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41399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010436.4
申请日:2006-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C53/56 , B29C53/80 , G05B19/4097 , G06F17/50
Abstract: 复合材料的面片缠绕成型方法,它涉及一种面片缠绕成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在异型件缠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架空或滑线现象的问题。本发明首先确定出芯模上纤维架空存在的位置,应用CAD构建数据芯模,并以IEGES格式输出芯模数据文件,得到其表面的详细信息,对存在的架空点进行检测与寻优控制;增大缠绕角即增大点B1与点B2处的半径夹角,消除纤维架空,消除纤维滑线。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通用性强,能够实现回转体和非回转体的缠绕成型;②、线型容易控制,根据网格节点布置纤维轨迹,布线灵活、线型易控;③、可设计性强,缠绕角调整方便,易于实现异型件的缠绕线型控制以及布满;④、彻底消除了纤维在异型件上缠绕的架空和滑线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911633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10474.X
申请日:2006-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9C53/56 , B29C53/80 , B29C53/82 , G05B19/4093
Abstract: 基于统一精确模型的非测地线缠绕组合回转体的成型方法,涉及一种缠绕成型方法,为了解决已有技术不能统一和精确的来缠绕组合回转体而设计的一种缠绕成型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取得需要缠绕的回转体芯模;确定母线方程,获得组合回转体矢量方程;根据组合回转体矢量方程、非测地线原理以及公式:λ=Kg/Kn导出组合回转体非测地线方程;组合回转体非测地线方程以及芯模关键点,得出组合回转体非测地线缠绕线型;对组合回转体非测地线缠绕线型进行离散化,获取组合回转体芯模表面的落沙点;由落沙点转化为组合回转体芯模表面出纱点位置,进而计算出数控代码;用缠绕机根据数控代码在组合回转体芯模表面进行纤维缠绕;缠绕成型。本发明统一精确的完成组合回转体的缠绕。
-
公开(公告)号:CN100585523C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10064153.7
申请日:2008-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9/4099
Abstract: 直纹面叶轮刀具轨迹规划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刀具轨迹规划加工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叶轮零件的数控加工方法存在没有提出加工整体式直纹面叶轮的完整加工工艺、没有给出刀心点或刀尖点的计算方法、加工切削效率低、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实现直纹面叶轮的五轴加工等问题。本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叶轮零件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型CAM的建立、刀轴矢量的计算、刀心点的计算、整体刀具轨迹的规划、完成叶轮零件的加工。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直纹面叶轮的五轴加工的问题,具有加工切削效率高、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利用本方法加工出的直纹面叶轮的流道排列整齐、结构对称、流道表面刀具轨迹分布均匀的特点,大幅度减少了后续打磨加工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402914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610010456.1
申请日:2006-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7C1/00
Abstract: 环形气瓶的非测地线缠绕成型方法,它涉及环形气瓶的精确纤维缠绕成型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缠绕技术精度低、缠绕角受限制的问题。本发明先确定精确的圆环模型;根据非测地线的定义,确定非测地线缠绕的稳定边界条件;获得非测地线线型模型;根据非测地线线型获取圆环芯模表面落纱点;由落纱点转出纱点;根据出纱点获得圆环芯模表面纤维缠绕的出纱点轨迹,并依此生成数控代码;对数控缠绕机的传动比进行修正;在修正后的传动比下,数控缠绕机根据数控代码对圆环芯模表面进行纤维缠绕;缠绕成型。本发明利用精确稳定的非测地线线型,使得纤维缠绕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性好;另外扩大了缠绕角的设计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911637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10471.6
申请日:2006-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平辊排纱的纤维缠绕方法,它涉及的是平辊排纱纤维缠绕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克服现有纤维缠绕机的无动力随动摆头与圆环结构摆头存在纱束展平不好、排纱精度低、聚纱效果明显、纱线磨损严重的问题。缠绕步骤为:(一)、将芯模装夹在数控纤维缠绕机的三爪卡盘与顶尖之间;(二)、决定摆头回转平面相对落纱点A的位置;(三)、确定缠绕的线型轨迹方程;(四)、具体确定A1、B1以及出纱点B;(五)、求取β角:(六)、将缠绕数控代码输入到数控纤维缠绕机中,完成对芯模的纤维缠绕。本发明能使排纱精度达到0.01mm,使精度得到保证;摆头平辊结构展纱效果明显,缠绕构件的含胶量和形状尺寸更易控制;构件表面平整,不用二次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1615024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072574.9
