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749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96572.5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却系统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多组测试参数数据;其中,测试参数数据包括测试流量数据、测试温度数据以及温控精度;当冷却系统处于目标状态时,对冷却系统的状态进行调节,控制冷却系统处于模拟工作状态;在冷却系统处于模拟工作状态时,根据多组测试参数数据对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量进行调整;在对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量进行调整过程中,对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得到多组监测数据,并根据多组监测数据确定冷却系统的测试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冷却系统测试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气环和活塞
    2.
    发明公开
    气环和活塞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34645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54340.7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环,所述气环包括:马鞍气环本体,所述马鞍气环本体上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平滑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用于储存润滑油。本申请通过在活塞的第二道压缩气环采用“马鞍结构”,巧妙的规避了上述风险通过一槽双环实现了第一道气环开口的相互封闭,增加了一环开口处的节流作用,同时利用两片桶面环之间形成马鞍形波谷,储存了多余的润滑油避免了过多的机油上窜活塞顶部降低了爆震的风险,同时将机油均匀地分布在缸套表面,改善了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润滑状态增加了环与缸套间的油膜厚度,降低了摩擦改善了磨损延长了发动机的寿命。

    高供油压力机油恒温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46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09841.3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供油压力机油恒温装置。该高供油压力机油恒温装置包括:主油路管路包括机油泵、膨胀罐和第一三通阀,机油泵通过管道与发动机连接,机油泵还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与膨胀罐的进口端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发动机连接,膨胀罐的出口端与发动机连接;恒温控制组件包括加热组件、降温组件、传感组件和控制单元,加热组件、降温组件和主油路管路均设有传感组件,加热组件、降温组件、主油路管路和传感组件均与控制单元连接;其中,传感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本申请利用主油路管路连接的恒温控制组件实现对机油进行加热或降温的操作,保证流入发动机内机油的温度恒定。

    活塞、活塞总成、柴油机及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029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90917.7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活塞、活塞总成、柴油机及车辆,活塞包括头部及裙部。头部的外壁上形成有沿往复滑动的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环绕头部的周向布置并用于装设第一活塞环,第二环形槽环绕头部的周向布置并用于装设第二活塞环。裙部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三环形槽,第三环形槽环绕裙部的周向布置并用于装设第三活塞环。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将三道环形槽均形成于头部的外壁上的方式,第三环形槽具体为油环槽,靠近于油底壳,远离于头部,这样第三环形槽的温度低于头部的环形槽的温度,从而可极大避免第三环形槽内部机油结焦、积碳等情况发生,进而降低活塞环的磨损量,大大延长了活塞环及活塞总成的使用寿命。

    活塞结构和发动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6716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66873.5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活塞结构和发动机。活塞结构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设置于气缸内,活塞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朝向气缸的第一活塞槽;以及活塞环组,活塞环组包括第一活塞环单元,第一活塞环单元能够安装于第一活塞槽内,第一活塞环单元包括储油槽,储油槽能够储存设置于活塞结构和气缸内壁之间的润滑油,在活塞本体的轴向上,储油槽的两侧形成有抵接面,抵接面能够抵接于气缸的内壁。通过在第一活塞环单元上设置储油槽,在活塞环随活塞运动时,润滑油能够储存在储油槽中,阻止了润滑油进入气缸的燃烧室内,提升了发动机的稳定性,并降低了活塞结构和气缸的磨损以及润滑油的损耗。

    一种用于卡车配件检测的翻转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247046U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21917330.7

    申请日:2018-11-20

    Inventor: 李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卡车配件检测的翻转装置,包括控制台,固定安装在控制台后上部的L型支架,安装在L型支架的下端的检测仪,所述的控制台的底部通过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可升降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两侧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内部固定有夹持夹,所述横杆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的电机带动固定框翻转,且固定框内设有可调节距离的夹持夹,可检测大量不同型号规格的卡车配件,且检测的同时可翻转检测,检测范围大,全面,检测精度高,极大的提高了卡车配件的检测效率。

    油孔密封曲轴及发动机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23045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1422689.8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孔密封曲轴及发动机。本实施例中油孔密封曲轴,用于发动机摩擦功测试,包括曲轴主体和密封组件,曲轴主体包括第一轴颈,且第一轴颈上设置有油孔,密封组件包括卡套和密封件,卡套套设于第一轴颈的外侧,密封件夹设于第一轴颈和卡套之间并封堵油孔,密封件设置为封油棉。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孔便于对曲轴主体内部灌注机油,以在发动机正常使用时,对曲轴主体表面进行润滑,提高其作业效果,利用密封组件封堵在油孔上,在不拆卸不损坏曲轴主体的前提下,避免发动机摩擦功测试时机油溢出等造成的损坏,进而使得发动机各部分机油压力正常,得到更准确的摩擦功分布。

    一种模具斜楔安全回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363445U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21917616.5

    申请日:2018-11-20

    Inventor: 李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斜楔安全回程结构,包括上模斜楔行程滑板、斜楔槽导向座、凸模固定座及凸模整形镶块,所述的上模斜楔行程滑板与模具主体的上模板固连,跟随上模板上下运动,上模斜楔行程滑板为反凸台型;所述的斜楔槽导向座的一端固定有斜面滑板,与模斜楔行程滑板的下方斜面滑动配合,将模斜楔行程滑板的上下运动转变为斜楔槽导向座的水平左右运动;所述的凸模整形镶块固定在凸模固定座的一侧,凸模固定座的另一侧安装有行程角度块,行程角度块与斜楔槽导向座配合,将斜楔槽导向座的水平左右运动转变为凸模固定座和凸模整形镶块的水平前后运动,作用于待翻边整形的零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导向性好等优点。

    一种多功能模具研磨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239829U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21917617.X

    申请日:2018-11-20

    Inventor: 李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模具研磨器,包括研磨基座、研磨角块、紧固螺钉和垫片;其中,研磨基座和研磨角块的轴心垂直,通过紧固螺钉和垫片固定安装;所述的研磨基座上表面加工有六方凹槽,对应侧表面加工有螺孔,研磨角块下方加工有六方凸台,六方凸台插在六方凹槽中,进而通过紧固螺钉旋入螺孔,将研磨角块连接在研磨基座上;所述的研磨角块至少包含三种形状的研磨块,分别为三角形研磨块、长方形研磨块、半圆型研磨块,三者呈120°均匀分布;所述的研磨基座总重量大于研磨角块重量;研磨角块三种研磨块的方向调整进行不同功能的研磨;本实用新型大幅度缩短了制造模具镶块周期,提高了单件精度,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发动机曲轴、发动机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1170359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3416003.7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曲轴、发动机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发动机及车辆,通过第二主轴颈和第六主轴颈分别向与其相邻的两个连杆轴颈供油,并通过第三主轴颈向第三连杆轴颈供油,通过第五主轴颈向第四连杆轴颈供油,如此即可满足所有连杆轴颈供油,因此,只有第二主轴颈、第三主轴颈、第五主轴颈和第六主轴颈的轴瓦设有油槽结构,而第一主轴颈、第四主轴颈和第七主轴颈的轴瓦无需设置油槽结构,极大地减少了机油泄漏,并减小机油泵摩擦功损失,有效地提升了整机燃油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