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786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093200.0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斜拉桥性能在线评估预测方法,包括创建BIM模型以及创建基于BIM模型的在线评估预测系统,本发明通过融合现有的桥梁健康管理系统采集的实时监测数据以及定期的人工巡检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实现对大跨斜拉桥梁的全面、准确的监测和评估,同时基于大数据和时间序列方法,通过创建索力的预测模型,提取其相应的趋势变化,不仅能够得到结构真实的退化趋势,还能够对序列指标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16023.8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模板的内置恒温节能结构,包括地板,所述地板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本发明将外基板、保温层、内基板进行安装时,则固定柱与固定套筒进行固定,则连接柱插入固定装置内部时,转动转动盘带动转动杆与螺纹杆进行转动,当螺纹杆转动带一定位置时,转动转动盘带动螺纹杆与移动板进行连接,带动移动板与固定卡扣进行收起,同时将加热管经固定套进行固定,固定套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夹持板进行固定,夹持板带动固定套对加热管进行固定,当天气寒冷时,驱动加热器对加热管进行加热,保障内部的温度,通过零件进行快速进行连接,保障模版的实用性,通过多层保温材料板保障这样的恒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88848.0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校园管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跨平台的智慧校园系统,包括校内管理系统,所述校内管理系统服务器为云端服务器,设有登录界面,登录界面展示有个人登入端口、教务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以及公示模块。本发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校园内部促进式的投诉建议的开展,并在投诉建议过程中实现奖惩制的促进,为校园管理实现积极循环提供便利,并能够有效实现整体管理过程的透明化,方便外界的监察,提高整体校园管理的公信力,还能够对校园内的教学工作以及各项资源进行稳定管理,保证校园内部各项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489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78002.7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加固结构及建筑物加固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一侧的侧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内部为空腔的支撑柱,支撑柱内滑动连接有齿条,齿条上端穿过支撑柱的开口并向上延伸且安装有张拉千斤顶,支撑柱一侧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底板、支撑柱、齿条、张拉千斤顶、齿轮、转动盘、限位管、限位杆和限位槽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对张拉千斤顶的高度进行调节,来对建筑物内的钢筋进行加固,并且,通过限位杆来对转动盘进行限位,防止转动盘发生转动,防止齿条向下滑动,方便对张拉千斤顶对建筑物进行加固,从而,提高工作的效果,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01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45092.4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7/147 , C04B7/14 , C04B38/10 , C04B14/42 , C04B111/40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色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修补防护用绿色碱激发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25重量份的超细锂渣粉、5‑10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25‑30重量份的矿渣粉、0.5‑2重量份的泡沫、0.4‑1.2重量份的玻璃纤维、1‑5重量份的碱激发剂、25‑40重量份的水泥、1‑5重量份的加气剂、40‑60重量份的骨料、15‑30重量份的混凝土废浆粉、60‑100重量份的水和2‑7重量份的复合外加剂。本发明制备的绿色碱激发混凝土中添加了泡沫、玻璃纤维和加气剂,能够提高绿色碱激发混凝土的保温性能,而且不影响混凝土的附着效果,玻璃纤维具有保温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5324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010595968.9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铁建公路运营有限公司 ,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波 , 李敏 , 陈艳峰 , 张新斌 , 魏佳北 , 王兆延 , 李思琪 , 臧继成 , 邱念领 , 李阿雷 , 黄正荣 , 廖一明 , 许金双 , 余循海 , 谢家勇 , 杨奎 , 丘东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隧道出口眩光现象的方法,包括:1)在隧道出口处调整LED照明灯的亮度设置一个视觉过渡段,过渡段是以照明亮度来定义的,最多由三个区段S1、S2、S3组成,每个区段都是由一系列连续且长度相等的照明小段构成;2)每隔一段时间通过亮度传感器采集隧道外的亮度,根据最新的亮度数据,选择视觉过渡段的设置方式;3)当车辆开始驶离隧道时,考虑人眼“明适应”过程的特点,需进行多段式动态平滑调光,即逐渐增加区段中小段亮度,按照选定的视觉过渡段设置方式来调整视觉过渡段的长度与亮度,在消除隧道出口处“眩光”现象的同时,也具有“按需照明”的特点,提高了隧道运营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6348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196481.3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铁建公路运营有限公司 ,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新斌 , 魏佳北 , 臧继成 , 张波 , 李敏 , 陈艳峰 , 丘东元 , 邱念领 , 李阿雷 , 黄正荣 , 廖一明 , 许金双 , 余循海 , 谢家勇 , 杨奎 , 李思琪 , 王兆延
