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994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260231.1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65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在燃料电池系统(10)中,将发电单电池(18)的层叠体(20)收纳的堆壳体(22)、辅助设备壳体(26)被分隔壁(118)划分开。在层叠体(20)的连通孔中至少在最上部配设的至少一个端部连通孔(44)的外周,在层叠体(20)的外周缘部(20a)侧设置邻接外周部(44b)。分隔壁(118)具有相向部(120),相向部(120)与如下区域相向,该区域为邻接外周部(44b)与堆壳体(22)之间的区域且为比外周缘部(20a)靠外侧的区域。将堆壳体(22)与辅助设备壳体(26)的内部连通的换气连通口(12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相向部(120),换气连通口(122)为沿着邻接外周部(44b)的弯曲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702627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0055485.8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内藤秀晴
IPC: H01M8/2465 , H01M8/2485 , H01M8/0258 , B60L53/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用燃料电池堆,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尽量地抑制在堆壳体的下部设置的换气开口部被堵塞的情况。在燃料电池堆(10)中,层叠体(18as.)收纳于堆壳体(20)。在堆壳体(20)的下板(72)上设有换气口(94La、94Lb),并且在所述下板(72)的底面设有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罩构件(96L)。罩构件(96L)从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时具有U字形状,该U字形状的底部(96Ls)配置于换气口(94La、94Lb)的铅垂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17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078966.2
申请日:2020-0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04 , H01M8/24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堆以及燃料电池堆的组装方法。燃料电池堆(10)具备:绝缘性的套管构件(88),其设置于端板(20a),与定位销(70)螺合;以及旋转限制机构(90),其限制套管构件(88)沿着定位销(70)的螺纹紧固方向相对于端板(20a)的旋转。燃料电池堆(10)的组装方法包括螺合工序以及层叠工序,在螺合工序中,套管构件(88)沿着定位销(70)的螺纹紧固方向相对于端板(20a)的旋转被旋转限制机构(90)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1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051619.0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车辆。在燃料电池车辆(10A)的前箱(14)搭载有将多个发电单电池(34)在车宽方向层叠而形成的燃料电池堆(20)和具有电压控制部(60)以及控制壳体(62)的电压控制单元(30)。控制壳体(62)以在与多个发电单电池(34)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与堆壳体(24)邻接的方式与堆壳体(24)接合,在燃料电池堆(20)与电压控制单元(30)之间配置单电池电压检测单元(22)。
-
公开(公告)号:CN10402229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219376.1
申请日:2010-06-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4029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在构成燃料电池组的第一端板(18a)的侧部,分别各设有上下两个用于供给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及用于排出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在第一端板(18a)的面(50a)上形成用于连通各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及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的槽部(52a、52a),将进入所述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的上方的空气向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124465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10171733.1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内藤秀晴
IPC: H01M8/2475 , H01M8/2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5 , H01M8/248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T90/32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10),其将层叠的燃料电池(14)收容于包装箱(16)。构成包装箱(16)的上方侧面板(70)具备相互接合的外侧板(74)和内侧板(76)。在外侧板(74)以及内侧板(76)间,对应于沿层叠方向延伸的两端部,夹装有比外侧板(74)以及内侧板(76)厚的平板部件(78a、78b)。
-
公开(公告)号:CN101908636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010196423.7
申请日:2010-06-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4074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8/2484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在构成燃料电池组的第一端板(18a)的侧部,分别各设有上下两个用于供给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及用于排出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在第一端板(18a)的面(50a)上形成用于连通各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及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的槽部(52a、52a),将进入所述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的上方的空气向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214672713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542329.6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内藤秀晴
IPC: H01M8/2465 , H01M8/2475 , B60L50/71 , B60L50/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能够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整体刚性并同时兼顾轻量化设置。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多个燃料电池堆,多个燃料电池堆至少包括:第一燃料电池堆,受到前车体支撑;以及第二燃料电池堆,配置在第一燃料电池堆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一侧,其中,第二燃料电池堆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燃料电池堆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且第二燃料电池堆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燃料电池堆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从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方来看,第二燃料电池堆的外壳配置在远离第一燃料电池堆的外壳的端部而朝向中心的位置,并且第一燃料电池堆的外壳的刚性大于第二燃料电池堆的外壳的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507411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298764.X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65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容易地进行替换作业,进而减少装卸工序与工时。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收容所述燃料电池堆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周围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束,通过形成于所述壳体上的开口部,以连接所述机器与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的构件;以及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线束上,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轴密封件,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内侧;以及面密封件,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机器之间,且所述轴密封件与所述面密封件形成为可分离的个别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214647616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490190.5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内藤秀晴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能够使燃料电池系统的整体重心接近车辆的中心,由此提高车辆的操作安全性,并降低单侧的安装部产生损毁的情形。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收容在车辆的前车体的车体空间内的多个燃料电池堆,所述多个燃料电池堆至少包括:第一燃料电池堆,受所述前车体所支持;以及第二燃料电池堆,配置在所述第一燃料电池堆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方,且至少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燃料电池堆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二燃料电池堆的重心配置为位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