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7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8541.3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的预警装置和预警方法,涉及生化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泥水分离以及油随水迁移的特点,实现对含油污泥的快速预警过程。本发明在石油开采区设置所述含油污泥的预警装置,能够实现实时、在线、快速预警含油污泥污染问题。本发明利用污泥污水分离区进行泥水分离,随后将污水输送至生物电化学预警区,实现实时预警污泥是否含油的预警过程;所述生物电化学预警区在对污水预警时,利用碳源补加罐补加碳源,辅助污水中微生物的富集和预警过程。本发明提供的预警装置成本低、预警灵敏、操作简单,应用于石油开采区,可快速实现对含油污泥的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352665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95424.1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2F3/00 , C02F3/34 , B09C1/08 , B09C1/10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电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解石油烃的工作电极、降解石油烃的装置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降解石油烃的工作电极,包括导电基底;所述导电基底的工作面由导电区域和刻蚀区域组成;所述导电区域与所述导电基底为同心圆,且所述导电基底的直径大于所述导电区域的直径;所述刻蚀区域为圆环;所述导电区域的直径与所述刻蚀区域的壁厚之和与所述导电基底的直径相同;所述刻蚀区域包括凹槽区和非凹槽区;所述凹槽区中的凹槽沿直径方向间隔排列;所述导电区域的表面生长有电活性微生物;所述电活性微生物包括石油烃降解菌;所述凹槽区铺设有磁铁矿。所述工作电极扩大了电活性微生物的修复范围,并进一步强化了降解石油烃的降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8001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95465.0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00 , C02F3/34 , C02F101/30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生植物‑微生物电化学修复系统及其应用、治理有机污染水体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生植物‑微生物电化学修复系统,包括包括复合工作电极(9)、碳毡对电极(4)、水生修复植物(5)和恒电位仪(6);所述复合工作电极(9)与所述恒电位仪(6)通过第一外导线(71)电信连接;所述碳毡对电极(4)与所述恒电位仪(6)通过第二外导线(72)电信连接;所述复合工作电极(9)包括生物炭(2)。所述水生植物‑微生物电化学修复系统对有机污染水体具有很好的治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0104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32378.9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提取小球藻胞外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取小球藻藻液低温中速离心得到上清液,上清液过0.45μm玻璃纤维滤膜,得到含可溶性胞外聚合物的滤液,取滤液通过切向流超滤技术浓缩,将浓缩液透析后通过真空浓缩仪干燥得到可溶性胞外聚合物固体。再将重新悬浮的离心沉淀物采用低温高速离心得到含松散结合型胞外聚合物的上清液,上清液经过过滤、浓缩、透析、干燥得到松散结合型胞外聚合物固体。最后取重新悬浮的离心沉淀物采用单纯热浴结合高速离心剪切得到含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的上清液,上清液经过同样的处理步骤得到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固体。本发明具有小球藻细胞无破坏、胞外聚合物分级提取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4433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1226377.3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33/00 , G01N21/3563 , G01N23/207 , G01N30/02
Abstract: 一种原位研究难分离氧化石墨烯在实际场地发生环境转化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同时分析水体中细菌、生物大分子及小分子对纳米颗粒的影响,包括两块亚克力板,亚克力板上有九个圆形区域,各区域内分别开设有透水孔群,两块亚克力板与各圆形区域透水孔群对应位置之间夹有夹层,自左至右每一列的三组夹层分别为滤纸夹层、滤膜夹层和透析袋夹层,所述的亚克力板四角有螺丝孔并用螺丝固定;所述的各夹层中间夹有待分析的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能够同时分析实际场地中细菌、生物大分子、小分子对纳米颗粒的影响,设置平行实验组,而且解决了实际场地中纳米材料难回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30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19800.8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2F3/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化学原位诱导聚苯胺负载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除镉方法,通过对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阳极修饰聚苯胺并负载石墨烯提高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镉离子的去除效果,首先在三电极系统中施加一定电位使得苯胺在空白石墨棒上成核,之后加入石墨烯对石墨棒进行循环伏安法扫描,得到修饰电极,使用修饰的电极在电化学反应器中进行具有电活性的降解微生物膜培养,采用乙酸钠作为碳源,培养成熟的具有电活性的微生物膜对含有重金属镉离子的溶液进行处理。本发明优点修饰电极方法实现降解性微生物的快速富集,进而实现对重金属镉离子的高效去除,为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在水污染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710121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610237372.5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婆婆纳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利用植株及根际圈微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来实现降解土壤中的石油烃,详细步骤如下:采用播种种植或土培育苗‑幼苗移植的方法,将婆婆纳分别种植于石油烃污染土壤中,测定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并按照最大持水量的60%每日浇水一次;当婆婆纳长到成熟期或开花期时,将其整体移走;重复在上述土壤中种植婆婆纳,连续降低土壤中的石油烃污染浓度,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费用低、工程量小、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不破坏土壤结构,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绿色修复技术,充分实现了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65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54901.X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藻类学基础研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离纯化胞外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取小球藻的藻液,离心得到上清液,上清液过0.45微米滤膜得到溶解性胞外聚合物,采用切向流超滤技术将滤液浓缩至小体积之后,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溶解性胞外聚合物固体粉末,可以再溶解得到预设浓度的溶解性胞外聚合物浓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易于保存以及试用范围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92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40507.1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性MoS2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配置好MoO3溶液、Na2S溶液和L/D-Cysteine溶液;(2)在L/D-Cysteine溶液中入MoO3溶液和Na2S溶液,加入HCl调节pH值至6.0-6.5,所得溶液即为含手性MoS2纳米片的溶液。本发明采用溶液法合成手性MoS2纳米片,原料廉价易得,不需高温、高压,不需复杂的合成装置,制备方法简单,可以迅速大量合成具有手性特征、结构稳定的MoS2纳米片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57516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28181.6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小球藻吸收二硫化钼反应装置,包括培养筒以及装设在培养筒四侧的支撑腿,培养筒内装设有安置罩,安置罩的内壁两侧装设有压环,压环内壁装设有网板,培养筒的底部装设有增氧棒,培养筒的一侧装设有增氧泵,增氧泵的输出端通过软管连通增氧棒。环向均匀设置的支撑管上均匀设置的排孔向上排出空气,能够使得氧气上排范围得到扩大,空气以空气气泡柱方式上排,受空气上浮影响,将片层状T-SLMoS2或H-SLMoS2释放出的Mo离子带至上侧,通过流孔和网盆的网孔接触网盆内的小球藻,网盆内的小球藻均能够均匀接收空气以及片层状T-SLMoS2或H-SLMoS2释放出的Mo离子,实验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实验效果不好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