IPC: H05B4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隧道入口黑洞现象的方法,包括步骤:1)沿隧道入口的两侧交错布置一系列均匀排列的LED照明灯,灯具安装于距路面中心规定高度的隧道侧壁上,通过调整LED灯的亮度设置一个人眼的视觉过渡段;2)隧道内、外均装有亮度传感器,通过亮度传感器实时采集隧道内、外的亮度,求出人眼的暗适应特性曲线;3)当车辆进入隧道后,按照人眼的暗适应特性曲线动态平滑地调整视觉过渡段的照明亮度,以消除车辆进入隧道时人眼出现的黑洞现象。本发明在消除隧道入口处黑洞现象同时具有按需照明的特点,提高了隧道运营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2662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595623.3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铁建公路运营有限公司 ,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波 , 李思琪 , 丘东元 , 张新斌 , 魏佳北 , 王兆延 , 李敏 , 臧继成 , 邱念领 , 李阿雷 , 黄正荣 , 廖一明 , 许金双 , 余循海 , 谢家勇 , 杨奎 , 陈艳峰
IPC: H05B45/20 , H05B45/22 , H05B45/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LED照明系统的色温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亮度计、区间测速装置、能见度检测器将测量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2)判断隧道的拥堵程度;3)控制中心判断能见度是否满足要求,再确定LED隧道灯的目标色温,生成并发送PWM控制信号至各LED模组,使LED隧道灯的实际色温达到目标色温;其中,当能见度满足要求时,需要判断照明段亮度所属视觉范畴。与传统调光方法相比,本发明考虑光源色温对驾驶员视觉功效的影响,根据能见度和照明段亮度所属视觉范畴调节LED隧道灯的色温,有效改善隧道照明环境,提升照明质量,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2662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595623.3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铁建公路运营有限公司 ,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波 , 李思琪 , 丘东元 , 张新斌 , 魏佳北 , 王兆延 , 李敏 , 臧继成 , 邱念领 , 李阿雷 , 黄正荣 , 廖一明 , 许金双 , 余循海 , 谢家勇 , 杨奎 , 陈艳峰
IPC: H05B45/20 , H05B45/22 , H05B45/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LED照明系统的色温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亮度计、区间测速装置、能见度检测器将测量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2)判断隧道的拥堵程度;3)控制中心判断能见度是否满足要求,再确定LED隧道灯的目标色温,生成并发送PWM控制信号至各LED模组,使LED隧道灯的实际色温达到目标色温;其中,当能见度满足要求时,需要判断照明段亮度所属视觉范畴。与传统调光方法相比,本发明考虑光源色温对驾驶员视觉功效的影响,根据能见度和照明段亮度所属视觉范畴调节LED隧道灯的色温,有效改善隧道照明环境,提升照明质量,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562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96489.X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铁建公路运营有限公司 , 中铁建苏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波 , 李思琪 , 丘东元 , 张新斌 , 魏佳北 , 李敏 , 王兆延 , 臧继成 , 邱念领 , 李阿雷 , 黄正荣 , 廖一明 , 许金双 , 余循海 , 谢家勇 , 杨奎 , 陈艳峰
IPC: H05B4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LED照明系统的行车安全双控调光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亮度计、车辆检测器、控制中心、亮度控制模块和LED隧道灯模块;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亮度计和车辆检测器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2)控制中心计算各照明段的段内亮度与段间亮度,确定段内控制与段间控制的控制对象及其地址信息;3)亮度控制模块根据地址信息,向LED隧道灯模块发送控制信号;4)LED隧道灯模块收到控制信号,调节LED隧道灯的亮度,使照明段的实际亮度达到步骤2)计算的亮度。本发明具有调光灵活、环境适应性强、易于工程实施的优点,有利于提高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