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2859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510957379.X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及改性方法,通过在金属钛基底上生长Na2Ti3O7阵列,直接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进一步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在Na2Ti3O7负极的表面沉积纳米包覆层进行表面包覆改性,提高了负极结构的稳定性和界面稳定性,降低了负极表面基团的活性,改善了负极的循环稳定性;采用本发明制备的Na2Ti3O7负极储钠的可逆充电容量可达172mAh g‑1;在1C倍率下循环400次后,仍然保持127mAh g‑1,容量保持率超过96%。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368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03920.X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酸盐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导电剂浸泡在浓硝酸中,在80?150℃下搅拌,得到处理过的导电剂;将处理过的导电剂分散到有机溶剂中得到分散液,再将分散液加热到120?180℃,然后加入含铁源的水溶液并进行反应,得到前驱体;将得到的前驱体、锂源和硅源加入到水中并混合,再加入有机酸络合剂,搅拌直至形成凝胶;将得到的凝胶干燥、研磨,然后在气体保护下在500?900℃下烧结,冷却、研磨后得到硅酸盐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的硅酸盐复合正极材料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和良好的导电能力,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倍率性能,是一种有潜力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56830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18661.7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Y02P20/135 , C25B1/04 , B82Y40/00 , C25B11/0405 , C25D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半导体纳米材料上负载共催化剂制备光电化学电池光电极的方法,通过在合成的氧化钛纳米棒上负载镍钴氢氧化物共催化剂制备出高性能的光阳极,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半导体光电极有效的增大了电极的比表面积,增强了电极材料的陷光性,增加了与电解液充分接触面积;同时与传统单一半导体电极相比,共催化剂的引入有效的促进了空穴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提高了电子空穴对分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光解水效率;另外,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过程比较简单,原材料充足、价格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8795654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1462341.0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折射率的传感器,涉及微纳尺度的传感器件,属光信息领域;该传感器包括金纳米块阵列模组、用于封装所述金纳米块阵列模组的壳体及500~1500 nm波段高透的薄膜,所述金纳米块阵列模组封装于所述壳体中,所述薄膜覆盖在壳体表面用于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纳米块阵列模组依次由衬底层、金薄膜层、聚电解质层、金纳米块阵列层复合组成;本方案制备的折射率传感器利用该结构激发等离子激元共振,利用峰位随背景折射率变化而出现明显移动实现了对环境折射率的传感探测,金材质的稳定性保证了该传感器的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11732831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21300065.2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优备精密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5G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轨行走小车,用于与轨道相配合,并沿着轨道行走,所述小车包括车身主体、动力装置、差速装置、控制系统、方向识别装置、设置在车身主体前方的前车轮架以及设置在车身主体后方的后车轮架,所述前车轮架包括两个前车轮和连接两个前车轮的前车轮轴,所述前车轮和车轮轴之间均设有差速装置,所述后车轮架包括两个后车轮和连接两个后车轮的车轮轴,所述后车轮和车轮轴之间均设有差速装置。本实用新型小车可在车间中利用配套轨道完成重型货物运输,实现运输的自动化,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0637443U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21821121.7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F16F15/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用以与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扭振减振器包括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的连接板及至少两个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减振体,每个所述减振体至少部分设置有向所述减振体内部内凹形成的倾斜曲面,于所述减振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倾斜曲面自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向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有与连接板连接的减振体,可达到减少轴系零件扭振时产生的转速波动问题;同时,减振体的至少部分设置有向减振体内部内凹形成的倾斜曲面,形成声学黑洞区域,可有效减小扭振产生的噪音;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及安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526283U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21808720.2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2F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液晶屏老化箱,包括密闭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放置液晶屏的两排多层承重杆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加热循环装置,所述加热循环装置包括风机组、热源组和控制器,所述风机组包括设置在箱体上方中部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上下间隔设置在箱体左侧的第三风机组与第四风机组与第五风机组和上下间隔设置在箱体右侧的第六风机组与第七风机组与第八风机组、上下间隔设置在箱体中部的第九风机组和第十风机组。本实用新型该可以将温度波动减小,热流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达到液晶屏均匀受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1035045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404166.4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优备精密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平台轨道机构,包括工作台、固设在地坑内的底座架、对称设于工作台和底座架之间的升降叉杆机构,以及设置有控制器,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一轨道、设置在地坑表面上的第二轨道、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视觉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位置传感器,所述升降叉杆机构、视觉装置、位置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和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滑轮导轨。本实用新型在生产线中升降作业,不仅可以与生产线中的导轨对接,导轨之间互补式连接,方便生产线小车的行走,同时升降式平台的上下运动始终保持水平,而且解决了操作员操作不便、生产线效率低的缺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732488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308788.7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优备精密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夹具机构,包括相机、相机安装组件、两个夹具、两个气缸以及机构安装板,所述两个夹具通过气缸对称的设置在机构安装板底部的两侧,所述相机通过相机安装组件设置在机构安装板底部中间。本实用新型用于空调外机生产线中,取代原来人工作业,实现抓取的自动化,可以长时间连续作业,降低成本,提高自动化程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4052625U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22911681.0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多色纱管分选机构,包括大底座架、第一小底座架、控制器和计算机,所述大底座架上设有上放料盘、下放料盘、大电机与大传动轴,所述上放料盘、下放料盘分别设置在大传动轴的左右两侧,所述大电机与大传动轴连接,用于驱动大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一小底座架上设有相机装置、第一竖直挡板、折弯挡板、第一小电机、第一同步带传送装置,所述折弯挡板设于所述第一同步带传送装置的右侧,所述第一竖直挡板设于所述第一同步带传送装置的左侧。本实用新型用于分拣纺织后物料框中用完的无序排列的经纱管,可以实现纱管有纱无纱判别,其中有纱的,需要用割刀割去纱线,以及纱管颜色的判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