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的冷却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1235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37634.6

    申请日:2013-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变器的冷却结构,其能够以简单结构确保扩散到冷却室四周的液流,并在该液流的形成结构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根据逆变器安装状态改变冷却液导入方向和导出方向。其中,使冷却液流入冷却室(23)的导入侧流路(33)的入口(27)和使冷却液从冷却室(23)流出的导出侧流路(35)的出口(29)设于构成冷却室(23)的一侧表面的相互隔开的位置,导入侧流路(33)和导出侧流路(35)在保持着入口(27)和出口(29)之间的间隔的状态下沿同一方向平行地各自延伸,在导入侧流路(33)和导出侧流路(35)中的至少一条流路上,在导入口和入口之间或导出口和出口之间设有向着与导入口或导出口不同的方向分岔并朝向外部开口的开口部(47)。

    车辆的驱动单元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2856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80065396.1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具备:内燃机(21)、具有第一电动机(31)和第二电动机(33)的电动单元(23)、配设于电动单元的上方的逆变器(27)、将逆变器与第一电动机的第一端子座(61)电连接的第一电线束(41)以及将逆变器与第二电动机的第二端子座(62)电连接的第二电线束(42),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沿车辆前后方向配设,并且相对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中的配设于前后方向前侧的一方的电动机,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中的配设于前后方向后侧的另一方的电动机被配设为偏靠上下方向上侧,电动单元具有由一方的电动机的上方且与前端相比靠后方的区域和另一方的电动机的前方且与上端相比靠下方的区域形成的规定的空间(A),第一端子座和第二端子座位于规定的空间。

    车辆的逆变器搭载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202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80096674.4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车辆的逆变器搭载结构具备:左右的前纵梁、缓冲梁、仪表板、上杆、制动助力器及逆变器。逆变器的前部与上杆连结,并且后部经由支架与左右的前纵梁中的任一方连结,该逆变器以后部位于比前部高的位置的倾斜状的姿势配设。

    车辆的驱动单元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2856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80065396.1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具备:内燃机(21)、具有第一电动机(31)和第二电动机(33)的电动单元(23)、配设于电动单元的上方的逆变器(27)、将逆变器与第一电动机的第一端子座(61)电连接的第一电线束(41)以及将逆变器与第二电动机的第二端子座(62)电连接的第二电线束(42),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沿车辆前后方向配设,并且相对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中的配设于前后方向前侧的一方的电动机,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中的配设于前后方向后侧的另一方的电动机被配设为偏靠上下方向上侧,电动单元具有由一方的电动机的上方且与前端相比靠后方的区域和另一方的电动机的前方且与上端相比靠下方的区域形成的规定的空间(A),第一端子座和第二端子座位于规定的空间。

    逆变器的冷却结构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12356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310537634.6

    申请日:2013-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变器的冷却结构,其能够以简单结构确保扩散到冷却室四周的液流,并在该液流的形成结构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根据逆变器安装状态改变冷却液导入方向和导出方向。其中,使冷却液流入冷却室(23)的导入侧流路(33)的入口(27)和使冷却液从冷却室(23)流出的导出侧流路(35)的出口(29)设于构成冷却室(23)的一侧表面的相互隔开的位置,导入侧流路(33)和导出侧流路(35)在保持着入口(27)和出口(29)之间的间隔的状态下沿同一方向平行地各自延伸,在导入侧流路(33)和导出侧流路(35)中的至少一条流路上,在导入口和入口之间或导出口和出口之间设有向着与导入口或导出口不同的方向分岔并朝向外部开口的开口部(4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