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扩展电路
    1.
    发明公开
    采样扩展电路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66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11237.8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样扩展电路,包括:模拟采样模块、模拟接口扩充模块与MCU,其中模拟接口扩充模块包括输入/输出接口与多个模拟信号输入接口,MCU包括模/数接口;模拟采样模块的输入端与外部设备连接,用于接受外部设备发送的模拟信号;模拟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拟接口扩充模块的每个模拟信号输入接口连接,用于将所接受到的模拟信号通过第一模拟信号输入接口传输至模拟接口扩充模块,模拟接口扩充模块的输入/输出接口与MCU的模/数接口的连接,用于将所接受到的模拟信号传输至MCU。基于本申请提供的采样扩展电路,可扩充MCU的AD接口。

    一种旋变零点标定方法及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66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29380.9

    申请日:2025-04-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旋变零点标定方法及装置,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标定方法包括:针对电机的交轴执行以下控制步骤:在电机处于空载状态下,输出第一控制指令,在监测到电机的直轴的输出电压满足第一条件时,输出第一电压控制指令,在电机的转子位置稳定后,根据旋变传感器检测的旋变角度值,以得到与交轴对应的第一角度值;针对电机的直轴执行以下控制步骤:输出第二控制指令,在监测到电机的交轴的输出电压满足第二条件时,输出第二电压控制指令,在电机的转子位置稳定后,根据旋变传感器检测的旋变角度值,以得到与直轴对应的第二角度值;根据第一角度值和第二角度值对旋变零点进行标定。通过本申请,实现了对旋变零点的标定。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用电池散热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654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62727.8

    申请日:2025-02-14

    Inventor: 闫泓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用电池散热设备及方法,包括:储能柜,升降组件,设于储能柜的内壁处,其中: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导轨、齿条、约束杆、伸缩气缸、卡齿、复位弹簧与减阻轮,减阻轮转动插设于升降板的内壁凹槽处。液冷板与导热膏的结合,确保储能电池能够得到有效的热传导和散热,设置增压风扇和透气板,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升降组件的设计使得储能电池能够方便地放入和取出,同时升降板能够在导轨上移动,便于调整位置,通过伸缩气缸和复位弹簧的作用,卡齿能够与齿条啮合,动旋转架和涂抹滚筒对储能电池的外壁进行导热膏的滚涂,支撑弹簧的设计使得旋转架能够产生力矩,确保导热膏能够均匀涂抹在储能电池的外壁上。

    MW级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制冷散热系统及制冷散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65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55116.2

    申请日:2025-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MW级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制冷散热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一侧连接有进氢气进口、空气进口和冷却水进口,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水出口和阴极出水口,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之间通过冷却水管连接,冷却水管位于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中;冷却水出口和阴极出水口与三通阀的进口端连接,三通阀的第一出口端与用户端连接,三通阀的第二出端口与蓄水箱的进水口连接,蓄水箱的出水口与余热制冷装置的进水口连接,余热制冷装置的出水口分别与水帘散热装置、箱式喷雾散热装置和算力中心连接。本发明实现了M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高效热管理与水资源循环利用。

    车载语音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964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14765.9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语音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语音识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中控界面进行识别,得到所述中控界面的识别结果后,使用第一语义模型对所述识别结果进行语义分析,得到第一语义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包括文本识别结果和图标识别结果;对用户语音进行语音识别,得到语音识别结果后,使用第二语义模型对所述语音识别结果进行解析,得到第二语义识别结果;基于所述第一语义识别结果和所述第二语义识别结果,使用生成模型生成动作指令;执行所述动作指令,并在所述中控界面上显示相应动作。本发明提供的车载语音交互方法可以提高语音交互的灵活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并且适用于任意品牌、任意车型。

    电芯
    8.
    发明公开
    电芯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44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76416.X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涉及电芯技术领域。该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和壳体,电极组件设于壳体内,壳体上设有防爆结构;防爆结构的开阀面积S、防爆结构的开阀压力P、电芯的电解液的注液量m以及电芯的容量C满足如下公式:2.4≤S×P-C/(m×1000)≤5.4。本申请通过合理设置防爆结构的开阀面积、开阀压力、电芯的电解液注液量以及电芯的容量,使电芯在发生故障导致热失控时,防爆结构能够及时开启,并且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如电芯的容量进行不同参数的设置,继而满足大容量的电芯的防爆要求。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片、电池、形成包覆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3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86643.3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正极片、电池、形成包覆层的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正极活性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及,包覆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的包覆层;包覆层包括如式Ⅰ所示的聚合物:其中,R1和R2中至少一者为含孤对电子的基团;m的取值范围为1‑100000;n的取值范围为1‑100000;正极活性物质中含有锰元素。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如式Ⅰ所示的聚合物包覆在含有锰元素的正极活性物质表面,既能够通过包覆层隔绝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接触,以物理限制作用减少锰溶出,还能通过含孤对电子的基团与正极活性物质中锰离子络合,以化学作用力限制锰溶出,从而减少正极活性物质的溶出问题,进而提高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