申请日:2009-07-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9/4103 , G05B19/414
Abstract: 具有NURBS插补功能的五坐标数控机床运动控制器,它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数控机床运动控制器存在开放性差、灵活性差,导致控制器不易功能扩充及修改,无法满足可配置型运动控制器的要求;以及采用型值点直接插值方法使控制器中的信息量成倍增加,造成NC程序量严重受限等问题。所述运动控制器包括人机接口模块、任务协调模块、任务生成模块、轴组模块、轴模块、逆运动变换模块、控制规律模块和离散逻辑控制模块。采用本发明的NURBS插补方法进行数控加工时,在NC程序大量减少的同时,加工误差较线性插补误差大幅减小。采用模块化的体系结构,满足可配置型运动控制器的要求,增强数控系统的开放性,控制器的功能扩充及修改可针对具体模块施行。
-
公开(公告)号:CN100441401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010471.6
申请日:2006-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平辊排纱的纤维缠绕方法,它涉及的是平辊排纱纤维缠绕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克服现有纤维缠绕机的无动力随动摆头与圆环结构摆头存在纱束展平不好、排纱精度低、聚纱效果明显、纱线磨损严重的问题。缠绕步骤为:(一)、将芯模装夹在数控纤维缠绕机的三爪卡盘与顶尖之间;(二)、决定摆头回转平面相对落纱点A的位置;(三)、确定缠绕的线型轨迹方程;(四)、具体确定A1、B1以及出纱点B;(五)、求取β角:(六)、将缠绕数控代码输入到数控纤维缠绕机中,完成对芯模的纤维缠绕。本发明能使排纱精度达到0.01mm,使精度得到保证;摆头平辊结构展纱效果明显,缠绕构件的含胶量和形状尺寸更易控制;构件表面平整,不用二次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916802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010470.1
申请日:2006-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缠绕成型中纤维张力的力矩限控制系统及方法,它涉及的是缠绕成型中纤维张力控制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张力控制系统中,控制参数很难调节让系统快速性和稳定性矛盾的问题。本系统中的可编程控制器(1)接D/A转换器(2)、A/D转换器(10)和张力传感器(5);伺服电机驱动器(3)接D/A转换器(2)和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同步传动纤维纱团(6);纤维(7)穿过张力传感器(5)导出。其方法为:(一)、伺服电机(4)的旋转驱动磁场的作用方向与纤维纱团(6)导出纤维(7)时的旋转方向相反;(二)、设定伺服电机(4)的力矩限;(三)、导出纤维(7)时的张力值受可编程控制器(1)控制,(四)、PID算法对伺服电机(4)的力矩限实时调整。本发明解决了控制系统快速性和稳定性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912447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10456.1
申请日:2006-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7C1/00
Abstract: 环形气瓶的非测地线缠绕成型方法,它涉及环形气瓶的精确纤维缠绕成型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缠绕技术精度低、缠绕角受限制的问题。本发明先确定精确的圆环模型;根据非测地线的定义,确定非测地线缠绕的稳定边界条件;获得非测地线线型模型;根据非测地线线型获取圆环芯模表面落纱点;由落纱点转出纱点;根据出纱点获得圆环芯模表面纤维缠绕的出纱点轨迹,并依此生成数控代码;对数控缠绕机的传动比进行修正;在修正后的传动比下,数控缠绕机根据数控代码对圆环芯模表面进行纤维缠绕;缠绕成型。本发明利用精确稳定的非测地线线型,使得纤维缠绕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性好;另外扩大了缠绕角的设计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1738984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073494.5
申请日:2009-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9/4103
Abstract: 一种基于四元数的五坐标样条插补控制方法,涉及数控系统,为了解决CAD/CAM系统和CNC之间的传递误差和段段之间的不连续破坏了曲目的精度,以及移动速度变得不均匀、不连续的问题,其实现过程为:一、由CAM软件读取零件设计图的曲线上的轨迹数据,建立CAM刀具路径;二、将CAM刀具路径转换为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其中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分为三种形式:线性平移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线性旋转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和通用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三、通过逆向动力学变换公式将三种五坐标样条插补数控代码格式转换成关节运动程序,四、完成零件的加工。本发明广泛应用于数控系统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