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4575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91199.3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arris算子的棋盘格角点亚像素提取方法,属于微机械装配和显微视觉检测技术领域。本方法通过使用Harris算子进行棋盘格的角点检测;优化Harris算子的处理结果,剔除步骤一检测出的角点中的聚簇点;使用对称法剔除噪点,进行角点二次优化找到像素级角点;基于二次曲面拟合,将像素级角点精度提升为亚像素级。本发明方法能精确检测出黑白棋盘格的角点,且未出现原算法中的各种伪角点,检测精度达到0.1个像素。
-
公开(公告)号:CN10303484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32305.8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该方法先判定目标和基体零件加工工艺,确定装配对位边缘关键特征,对装配对位图像进行边缘对称性的初检测,确定装配的目标和基体的装配对位关键特征提取区,提取边缘过渡区,其是一个二维区域,其像素的灰度级别是由两个一维的灰度空间边界来界定的,梯度算子不是提取边缘过渡区域的最佳测度参数,获得对称边缘的边界区域后,进行感兴趣区(ROI)的选取。本发明将具有边缘对称特性的感兴趣区与其区域灰度分布的统计计算相结合来拟合对称区域的相似对称基准线为装配对位的误差补偿提供数据,有效避开了图像真实边缘的计算提取,比较目标和基体零件对称中心线的位置误差获取补偿量,提高了对位识别的速度和装配对位精度,装配对位精度可达亚微米。
-
公开(公告)号:CN102426615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257199.2
申请日:2011-09-0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密机械系统误差传递建模的配合误差计算方法,应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两个配合表面的形状误差D1和D2,得到差表面的数据,根据差表面数据确定接触点;接触点和对两个配合表面所施加的装配力,计算零件的两个配合表面的变形误差Δ1和Δ2,即可获得考虑了零件的两个配合表面形状误差和变形误差的实际配合表面数据D1+Δ1和D2+Δ2;再通过计算两个实际配合表面的配合误差分量得到配合误差,以此用于对精密机械系统误差传递建模。本发明考虑了配合表面的形状误差,以及装配力作用下产生的零件变形误差,在此基础上可以为精密机械系统建立更准确的误差传递模型,提高制造质量预测和控制的准确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229836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74420.8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B19/4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生成数控加工代码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分析模块、数据库、输出模块、显示模块和修正模块;其中输入模块和分析模块相连,分析模块和输出模块相连,输出模块与数据库、显示模块、修正模块、数控系统分别相连;显示模块和修正模块相连;首先根据待加工的零件人工选择输入模块中的子模块,在选中的子模块中输入参数,然后传送给分析模块中相应的算法模块;分析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参数选择相应的算法模块进行分析后生成数控代码并通过输出模块发送给数控系统;本发明在分析模块中的各算法模块中预制的标准的数控代码的框架为数控系统所需的,所以自动生成的数控代码在格式上会和数控系统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1972928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010257044.4
申请日:2010-08-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23P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微小型结构件的自动对位装配系统,属于自动控制领域;它具有将待配件精确地装配到基体件上的功能,同时能过保护待配件和基体件之间不相互挤压损坏。其中包括控制装置,通过电机伺服系统来控制摆臂的旋转,角度标定装置通过对旋转角度的测试使摆臂的旋转角度更加精确,通过对显微成像系统采集的图像进行相应的计算来调节微动平台使其能过进行六个自由度的旋转,来确保基体件与待配件之间可以达到精密的配合。本发明通过控制装置调节系统各部分的工作,可以提高装配的效率,而且提高装配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61296.7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装配体几何数字孪生建模与位姿计算方法,属于精密机械系统建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出少量产品关键接触面进行点云测量;其次采用升采样/降采样和数据增强的方法对数据进行除冗、扩充和整理;接着通过装配位姿参数计算和数据增强建立装配数据集;之后使用深度学习技术训练神经网络,建立几何分布误差与装配位姿映射模型;本发明考虑零件表面几何分布误差,考虑装配体中装配位姿误差,建立误差信息完整且精确的几何数字孪生模型,对产品精度预测、产品装配工艺优化、产品装配可视化、产品质量提高提供模型基础,适用于有高精度、大批量生产要求的精密机械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622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78392.5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16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加速度计胶接结构热变形的工艺方法,属于装配工艺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改善加速度计胶接结构热变形的工艺方法,首先使用材料参数不同胶粘剂在粘接区域内外层分布粘接完成加速度计样件的制作,再搭建胶接结构热变形实验测试装置,设置实验测点,然后基于所述实验测试装置,确立实验条件并进行热变形实验测试,得到所述实验测点在测试时间内的位移数据,接着基于所述位移数据,绘制各实验条件下所述实验测点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对比各实验条件下所述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基于所述数据分析,得到改善胶接结构热变形的工艺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改善加速度计胶接结构热变形的工艺方法,通过在粘接表面外侧使用弹性模量较大、线膨胀系数较小的胶粘剂进行粘接来改善加速度计胶接结构热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428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854251.0
申请日:2022-07-14
IPC: B23P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通过任意方向过孔的垫片及螺钉自动拧紧装置,包括固定板、无杆气缸、自动螺丝刀、L型连接板、吸附式套筒连接件、气管接头、连接件固定板、末端夹持套筒、圆柱状料盘。其中末端夹持套筒包括末端套筒及三个夹持弹片。本发明可以对螺钉及垫片同时进行取料,并且在取料完成后,装置向任意方向倾斜螺钉及垫片均不会掉落。同时其末端夹持套筒为细长的杆状结构,可以通过过孔进行螺钉拧紧。本发明所述自动拧紧装置解决了自动锁螺丝机无法实现垫片取料的问题,同时相比于人工装配可以大幅提高螺钉拧紧效率,保证拧紧力矩与装配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2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32657.0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1/08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纹连接参数优化领域内的一种基于精确数字孪生的封闭框架类结构螺纹连接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考虑实测扭矩系数计算得到的紧固力、加工误差、装配误差建立了精确数字孪生模型;基于模型依次计算和判定关键尺寸是否在要求公差的±3σ范围内、螺纹连接面应力是否小于屈服应力的60%,如果不满足则返回调整紧固力,满足则输出紧固力及其扭矩。本发明考虑扭矩系数误差、加工误差、装配误差、螺纹应力非线性松弛,建立精确表征几何尺寸和应力的精确数字孪生模型,通过判定几何尺寸和螺纹连接面应力,调整紧固力得到优化后的紧固力及其扭矩,保证装配后结构尺寸满足工程要求,避免应力松弛引起紧固力的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