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补防护用绿色碱激发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1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45092.4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色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修补防护用绿色碱激发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25重量份的超细锂渣粉、5‑10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25‑30重量份的矿渣粉、0.5‑2重量份的泡沫、0.4‑1.2重量份的玻璃纤维、1‑5重量份的碱激发剂、25‑40重量份的水泥、1‑5重量份的加气剂、40‑60重量份的骨料、15‑30重量份的混凝土废浆粉、60‑100重量份的水和2‑7重量份的复合外加剂。本发明制备的绿色碱激发混凝土中添加了泡沫、玻璃纤维和加气剂,能够提高绿色碱激发混凝土的保温性能,而且不影响混凝土的附着效果,玻璃纤维具有保温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桥梁挠度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129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9177.7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梁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桥梁挠度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测桥梁的类型和长度,逐段生成原始测量模型;根据所述放大系数和所述模拟靶标的排列顺序,对所述原始距离进行验证,得到修正测量模型;获取相机拍摄靶标得到的监测图像;根据所述相机的相机参数和所述监测图像,对所述待测桥梁的多个位置进行挠度监测,得到挠度监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降低对桥梁进行非接触式挠度监测时的建模难度。

    一种桥梁水下桥墩内部缺陷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83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13496.X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水下桥墩内部缺陷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设备,涉及桥梁水下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多个弧形导轨,相邻弧形导轨之间可拆式安装,多个弧形导轨拼接后整体呈圆环状;所述弧形导轨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弧形导轨、移动座、转动座、检测单元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保障超声传感器探头的精确布置、提升检测效果,还保障了检测人员的安全,且为了便于将本装置搭载于水下检测机器人平台,实现水下检测时的稳定移动与精确定位,本发明所述装置均可拆卸、组合,便于装置的存储、移动以及与水下检测机器人平台或者其他水下检测装置的组合使用。

    一种公寓建筑设计管道支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50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88651.2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支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公寓建筑设计管道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套,所述连接杆套内部安装有齿条和两个支撑杆,所述齿条一侧安装有控制杆和齿轮,所述连接杆套上方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方安装有四个耳板,各个所述耳板上方安装有两个管道夹板,各个所述管道夹板上方安装有连接套筒,各个所述管道夹板靠内一侧安装有多个压管板。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底座、连接杆套、连接板、齿条、支撑杆、控制杆、齿轮、耳板、管道夹板、连接套筒、压管板和橡胶垫能够对本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同时还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固定,进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一种速凝环保的碱激发水泥基低碳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1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80253.X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凝环保的碱激发水泥基低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碱激发水泥基低碳混凝土由按照质量份计的以下原料混合得到:16‑30份碱激发剂、100‑180份粗骨料、65‑120份细骨料、15‑28份粉煤灰、35‑65份矿渣、10‑18份水,其中,所述碱激发剂包括氢氧化钠和水玻璃;氢氧化钠1‑2份,水玻璃15‑28份;所述粗骨料为中粒径石子和小粒径石子;所述中粒径石子为10‑20 mm的碎石,所述小粒径石子为5‑10 mm的碎石;所述细骨料为粗砂和细沙。本发明可以实现混凝土的快速凝结,可用于抢险工程,较为泥泞的道路快速硬化,便于抢险救灾车辆的快速通行,同时利用了矿渣与粉煤灰这类工业废料,变废为宝、变害为宝,应用前景巨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