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01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94289.X
申请日:2019-06-0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土表面As(Ⅲ)离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预吸附-后交联聚合的表面印迹法,将壳聚糖对As(Ⅲ)离子进行预吸附,再依次加入硅藻土、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聚合反应12-18h,经干燥-洗脱-干燥,制得硅藻土表面As(Ⅲ)离子印迹吸附材料,能够用于水溶液中As(Ⅲ)离子的选择性去除。本发明制备的硅藻土表面As(Ⅲ)离子印迹吸附材料成本低、环保、对模板离子具有高选择性、高识别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7936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386775.0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3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测定沸石分子筛抗菌剂抗菌机理的方法,以沸石分子筛抗菌剂为研究对象,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菌剂作用后的大肠杆菌内β‑内酰胺酶含量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蛋白的含量变化,以阐述沸石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本发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检测速度快。随着抗菌剂浓度的增加,HPLC峰面积减少,蛋白含量降低,说明细菌结构变化甚至是结构完全被破坏,细胞代谢和生长受到影响,导致细菌无法正常生长,从而达到抑菌杀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31116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45614.9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4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12 , B01J20/24 , C02F1/288 , C02F210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改性介孔硅藻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称取2.5~3g壳聚糖,加入到50 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4.5%的乙酸溶液中,然后在室温条件下,以200~230r/min的转速搅拌1~1.5h,使壳聚糖全部溶解,随后再加入4.5~5g介孔硅藻精土,继续搅拌1~1.5h,制得均一胶体状混合液,将制得的均一胶体状混合液置于100~10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取出研磨,过60目筛,即完成改性,制得壳聚糖改性介孔硅藻。本发明制得的壳聚糖改性介孔硅藻能够作为吸附剂,用于去除污水中的五价砷离子。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且制得的壳聚糖改性介孔硅藻对污水中的五价砷离子起到很好的去除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污水中五价砷离子的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447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04772.4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锌渣氧粉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首先对锌渣氧粉进行酸浸,使锌以硫酸锌形式进入溶液,加双氧水氧化除铁,加还原锌粉置换出去铜、镉和钴杂质,得精制硫酸锌溶液。然后加入沉淀剂碳酸氢铵,制备前驱体碱式碳酸锌,经过洗涤、干燥后煅烧,制得纳米氧化锌。本发明利用廉价锌渣氧粉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高附加值氧化锌,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所的产物颗粒分布均匀,性能好,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76056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12933.9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CM-41分子筛表面的As(Ⅲ)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MCM-41分子筛为载体,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基于MCM-41分子筛表面的As(Ⅲ)离子印迹材料。本发明的基于MCM-41分子筛表面的As(Ⅲ)离子印迹材料具有特定的三维空穴结构,机械性能好,易洗脱,可用于水溶液中As(Ⅲ)离子的特异性识别和选择性去除,且具有低成本、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01650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94292.1
申请日:2019-06-0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土基Cr(Ⅵ)离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偶联剂,4-吡啶甲酸为功能单体,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硅藻土为支持体,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硅藻土基Cr(Ⅵ)离子印迹吸附材料。本发明的硅藻土基Cr(Ⅵ)离子印迹吸附材料具有特定的三维空穴结构,机械性能好,易洗脱,可用于水溶液中Cr(Ⅵ)离子的特异性识别和选择性去除,且具有低成本、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8674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82405.6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 B01J20/06 , B01J20/14 , B01J20/28009 , C02F1/281 , C02F1/286 , C02F2101/103 , C02F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去除水中As(V)的磁性壳聚糖/硅藻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硅藻土用2‑2.1mol/L的盐酸酸化8‑12h,洗涤,得到活化硅藻土。(2)将1g壳聚糖溶于180‑200mL的体积分数为1%乙酸中。(3)将n(Fe2+):n(Fe3+)=1:2的比例溶于20‑40mL超纯水中制备磁流体。(4)将步骤3中的溶液倒入步骤2的溶液中,充分混匀后逐滴加入浓氨水,直至pH为10‑10.5,搅拌30min。(5)将步骤1的10g活化后的硅藻土加入到步骤4的溶液中,搅拌反应8‑12h,所得产物经冷却,分离后,用体积百分数为1%的乙酸洗涤2‑3次,最后用超纯水洗至中性,80℃烘箱中干燥8h,过150m筛,即得到磁性壳聚糖/硅藻土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磁性壳聚糖/硅藻土复合材料对水中2mg/LAs(V)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62310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10176857.8
申请日:2016-03-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硅藻/ESO/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聚丙烯基体树脂75~80%、改性硅藻15~20%、增塑剂2.5~5%、其他助剂0.5~2%,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改性硅藻是用偶联剂对硅藻土改性制得,偶联剂用量是硅藻土质量的2~5%。先用偶联剂改性硅藻土,得改性硅藻,然后按照上述组分比例配料,并进行高速混料处理,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熔融挤出,造粒,注塑成型,即制得改性硅藻/ESO/聚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通过在聚丙烯中掺杂改性硅藻、ESO提高聚丙烯抗冲击强度和硬度,并加大了无机粒子的填充量,降低了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227337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393866.7
申请日:2017-05-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Q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孔板法测定P型红辉沸石分子筛抗菌剂抗菌性能的方法。该方法运用酶标仪以OD值作为评价指标,用微孔板法测定红辉沸石分子筛抗菌剂的抗菌性能。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菌,测定P型红辉沸石分子筛抗菌剂对三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并测定浓度为6~96mg/mLP型红辉沸石分子筛抗菌剂对上述三种细菌的生长曲线的影响,通过与试管梯度稀释法的比较,微孔板法同样适用于此测定,并且用量少、检测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103964754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197676.4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湿热地区硅改沥青路面性能的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1)取AH-70号沥青在沙浴中加热至130℃~150℃;(2)将硅藻土倒入沥青中,硅藻土用量为沥青质量的6-12%,搅拌,持续5~20分钟,即得到硅改沥青;(3)根据AC-20级配称取相应质量的石灰岩粗细集料,称取55~57g石灰石矿粉分别置于烘箱中加热至140℃~180℃,恒温2~5小时;(4)将硅改沥青与粗细集料在升温至160℃~200℃的沥青混合料搅拌机中混合搅拌1~3分钟,加入矿粉继续搅拌1~3分钟,其中油石比为4.7%。本发明通过硅藻土对沥青进行改性,制备出沥青混合料,提高了沥青路面的耐高温和抗水害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使用寿命,特别适宜在湿热地区沥青路面中进行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