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1116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45614.9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4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12 , B01J20/24 , C02F1/288 , C02F210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改性介孔硅藻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称取2.5~3g壳聚糖,加入到50 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4.5%的乙酸溶液中,然后在室温条件下,以200~230r/min的转速搅拌1~1.5h,使壳聚糖全部溶解,随后再加入4.5~5g介孔硅藻精土,继续搅拌1~1.5h,制得均一胶体状混合液,将制得的均一胶体状混合液置于100~10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取出研磨,过60目筛,即完成改性,制得壳聚糖改性介孔硅藻。本发明制得的壳聚糖改性介孔硅藻能够作为吸附剂,用于去除污水中的五价砷离子。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且制得的壳聚糖改性介孔硅藻对污水中的五价砷离子起到很好的去除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污水中五价砷离子的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923195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60743.4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酸人工湿地饱和填料解吸释放方法及应用。依据植物根系分泌物中的草酸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的阳离子进行络合和螯合,配制浓度为2.0-5.0mmol/L的草酸溶液作为磷饱和填料的解吸剂,从而将填料上沉积的磷释放出来的原理,实现填料的再生。本方法应用于以石英砂、沸石、石灰石或陶粒为填料的人工湿地的氮、磷的填料解吸。本发明使用的草酸作为植物的根系分泌物成分,能够避免饱和填料解吸再生过程中解吸剂对系统植物和微生物的影响,解吸过程简单方便,解决了传统饱和人工湿地系统需要更换填料的困扰,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服务年限。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20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08061.7
申请日:2014-05-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中总DNA的冻融改良式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充分利用梯度反复冻融法的优势,改良“CTAB+冻融+溶菌酶+蛋白酶法”DNA提取法,并应用到高盐度采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DNA的高效提取中。主要利用CTAB对传统DNA提取缓冲液进行改良,利用梯度冷冻并溶出的方法有效分离所需DNA片段,再应用溶菌酶和蛋白酶法完成高盐度采油废水净化系统中活性污泥的DNA高效提取。该方法具有分离纯化程度高,运行操作过程简单且稳定,避免了高盐度含油废水对提取过程的影响,同时,实践表明该方法对高盐度含油背景下污泥中多种不可预知杂质均有良好的分离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98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195176.2
申请日:2023-09-1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紫外‑可见光响应钌基光热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太阳能光热催化应用。本发明采用负载的方法,将预先制备好的CeO2载体与RuCl3·3H2O溶液混合,最终制得Ru@CeO2复合光热催材料。本发明材料的制备,实现了太阳光条件下对CO2的高效光热催化降解,实现了光催化和热催化的有机结合。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催化过程能耗低,可广泛应用于CO2资源化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3110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0050700.4
申请日:2019-01-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型分子筛‑壳聚糖‑海藻酸钠‑二甲酸钾复配,形成具缓释效应的牲畜抗菌剂的方法。针对银沸石抗菌剂中重金属易在机体内沉积无法应用于饲料,酸化剂二甲酸钾无法在肠道中发挥作用的缺点,本发明通过以P型分子筛为载体,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桥。吸附酸化剂二甲酸钾,制备牲畜用缓释抗菌剂。酸度检测和体外抗菌测试表明,缓释抗菌剂具有缓释性能,且对大肠杆菌有优越的抑菌作用,可以防治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病。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67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11044.8
申请日:2021-09-2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氯化镁、氯化铁、石膏粉固体组合药剂改善赤泥控碱效果,再与矿泥土壤化处置后对采矿矿坑回填复垦复绿的方法。矿泥、赤泥物料配比(干重):矿泥60%~95%、赤泥5%~40%。三种粉剂投加总质量(干重)占赤泥干重质量百分比的0.30%~1.0%(其中:氯化镁25%~50%、三氯化铁20%~50%、石膏粉10%~25%)。三种组合药剂经计量后分别均匀撒在赤泥上,并经搅拌混合、溶解、陈化反应控碱后,控碱赤泥再与脱水矿泥土壤化处置,类土送至矿坑填埋复垦复绿种植。本发明采用组合药剂,较之单一药剂增补了植物的必需元素,抑制了物料中的铝以及重金属元素的活化,并改善赤泥控碱效果,降低药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4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219284.9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风化型铝土矿选矿、冶炼产生的矿泥、赤泥回填采矿矿坑、进行矿山土地复垦的方法。物料配比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干重):矿泥60%~95%、赤泥5%~40%,三氯化铁(无水)若干;经赤泥与三氯化铁粉剂混合堆放、翻堆混匀、陈化降碱后,再与矿泥混合、混匀,送至矿坑填埋复垦。本发明遵循“从哪来,回哪去”的自然法则,把风化型铝土矿洗矿矿泥、冶炼赤泥经降碱与混匀后再回填到原有的矿坑中,消化巨量堆存的陈年赤泥、清空大型贮存的矿泥库,排除高悬的环境风险,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再生了土地资源,还利于铝土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之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5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88854.9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23F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化物膜层退镀液及退镀方法,涉及含钛化合物。本发明公开的钛化物膜层退镀液包含有机络合剂和氟化物,所述有机络合剂的浓度为80-100g/L,氟化物的质量百分数为5-8%。将钛化物镀件放置于所述退镀液中,以25-40kW的功率,在35-60℃下超声处理1-10min即可去除钛化物膜层,并且可保持基材表面光滑无损伤,退镀液的配制及退镀过程简单,可快速去除钛化物膜层,适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79359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12915.0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N1/36 , C12Q1/06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过程为:选取至少2种菌种,富集培养后,在以目标污染物为单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培养驯化,利用2,6-二氯酚靛酚生物试剂的颜色变化,连续监测菌液OD600,绘制菌种的生长曲线图,通过相同时段内菌种生长量来比较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强弱。本发明能够在短时间内比较多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的降解能力,以解决现有技术缺陷。具有实验操作简单,周期较短,有机溶剂用量少等优点。比较菌种石油烃降解能力的强弱,可以快速选取能最佳降解目标污染物的微生物,为石油污染的土壤修复提供尽可能多的菌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72965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14739.4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CM-41分子筛表面的Cr(Ⅲ)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介孔MCM-41为载体,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基于MCM-41分子筛表面的Cr(Ⅲ)离子印迹材料。本发明的介孔MCM-41Cr(Ⅲ)离子印迹吸附材料具有特定的三维空穴结构,机械性能好,易洗脱,可用于水溶液中Cr(Ⅲ)离子的特异性识别和选择性去除,且具有低成本、环保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