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行星排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5733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33652.5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5 B60K6/38 B60K6/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行星排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C1系统、离合器C2系统。离合器C1系统不仅可以使前排齿圈与后排齿圈或者行星架结合,还可以中断前行星排和后行星排的动力传输,离合器C2系统可以使后排太阳轮与前排太阳轮或者箱体结合,通过控制离合器C1系统和离合器C2系统的接合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具有更好的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低排放的特点,包括纯电动驱动、多模驱动、无级变速功能,实现了高性能、低成本开发,易于实现规模产业化。

    一种行星混联式双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7639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337471.5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5 B60K6/4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混联式双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超越离合器、逆止器、制动器、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与分离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结构设计紧凑,有效地降低电机的功率等级,减小电机尺寸,提高纯电动模式下整车的爬坡度性能,改善整车纯电动模式下的低速性能;解决了汽车在高速区运行时产生寄生功率的缺点,提高了混合动力系统的高效率区间,改善车辆的经济性;解决了汽车在低速区加速性能差和爬坡能力有限的问题,改善了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电动差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619519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80478.7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电动差速器,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主差速器、双行星轮行星排、转矩分配左行星排、转矩分配右行星排、减速行星排、动力离合器、转矩分配离合器和电机;通过控制转矩分配离合器和动力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结构设计紧凑,解决了汽车在坏路面上通过性能差的缺陷,实现了驱动轴输出转矩的定向分配;解决了汽车在低速区加速性能差和爬坡能力有限的问题,改善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差动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670178U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21350443.9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动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制动器、扭转减震器、行星架、一号行星轮、二号行星轮、一号齿圈、二号齿圈、太阳轮、一号电机、二号电机等部件。通过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结合或分离和两个电机是否供电以及电机处于发电还是耗电状态可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其工作模式包括单电机驱动模式、双电机驱动模式、发动机直驱模式、并联模式、输入式功率分流模式、单电机再生制动模式、双电机再生制动模式、驻车发电模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双模六速比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328116U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21413816.2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模六速比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前行星排、中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制动器、二号制动器、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和三号离合器等,其中中行星排是双行星行星排。通过控制制动器和离合器的切换,该动力系统可以实现纯电动模式、输入式功率分流模式、一号复合式功率分流模式、二号复合式功率分流模式、六个固定速比模式、并联模式、再生制动模式、驻车发电模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双行星排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475733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20188195.6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行星排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系统、制动器、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通过离合器系统和制动器的接合与分离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解决了汽车在高速区运行时产生寄生功率的缺点,提高了混合动力系统的高效率区间,改善车辆的经济性;解决了汽车在低速区加速性能差和爬坡能力有限的问题,有效地降低系统对驱动电机的功率需求,改善了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