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8385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610214517.X

    申请日:2016-04-07

    Inventor: 权大振 徐康一

    Abstract: 所提供的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包括:SRAM单元,包括形成在衬底上的第一上拉晶体管、第一下拉晶体管和第一传输晶体管;第一读缓冲晶体管,连接到第一上拉晶体管的栅极端子和第一下拉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以及第二读缓冲晶体管,与第一读缓冲晶体管共用漏极端子,其中第一读缓冲晶体管包括:第一沟道图案,在垂直于衬底的上表面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栅电极,覆盖第一沟道图案的一部分;以及第一漏极图案,不接触第一栅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电连接到第一沟道图案。

    具有至少3层高-K介电层的模拟电容器和制造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68622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410082530.1

    申请日:2004-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8/40 H01L21/31637 H01L21/31645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至少3层高-k介电层的模拟电容器和制造它的方法。该模拟电容器包含下电极、上电极、置于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的至少3层高-k介电层。该至少3层高-k介电层包含接触下电极的底介电层、接触上电极的顶介电层和置于底介电层与顶介电层之间的中介电层。而且,各底介电层和顶介电层是,与中介电层相比,VCC的二次系数的绝对值相对低的高-k介电层,中介电层是,与底介电层和顶介电层相比,漏电流相对低的高-k介电层。因此,由于使用至少3层高-k介电层,可以使模拟电容器的VCC特性和漏电流特性最佳。

    具有至少3层高-K介电层的模拟电容器和制造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98981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82530.1

    申请日:2004-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8/40 H01L21/31637 H01L21/31645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至少3层高-k介电层的模拟电容器和制造它的方法。该模拟电容器包含下电极、上电极、置于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的至少3层高-k介电层。该至少3层高-k介电层包含接触下电极的底介电层、接触上电极的顶介电层和置于底介电层与顶介电层之间的中介电层。而且,各底介电层和顶介电层是,与中介电层相比,VCC的二次系数的绝对值相对低的高-k介电层,中介电层是,与底介电层和顶介电层相比,漏电流相对低的高-k介电层。因此,由于使用至少3层高-k介电层,可以使模拟电容器的VCC特性和漏电流特性最佳。

    半导体器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8385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214517.X

    申请日:2016-04-07

    Inventor: 权大振 徐康一

    Abstract: 所提供的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包括:SRAM单元,包括形成在衬底上的第一上拉晶体管、第一下拉晶体管和第一传输晶体管;第一读缓冲晶体管,连接到第一上拉晶体管的栅极端子和第一下拉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以及第二读缓冲晶体管,与第一读缓冲晶体管共用漏极端子,其中第一读缓冲晶体管包括:第一沟道图案,在垂直于衬底的上表面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栅电极,覆盖第一沟道图案的一部分;以及第一漏极图案,不接触第一栅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电连接到第一沟道图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