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驱动单元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2856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80065396.1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具备:内燃机(21)、具有第一电动机(31)和第二电动机(33)的电动单元(23)、配设于电动单元的上方的逆变器(27)、将逆变器与第一电动机的第一端子座(61)电连接的第一电线束(41)以及将逆变器与第二电动机的第二端子座(62)电连接的第二电线束(42),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沿车辆前后方向配设,并且相对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中的配设于前后方向前侧的一方的电动机,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中的配设于前后方向后侧的另一方的电动机被配设为偏靠上下方向上侧,电动单元具有由一方的电动机的上方且与前端相比靠后方的区域和另一方的电动机的前方且与上端相比靠下方的区域形成的规定的空间(A),第一端子座和第二端子座位于规定的空间。

    电动车辆中的驱动单元和电源单元的配置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4929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80065356.7

    申请日:2020-11-09

    Inventor: 谷泽升治

    Abstract: 在地板(2)的下侧悬挂并支承后悬架横梁(4),在后悬架横梁(4)上安装由行驶用电机(9)、逆变器(10)以及驱动桥(11)构成的驱动单元(8)。在地板(2)安装由接线盒(21)、充电器(22)以及DC‑AC逆变器(23)构成的电源单元(20),接线盒(21)的端子座(21a)和逆变器(10)的端子座(10a)经由电机侧电源线(42)连接。以车身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L)为基准,接线盒(21)和逆变器(10)彼此配设于相反侧。

    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电线的配线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51355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80065889.5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在地板(2)的下侧,在将左右的侧梁(3l、3r)连结起来的横梁(27)的前侧形成电池收纳部(31)并配设行驶用电池(34),在后侧形成箱收纳部(30)并配设燃料箱(32),在箱收纳部(30)的后侧配设行驶用电机(9)。使来自行驶用电池(34)的端子座(34a)的电源线(26)在箱收纳部(30)内以绕过燃料箱(32)的左侧的方式配线并适当固定,并且经由接线盒(21)与行驶用电机(9)连接。在横梁(27)的侧壁(27a)的加长配线区域(37)中,使电源线(26)半圆状地松弛而形成加长区域(26a)。

    车辆的电气设备冷却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648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80060640.X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一种车辆(10)电气设备冷却结构,具备:鼓风机(40);凹部(22),设置在车辆的后底板底盘(20)的至少一处;以及,排气管(44),将从鼓风机(40)送来的空气向凹部(22)内排气,该排气管(44)的排气口(4402)以车辆前侧的部分位于车辆后方部分更下方的方式倾斜地凹陷。通过该冷却结构,能够使温度上升的冷却空气沿着轮胎舱(22)的侧面(2204A)顺畅地流向车辆后方。

    车辆的逆变器搭载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202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80096674.4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车辆的逆变器搭载结构具备:左右的前纵梁、缓冲梁、仪表板、上杆、制动助力器及逆变器。逆变器的前部与上杆连结,并且后部经由支架与左右的前纵梁中的任一方连结,该逆变器以后部位于比前部高的位置的倾斜状的姿势配设。

    电动车辆中的电源单元的配置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492949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80065368.X

    申请日:2020-11-09

    Inventor: 谷泽升治

    Abstract: 在设置于地板(2)的左右的侧梁(3l、3r)的前侧位置和后侧位置设置共计四个固定点(5fl、5fr、5rl、5rr),在从各固定点悬挂并支承的后悬架横梁(4)安装行驶用电机(9)、逆变器(10)以及驱动桥(11)作为驱动单元(8)。在地板(2)的上侧安装接线盒(21)、充电器(22)以及DC‑AC逆变器(23)作为电源单元(20),并且在接线盒(21)中继而向逆变器(10)供给电力。在地板(2)的上表面,在前侧位置的固定点之间设置上侧前部地板横梁(16),在后侧位置的固定点之间设置上侧后部地板横梁(17),在各梁(16、17)之间配设电源单元(20)。

    电动车辆中的电源单元和后部座椅的配置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49294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80065539.9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在车身的地板(2)的下侧,从左右的侧梁(3l、3r)悬挂并支承后悬架横梁(4),在后悬架横梁(4)安装包括行驶用电机(9)在内的驱动单元(8),在地板(2)的上侧安装包括接线盒(21)在内的电源单元(20)。骨架部件(43)架设在竖直设置于左右的侧梁(3l、3r)上的托架(42l、42r)之间来支承后部座椅(39)的座椅(39a),将该骨架部件(43)相比电源单元(20)配设于后方位置且相比后悬架横梁(4)的后端距离尺寸(L1)地配设于前侧位置,从而利用于缓和来自后面碰撞的其他车辆的输入。

    车辆的驱动单元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2856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80065396.1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具备:内燃机(21)、具有第一电动机(31)和第二电动机(33)的电动单元(23)、配设于电动单元的上方的逆变器(27)、将逆变器与第一电动机的第一端子座(61)电连接的第一电线束(41)以及将逆变器与第二电动机的第二端子座(62)电连接的第二电线束(42),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沿车辆前后方向配设,并且相对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中的配设于前后方向前侧的一方的电动机,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中的配设于前后方向后侧的另一方的电动机被配设为偏靠上下方向上侧,电动单元具有由一方的电动机的上方且与前端相比靠后方的区域和另一方的电动机的前方且与上端相比靠下方的区域形成的规定的空间(A),第一端子座和第二端子座位于规定的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