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40260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280056972.1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R3/002 , F01D9/023 , F02C7/12 , F23R3/06 , F23R2900/00014 , F23R2900/03042
Abstract: 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燃烧筒和声衬,该声衬设于燃烧筒的外侧,在该声衬和该燃烧筒的外周面之间划分出空间,在所述燃烧筒上形成有贯通孔组,所述贯通孔组通过在轴向上隔有间隔地排列多个在周向上隔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贯通孔列而构成,相邻的贯通孔列的各贯通孔彼此以使各自的中心轴彼此在周向上错开的状态在周向上相互重叠地配置,在与设有所述声衬的位置对应的、燃烧筒的外周面和内周面所夹着的内部,以避开所述贯通孔的方式形成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具有横冷却槽和纵冷却槽,所述横冷却槽在贯通孔列彼此之间沿着周向延伸,所述纵冷却槽在所述贯通孔彼此之间沿着所述轴向延伸,将相邻的横冷却槽彼此连接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0297151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80031511.4
申请日:2011-08-10
Applicant: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 东北电力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18 , F01D9/023 , F02C7/08 , F02C7/24 , F05D2260/202 , F23R3/005 , F23R3/06 , F23R3/44 , F23R2900/00014
Abstract: 一种回收式空气冷却燃气轮机燃烧器冷却结构,具备回收式空气冷却结构,该回收式空气冷却结构将从燃烧器(30)的上游侧抽出自压缩机供给的压缩空气并使该压缩空气升压后的抽气升压空气使用于壁面(40)的冷却之后,回收抽气升压空气而与压缩空气的主流一起作为在燃烧器(30)使燃料燃烧的燃烧用空气进行再利用,其中,向形成在燃烧器(30)的壁面(40)内的冷却空气通路(41)供给冷却空气而进行冷却的壁面冷却具备:涡轮侧的下游壁面区域,使用抽气升压空气作为冷却空气进行冷却;燃烧嘴侧的上游壁面区域,使用从在机室内部空间流动的压缩空气的主流抽出的抽气压缩空气作为冷却空气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707602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8259.4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18 , F01D9/023 , F02C3/04 , F02C7/24 , F05D2220/32 , F05D2240/35 , F23R3/002 , F23R3/42 , F23R3/46 , F23R2900/03043
Abstract: 燃烧器包括:尾筒,其是筒状的构件,在一端部具有燃烧气体的入口,且在另一端部具有所述燃烧气体的出口,所述尾筒使从所述入口流入的燃烧气体从所述出口流出而导向涡轮;冷却介质导入部,其设置在所述尾筒的所述出口侧的外周部,用于导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入口,其将所述冷却介质向所述冷却介质导入部导入;冷却部,其从所述尾筒的所述出口朝向所述入口地设置,与所述冷却介质导入部连接,使来自所述冷却介质导入部的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出口朝向所述入口地通过;分支部,其设置在包括距所述冷却介质入口最远的部分在内的所述尾筒的周向上的规定区域,使所述冷却介质导入部内的所述冷却介质的一部分向所述冷却部流入。
-
公开(公告)号:CN10646067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0371.7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R3/06 , F01D9/023 , F02C3/04 , F05D2260/204 , F23R3/002 , F23R3/28 , F23R2900/00014 , F23R2900/03042 , Y02T50/676
Abstract: 燃烧器用筒体(12)具备:筒主体(21);形成于筒主体(21)的第一冷却通道(22)以及第二冷却通道(23);供给口延伸设置部(30)。第一冷却通道(22)具有在筒主体(21)的外周面(21c)开口的供给口(25A)。第二冷却通道(23)具有在供给口(25A)的下游侧开口于筒主体(21)的外周面(21c)的排出口(27)。供给口延伸设置部(30)具有第一壁部(31)以及第二壁部(32),该第一壁部体(21)的外周面(21c)延伸,该第二壁部(32)在供给口(25A)的上游侧从筒主体(21)的外周面(21c)延伸。(31)在供给口(25A)与排出口(27)之间,从筒主
-
公开(公告)号:CN10616444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80077925.4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18 , F02C3/14 , F02C7/08 , F02C7/24 , F23R3/005 , F23R3/06 , F23R3/42 , Y02T50/675
