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11637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10471.6
申请日:2006-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平辊排纱的纤维缠绕方法,它涉及的是平辊排纱纤维缠绕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克服现有纤维缠绕机的无动力随动摆头与圆环结构摆头存在纱束展平不好、排纱精度低、聚纱效果明显、纱线磨损严重的问题。缠绕步骤为:(一)、将芯模装夹在数控纤维缠绕机的三爪卡盘与顶尖之间;(二)、决定摆头回转平面相对落纱点A的位置;(三)、确定缠绕的线型轨迹方程;(四)、具体确定A1、B1以及出纱点B;(五)、求取β角:(六)、将缠绕数控代码输入到数控纤维缠绕机中,完成对芯模的纤维缠绕。本发明能使排纱精度达到0.01mm,使精度得到保证;摆头平辊结构展纱效果明显,缠绕构件的含胶量和形状尺寸更易控制;构件表面平整,不用二次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175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92636.7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轴向纱路的连续纤维增强混凝土3D打印头及方法,包括在混凝土料斗内设置有两端敞口的空心管,搅拌组件的搅拌轴采用空心轴,空心管固定且轴向贯穿搅拌轴,空心管与搅拌轴互不接触;在混凝土料斗顶部设置有纤维送料机构;方法步骤包括:将纤维送料机构牵出的纤维丝束从空心管的上端口穿入,并从空心管的下端口拉出,将纤维丝束下端从喷嘴组件的内环中穿过,将喷嘴组件拧在混凝土料斗下端。本发明能够在降低纤维丝束送料阻力的情况下,自适应调节多根连续纤维丝束在混凝土中的分布情况,能够精确、灵活调控相邻连续纤维丝束在混凝土中的分布位置,只需要调节螺纹套筒即可,非常便捷、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5972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14787.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转筒制备的机器人缠绕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装配于缠绕机床身上的机器人小车,所述机器人小车上设置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的末端设置末端执行器;所述末端执行器与机器人本体通过定位盘连接;方法为将工件装卡于缠绕机,根据产品尺寸确定机器人小车初始位置;将缠绕头通过定位盘安装在机器人本体末端;将纤维轴装在纱轴上,按照指定路径穿过缠绕头组件;确定好缠绕铺层及张力制度,张力通过张力施加单元进行控制。本发明采用机器人并配置不同的末端执行器,实现高自由度、高柔性、具有复杂异形件成型能力、可扩展模块的多工艺复合成型机器人缠绕方法及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6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308638.1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环状组织工程支架轴向渗透的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现有轴向渗透实验装置无法有效对空心柱状组织工程支架进行渗透试验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实验装置内放置一定量的液体,液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进水口连接件、空心柱状组织工程支架、底部渗透工作室,最后通过排水口进入溢水杯,液体在此装置中的渗流情况较为真实的反应了空心柱状组织工程支架的轴向渗流。此发明原理易懂,设备零部件易于加工和装配,通过调整实心柱塞和底部渗透工作室的几何尺寸,可以适用于各种尺寸的空心柱状组织工程支架的轴向渗透实验。特别是随着组织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装置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63120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1426793.5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9/414
Abstract: 一种基于工业服务器集群的数控系统,涉及一种基于工业服务器集群的数控技术,为了解决目前数控系统运算和数据接入能力受限、功能扩展以及远程监控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工业服务器集群为数控装备的控制系统运行平台,工业服务器集群的每一台工业计算机均通过部署在其内部的软件系统以及工业实时以太网和工业无线网络控制车间数控装备,一个工业服务器集群用于实现车间中多个甚至所有数控装备的监测和控制;人机交互终端通过互联网、车间有线或无线局域网连接到工业服务器集群上,其用于提供人机交互输入或输出接口,实现整个系统的配置管理、以及车间数控装备的状态显示和远程操控。有益效果为实现了整个车间数控设备的集中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497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1346400.X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C64/124 , B29C64/209 , B33Y30/00
Abstract: 基于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预浸料的空间桁架3D打印方法,涉及一种基于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预浸料的3D打印方法。解决了现有3D打印的预浸料存在树脂与纤维单位长度有效接触面积太小,粘接性能不佳、纤维排布不均匀、纤维含量不高、打印预浸料刚度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先制备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预浸料;将制备的预浸料和树脂线材分别置于3D打印机的预浸料原料筒和树脂原料筒;将预浸料线材与树脂线材分别送入3D打印挤出喷头中;控制加热棒预热,3D打印机按照目标空间桁架的3D打印轨迹生成G代码;驱动3D打印机执行G代码,在施加外界刺激的条件下,在打印基板上进行原料的堆积打印,完成基于纤维增强树脂基预浸料的空间桁架3D打印。本发明适用于3D打印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08638.1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环状组织工程支架轴向渗透的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现有轴向渗透实验装置无法有效对空心柱状组织工程支架进行渗透试验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实验装置内放置一定量的液体,液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进水口连接件、空心柱状组织工程支架、底部渗透工作室,最后通过排水口进入溢水杯,液体在此装置中的渗流情况较为真实的反应了空心柱状组织工程支架的轴向渗流。此发明原理易懂,设备零部件易于加工和装配,通过调整实心柱塞和底部渗透工作室的几何尺寸,可以适用于各种尺寸的空心柱状组织工程支架的轴向渗透实验。特别是随着组织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装置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179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55528.6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C64/209 , B29C64/232 , B29C64/171 , B29C64/188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一种可打印混杂纤维的高度可调节的多打印头装置,它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3D打印成型方法工作效率低、构件综合力学性能差及未发挥纤维自身功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打印头框架机构、横移机构、耗材放置机构和多排多打印头机构,打印头框架机构通过横移机构与3D打印机水平滑动连接,耗材放置机构设置在打印头框架机构的上部,多排多打印头机构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在打印头框架机构的下部。本发明用于3D打印机。
-
公开(公告)号:CN11259025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56513.8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增强热塑性自动铺放构件层间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热塑性自动铺放复合材料改性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热塑性自动铺放原位固化成型构件的层间性能较传统热压罐工艺水平低的问题。方法:一、制备不同分散度的碳纳米纸;二、采用自动铺放方法将热塑性纤维预浸料和步骤一获得的碳纳米纸进行交替叠层铺放制备成型。本方法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热塑性制品的层间力学特性,还能对碳纳米材料的层间分散性及多尺度力学特性间的工艺协调性进行有效调控。该方法可为热塑性复合材料高效率、高质量自动化成型制造提供一种新途径。本发明用于制备碳纳米材料改性热塑性自动铺放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497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46400.X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C64/124 , B29C64/209 , B33Y30/00
Abstract: 基于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预浸料的空间桁架3D打印方法,涉及一种基于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预浸料的3D打印方法。解决了现有3D打印的预浸料存在树脂与纤维单位长度有效接触面积太小,粘接性能不佳、纤维排布不均匀、纤维含量不高、打印预浸料刚度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先制备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预浸料;将制备的预浸料和树脂线材分别置于3D打印机的预浸料原料筒和树脂原料筒;将预浸料线材与树脂线材分别送入3D打印挤出喷头中;控制加热棒预热,3D打印机按照目标空间桁架的3D打印轨迹生成G代码;驱动3D打印机执行G代码,在施加外界刺激的条件下,在打印基板上进行原料的堆积打印,完成基于纤维增强树脂基预浸料的空间桁架3D打印。本发明适用于3D打印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