿瘤细胞内的微环境条件下发生断裂,释放出抗肿瘤药物和P‑gp蛋白抑制剂,两者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和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有望提高肿瘤及耐药肿瘤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9264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77278.5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K47/60 , A61K47/69 , A61K31/365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G化羟甲基小白菊内酯纳米制剂的制备及抗肿瘤应用;所述纳米制剂含由疏水性羟甲基小白菊内酯与亲水性端羧基PEG反应得到的两亲性缀合物;所述的端羧基PEG的分子量介于500-50000g/mol之间。该两亲性缀合物可在水中自组装得到球形纳米颗粒,其粒径随PEG分子量增大而减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羟甲基小白菊内酯与亲水性PEG的共价缀合,并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药物,不仅可以延长药物在体内循环时间,而且可借助肿瘤组织通透性增强与滞留(EPR)效应进入肿瘤细胞并富集,达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4637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30504.6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G73/10 , C07C211/54 , C07C209/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0 , C07C209/10 , C07C209/36 , C07C209/76 , C07C211/54 , C08G73/1003 , C08G73/1067 , C07C211/52 , C07C21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不等活性官能团的含叔丁基B'B2型三胺单体和其超支化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所述三胺单体由对叔丁基苯胺出发,经硝化、取代、还原三步反应制备得到。基于该单体三个氨基活性的差异,其可与各种商品化二酐单体通过“两步法”制备得到超支化聚酰亚胺,而避免凝胶的发生。所制得的超支化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在气体膜分离、耐高温聚合物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06808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70129.3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G7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含叔丁基和多元芳醚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酰亚胺由含叔丁基和多元芳醚结构二胺单体和芳香二酐单体,在酚类溶剂中,以异喹啉或喹啉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法缩聚反应制备得到。所得聚酰亚胺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同时还具备优异的溶解性(如室温下可溶于氯仿、四氢呋喃等低沸点溶剂),可在常温下加工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227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33298.0
申请日:2008-01-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技术领域的超支化聚酰胺胺与金属纳米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复合物由聚合物、金属纳米粒子组成,聚合物为端乙烯基的超支化聚酰胺胺经不同含胺有机小分子封端改性所得到的超支化聚酰胺胺,含量为89wt%-98wt%,金属纳米粒子为金或银纳米粒子,含量为2wt%-11wt%。在制备过程中,无需外加还原剂或紫外光照,直接将前驱体金属化合物加入到超支化聚酰胺胺的水溶液中,仅通过“一步法”在室温下反应就可生成具有良好水分散性的金属纳米粒子,其平均粒径约为1-8nm,且尺寸可控。抑菌圈法和光密度法测试表明,本发明中的超支化聚酰胺胺与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对诸多种类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583831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24690.0
申请日:2004-05-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磺酸(盐)侧基的苯并咪唑和苯并噁唑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以3,3′-二磺酸基(盐)-4,4′-二羧基二苯砜或其衍生物作为磺化单体,与芳香类或芳杂环类二元羧酸或其衍生物和芳香族四元胺和二羟基芳香二胺或其盐酸盐在多聚磷酸中进行溶液缩聚反应,可以制得热稳定性好的带磺酸(盐)侧基的苯并咪唑和苯并噁唑共聚物。这类共聚物可作为电渗析膜、超滤膜、离子交换膜或质子交换膜等膜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007531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420069.2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K47/55 , A61K47/69 , A61K31/365 , A61K31/4745 , A61K31/7072 , A61K31/7068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亲性药药缀合物及其纳米颗粒制剂制备方法,所述药药缀合物由含羟基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羟甲基小白菊内酯与含羟基的亲水性抗肿瘤药物构成,其中一种药物的羟基活化后与另一种药物的羟基经偶联反应得到碳酸酯键连接的两亲性药药缀合物。此两亲性药药缀合物,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具有较长的停留时间,可利用肿瘤组织的高通透性与滞留(EPR)效应,有效地自输送进入肿瘤细胞。进入肿瘤细胞后,在肿瘤微酸性环境下,所述药药缀合物的碳酸酯键发生降解,释放出两种小分子抗肿瘤药,协同抗肿瘤活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