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4946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12852.7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大滨菊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利用植株本身的吸收、根际微生物及其根系分泌物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现降解土壤中石油烃,步骤如下:采用幼苗移植的方法,将大滨菊种植于质量浓度为4%的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中,当其长到成熟期时可将其整体移走作为观赏花卉即商品出售,也可移走其地上部分待根系生长为新一茬植株;重复在上述种植过程,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利用大滨菊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不进入食物链、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治理污染的同时美化化境、适合大面积操作且工程量小、野生花卉管理粗放、见效快,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49467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12852.7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大滨菊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利用植株本身的吸收、根际微生物及其根系分泌物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现降解土壤中石油烃,步骤如下:采用幼苗移植的方法,将大滨菊种植于质量浓度为4%的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中,当其长到成熟期时可将其整体移走作为观赏花卉即商品出售,也可移走其地上部分待根系生长为新一茬植株;重复在上述种植过程,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利用大滨菊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不进入食物链、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治理污染的同时美化化境、适合大面积操作且工程量小、野生花卉管理粗放、见效快,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65431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39176.1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9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105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萱草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利用植物本身对土壤石油烃的吸收、转运和代谢,以及根际微生物的转化和代谢作用,实现去除土壤中石油烃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采用移栽的方法,将萱草种植于浓度不高于4%的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中并进行人工管理,当其长到成熟期或开花期时,可将其整棵移走作为观赏花卉即商品出售;重复上述步骤在污染土壤中种植萱草,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野生观赏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忍耐力较强;可以在去除土壤石油烃的同时,美化周围的环境;同时可以尽量避免一些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减少对人类的危害;而且无二次污染,公众接受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710121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610237372.5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婆婆纳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利用植株及根际圈微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来实现降解土壤中的石油烃,详细步骤如下:采用播种种植或土培育苗‑幼苗移植的方法,将婆婆纳分别种植于石油烃污染土壤中,测定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并按照最大持水量的60%每日浇水一次;当婆婆纳长到成熟期或开花期时,将其整体移走;重复在上述土壤中种植婆婆纳,连续降低土壤中的石油烃污染浓度,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费用低、工程量小、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不破坏土壤结构,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绿色修复技术,充分实现了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0571012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37372.5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9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105 , B09C2101/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婆婆纳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利用植株及根际圈微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来实现降解土壤中的石油烃,详细步骤如下:采用播种种植或土培育苗?幼苗移植的方法,将婆婆纳分别种植于石油烃污染土壤中,测定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并按照最大持水量的60%每日浇水一次;当婆婆纳长到成熟期或开花期时,将其整体移走;重复在上述土壤中种植婆婆纳,连续降低土壤中的石油烃污染浓度,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费用低、工程量小、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不破坏土壤结构,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绿色修复技术,充分实现了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03934263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12851.2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马蔺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步骤如下:1)采用分株育苗,将马蔺栽植于质量浓度为1-4%的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定时浇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2)当到达成熟期时,将植物全部从污染土壤中移走然后重新种植,或将植物地上部分移走待其根系生长成为新的植株,重复上述种植过程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马蔺对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石油烃污染土壤均具有一定耐性和较好的修复能力,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不进入食物链、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美化化境,因此适合用于大面积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934263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212851.2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野生观赏植物马蔺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步骤如下:1)采用分株育苗,将马蔺栽植于质量浓度为1-4%的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定时浇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2)当到达成熟期时,将植物全部从污染土壤中移走然后重新种植,或将植物地上部分移走待其根系生长成为新的植株,重复上述种植过程直至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生态安全指标为止。本方法的优点是:马蔺对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石油烃污染土壤均具有一定耐性和较好的修复能力,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不进入食物链、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美化化境,因此适合用于大面积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