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风挡进气格栅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384766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10980.0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风挡进气格栅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汽车,前风挡进气格栅组件包括格栅主体、装饰胶条、左、右装饰盖。包含该组件的汽车还包含前挡风玻璃、翼子板、前挡风玻璃胶条、车身,装饰胶条通过齿状结构与黏胶连接格栅主体与前挡风玻璃。左、右装饰盖通过卡脚与卡爪卡合格栅主体,该装饰盖具有的L支撑、卡合于翼子板翻边上,条状凸起嵌入前挡风玻璃胶条凹槽中、支撑筋条紧密抵靠前挡风玻璃。格栅主体通过自攻螺钉与卡扣紧固于车身。格栅主体与左、右装饰盖在选材上进行了优化,且将传统的一体式设计改为三段式分块设计,解决了传统技术制造成本高、零件装配困难、零件划伤、整体外观不美观等缺陷。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安装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327389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220921.4

    申请日:2013-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与翼子板、车身支架和前保险杠均连接,支架本体上下部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均与翼子板卡接,车身支架与支架本体和翼子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支架本体与前保险杠之间卡接固定,支架本体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底部延伸的卡脚,前保险杠上设置卡脚扣,卡脚与卡脚扣卡接,支架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本发明的汽车前保险杠安装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效率高、符合人机工程、质量轻、符合环保要求、提高零件强度、解决前保险杠翻边形状受制约不好出模、解决翼子板与前保险杠之间间隙不均匀,段差难控制、以及零件之间配合精度低等问题。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安装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3273898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0921.4

    申请日:2013-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与翼子板、车身支架和前保险杠均连接,支架本体上下部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均与翼子板卡接,车身支架与支架本体和翼子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支架本体与前保险杠之间卡接固定,支架本体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底部延伸的卡脚,前保险杠上设置卡脚扣,卡脚与卡脚扣卡接,支架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本发明的汽车前保险杠安装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效率高、符合人机工程、质量轻、符合环保要求、提高零件强度、解决前保险杠翻边形状受制约不好出模、解决翼子板与前保险杠之间间隙不均匀,段差难控制、以及零件之间配合精度低等问题。

    一种汽车前风挡进气格栅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384766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10510980.0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风挡进气格栅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汽车,前风挡进气格栅组件包括格栅主体、装饰胶条、左、右装饰盖。包含该组件的汽车还包含前挡风玻璃、翼子板、前挡风玻璃胶条、车身,装饰胶条通过齿状结构与黏胶连接格栅主体与前挡风玻璃。左、右装饰盖通过卡脚与卡爪卡合格栅主体,该装饰盖具有的L支撑、卡合于翼子板翻边上,条状凸起嵌入前挡风玻璃胶条凹槽中、支撑筋条紧密抵靠前挡风玻璃。格栅主体通过自攻螺钉与卡扣紧固于车身。格栅主体与左、右装饰盖在选材上进行了优化,且将传统的一体式设计改为三段式分块设计,解决了传统技术制造成本高、零件装配困难、零件划伤、整体外观不美观等缺陷。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安装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3358513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21607.0

    申请日:2013-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与翼子板、车身支架和前保险杠均连接,支架本体上下部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均与翼子板卡接,车身支架与支架本体和翼子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支架本体与前保险杠之间卡接固定,支架本体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底部延伸的卡脚,前保险杠上设置卡脚扣,卡脚与卡脚扣卡接,支架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保险杠安装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效率高、符合人机工程、质量轻、符合环保要求、提高零件强度、解决前保险杠翻边形状受制约不好出模、解决翼子板与前保险杠之间间隙不均匀,段差难控制、以及零件之间配合精度低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