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44917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96645.5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30/15 , G06T17/20 , G01L11/00 , G01M9/06 , G06F119/14 , G06F113/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压力分布数据预测模型建立方法,涉及飞行器气动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将各工况条件下参考压力分布数据集和工况条件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分为与网格区域一一对应的训练子集;为网格区域设置参考神经网络模型;基于预设拓展区域对训练子集进行自适应边界拓展得到拓展后训练子集;在每个网格区域内利用拓展后训练子集得到具有工况条件和压力分布数据之间映射关系的参考神经网络模型;利用验证集更新预设拓展区域并跳转至基于预设拓展区域的步骤,直至得到每个网格区域的压力分布数据预测模型;利用测试集测试压力分布数据预测模型,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为最终预测模型。构建模型以快速精确预测表面压力分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60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42223.2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热解气体气动热效应的激波风洞试验模拟装置,包括安装在激波风洞中的模型,所述模型表面嵌设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与位于模型内部的集气腔连通;还包括用于为所述集气腔供气的气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热解气体气动热效应的激波风洞试验模拟装置及方法,以填补现有技术中在通过风洞试验数据来修正烧蚀热解气体气动热效应数值计算模型方面的空白,实现获得测试数据,为修正数值计算模型提供充分依据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08435.X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k‑epsion湍流模型的湍流长度尺度修正方法,本修正方法以无量纲速度散度λl的值为基本自变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通过控制函数tanh(h2(η‑h3))‑1实现了对修正源项作用区域的控制。本发明方法不依赖于壁面距离这一参数,而是根据流场中速度散度的强度大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可以有效避免现有代数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93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376762.7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流场涡区域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流场数据的速度场和物理坐标计算涡量场,对流场内所有物理网格点进行旋涡区域标记,得到标签数据;步骤2、对涡量场进行网格转换,得到计算网格下的涡量场;步骤3、对计算网格下的涡量场进行归一化操作;步骤4、对归一化后的涡量场和标签数据采样得到采样数据;步骤5、构建极限学习机网络模型,利用采样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流场涡检测网络模型;步骤6、对待测流场采样,将采样数据输入网络模型进行涡区域检测,输出检测结果。本发明采用逐块判断减少了数据重复计算,减少了单个流场的检测时间,同时减少了神经网络中的参数量,使得网络的训练时间变快。
-
公开(公告)号:CN105466495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1015908.0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获取壁内部非均匀温度场及壁厚的测量方法,分别获得超声纵波和横波法所测量得到的相位差,将其作为壁内温度场重建的输入量,并基于热传导反问题的多参数反演方法获得等效的热边界条件和壁厚,再根据热传导的正问题求解获得炉壁或管壁内部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分布状态。本发明能够测量壁厚未知条件下高炉炉壁和高温蒸汽管道管壁等结构内部的非均匀温度场。
-
公开(公告)号:CN204359454U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20003177.7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K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超声的温度场非接触式探测系统,包括微控制器、发射电路、电磁超声探头、接收开关、声学信号采集模块、回波数据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射电路的输出端与电磁超声探头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超声探头的输出端与接收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开关的一个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开关的另一个输出端与声学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声学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回波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回波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达到快速准确地获得物体表面温度和内部非均匀温度场的目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