Abstract: 燃气涡轮机燃烧器中,在壁部(26)上沿燃烧气体流动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冷却空气通道(27A),且冷却空气通道(27A)中,抽气升压空气从燃烧气体流的下游侧向上游侧流动,冷却空气通道(27A)经过通道切换槽部(33)被截断为抽气升压空气入口孔(30a)部侧的上游侧冷却空气通道(27A1)和抽气升压空气出口孔(30b)部侧的下游侧冷却空气通道(27A2),同时,任一上游侧冷却空气通道中心线(C1)均不与下游侧冷却空气通道中心线(C2)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031289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80013147.0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器的共鸣吸音装置,其具备多个共鸣室,该多个共鸣室以经由音孔与燃气轮机燃烧器的燃气流路连通的方式在燃气轮机燃烧器的轴向上排列且彼此独立地设置,多个共鸣室包括分别满足下述公式(A)的n个关联共鸣室,(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Fi为与n个所述关联共鸣室中的第i个关联共鸣室的最大吸音率对应的峰值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4026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80056972.1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R3/002 , F01D9/023 , F02C7/12 , F23R3/06 , F23R2900/00014 , F23R2900/03042
Abstract: 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燃烧筒和声衬,该声衬设于燃烧筒的外侧,在该声衬和该燃烧筒的外周面之间划分出空间,在所述燃烧筒上形成有贯通孔组,所述贯通孔组通过在轴向上隔有间隔地排列多个在周向上隔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贯通孔列而构成,相邻的贯通孔列的各贯通孔彼此以使各自的中心轴彼此在周向上错开的状态在周向上相互重叠地配置,在与设有所述声衬的位置对应的、燃烧筒的外周面和内周面所夹着的内部,以避开所述贯通孔的方式形成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具有横冷却槽和纵冷却槽,所述横冷却槽在贯通孔列彼此之间沿着周向延伸,所述纵冷却槽在所述贯通孔彼此之间沿着所述轴向延伸,将相邻的横冷却槽彼此连接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0646067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80030371.7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R3/06 , F01D9/023 , F02C3/04 , F05D2260/204 , F23R3/002 , F23R3/28 , F23R2900/00014 , F23R2900/03042 , Y02T50/676
Abstract: 燃烧器用筒体(12)具备:筒主体(21);形成于筒主体(21)的第一冷却通道(22)以及第二冷却通道(23);供给口延伸设置部(30)。第一冷却通道(22)具有在筒主体(21)的外周面(21c)开口的供给口(25A)。第二冷却通道(23)具有在供给口(25A)的下游侧开口于筒主体(21)的外周面(21c)的排出口(27)。供给口延伸设置部(30)具有第一壁部(31)以及第二壁部(32),该第一壁部(31)在供给口(25A)与排出口(27)之间,从筒主体(21)的外周面(21c)延伸,该第二壁部(32)在供给口(25A)的上游侧从筒主体(21)的外周面(21c)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707602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580058259.4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燃烧器包括:尾筒,其是筒状的构件,在一端部具有燃烧气体的入口,且在另一端部具有所述燃烧气体的出口,所述尾筒使从所述入口流入的燃烧气体从所述出口流出而导向涡轮;冷却介质导入部,其设置在所述尾筒的所述出口侧的外周部,用于导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入口,其将所述冷却介质向所述冷却介质导入部导入;冷却部,其从所述尾筒的所述出口朝向所述入口地设置,与所述冷却介质导入部连接,使来自所述冷却介质导入部的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出口朝向所述入口地通过;分支部,其设置在包括距所述冷却介质入口最远的部分在内的所述尾筒的周向上的规定区域,使所述冷却介质导入部内的所述冷却介质的一部分向所述冷却部流入。
-
公开(公告)号:CN10653704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80040420.5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9/023 , F01D9/041 , F01D25/12 , F05D2220/3212 , F05D2240/35 , F23R3/42 , F23R3/46 , Y02T50/675
Abstract: 在燃气轮机燃烧器及燃气轮机中,在燃烧器壁(62)的内表面设置尾筒(43)的通道面积变大的倾斜面(64),以第一级静叶(27)的间距尺寸(P)为基准,将从邻接的尾筒(43)的中间地点到周向上最近的第一级静叶(27)的上游端的周向的尺寸(S)的比例(S/P)设定为0~0.2之间,并且以间距尺寸(P)为基准,将从尾筒(43)的下游端面到所述第一级静叶(27)的上游端的轴向的尺寸(L)的比例(L/P)设定为0.3~0.55之间。(12)的尾筒(43)的下游端部的周向上邻接的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