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57375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010295008.7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27/02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呋喃它酮残留物无标记的阻抗型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说的该传感器通过金胶制备、金电极的预处理、1,4-苯二硫醇修饰金电极、单层纳米金胶的自组装和抗体的固定5个步骤而制得。其特征在于是将纳米金通过自组装方法固定于金电极表面,用来固定呋喃它酮残留物的单克隆抗体而构建得到。使用时,先建立阻抗的相对变化率%△Rct与AMOZ浓度的关系,再根据待测样品的阻抗相对变化率%△Rct就可确定其AMOZ浓度。采用本发明的传感器和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解决当前呋喃它酮残留检测操作费时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657616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200510038289.7
申请日:2005-01-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高抗病毒活性重组鸡γ-干扰素的制取方法及用途,涉及一种广谱高效抗病毒基因工程产品的制取方法。将ChIFN-γ基因从真核质粒中经双酶切后克隆到转移载体中,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1-ChIFN-γ;取DH10Bac感受态细胞,加入1ng pFASTBAC1-ChIFN-γ,转座后,用SOC培养基稀释培养物,涂布Luria平板,培养后,挑取白色菌落,Luria平板进行纯化,阳性质粒命名为Bacmid-ChIFN-γ,提取阳性质粒DNA;取上述重组DNA质粒转染Sf9细胞,制得高抗病毒活性重组鸡γ-干扰素。本发明还在于将该干扰素用于抑制MDV GA对CEF的致病变作用、抑制NDV F48E8在细胞上的增殖、抗AIV(H5N1)病毒对细胞的致病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437023A
公开(公告)日:2003-08-20
申请号:CN03113002.X
申请日:2003-03-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33/53 , G01N33/535 , G01N33/573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禽病毒检测诊断技术领域。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90年代鉴定出的一个新的禽白血病病毒亚群,是肉鸡髓细胞瘤(ML)的病原。本发明用PCR方法扩增出ALV-J囊膜蛋白env基因,并进行克隆,然后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ALV-J env基因产物,以此重组基因产物作为免疫源免疫BALB/C小鼠,研制出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再以单克隆抗体研制出了独特酶联免疫试验检测试剂盒,以其检测感染鸡血清、脏器及羽囊中抗原抗体复合物,判定是否感染ALV-J。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60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858142.6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内一种自驱动自传感悬臂梁传感器检测禽流感病毒H9的方法,本发明包括带有氨基官能团的纳米材料修饰的微悬臂传感器、电信号放大器、模数转化器,带有氨基官能团的纳米材料为UiO‑66‑NH2的金属有机框架,UiO‑66‑NH2的金属有机框架为UiO‑66‑NH2/AuNPs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为:将微悬臂传感器用UiO‑66‑NH2/AuNPs纳米材料修饰;将修饰过的微悬臂传感器与自制电路板、模数转换器、开发板连接,构成检测装置。并将装置与电脑进行连接进行信号处理;在悬臂传感器检测端滴加H9标准溶液,通过收集电信号进行分析结果,本发明快速检测、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22987.2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113 , A61K31/713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疫苗开发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猪轮状病毒的amiRNA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猪轮状病毒的amiRNA,包括amiRNA‑323或amiRNA‑345。本发明所提供的amiRNA能够有效抑制猪轮状病毒,特别是PORV‑GD‑01‑2015毒株,经实施例验证,本发明所提供的amiRNA能有效抑制猪轮状病毒PORV‑GD‑01‑2015毒株的复制和增殖,也可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并用于猪轮状病毒抗病体系的培育,为amiRNA疫苗开发治疗猪轮状病毒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84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41861.1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7/01 , C12N15/34 , C12N15/86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表达血清8a型禽腺病毒的Fiber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其主体为野生型血清4型禽腺病毒SD株;所述血清8a型禽腺病毒的Fiber蛋白,其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其中使用血清8a型禽腺病毒Fiber基因替换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2基因,替换的是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2基因的19位核苷酸到1440位核苷酸,FAdV‑4的Fiber‑2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本发明,利用当下流行的FAdV‑4毒株作为载体,将FAdV‑4的毒力基因Fiber‑2替换为FAdV‑8a的保护性抗原Fiber基因,获得高度致弱的表达FAdV‑8a的Fiber蛋白的重组FAdV‑4,为防控FAdV‑4和FAdV‑8a提供生物材料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57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03552.2
申请日:2023-07-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7/01 , C12N7/02 , C12N15/861 , C12N15/34 , C12N15/44 , C12N15/12 , C12N15/113 , C12N9/22 , A61K39/145 , A61K39/235 , A61K39/295 , A61P31/16 , A61P31/20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RISPR‑Cas9技术表达H7N9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及其的制备方法,H7N9禽流感病毒HA蛋白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其中使用H7N9禽流感病毒HA基因替换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2基因,替换的是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2基因的253位核苷酸到1440位核苷酸。本发明的关键技术是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血清4型禽腺病毒中插入H7N9禽流感病毒HA基因以及带有LoxP位点的RFP表达盒,利用RFP蛋白进行病毒的纯化,纯化完成后使用Cre重组酶敲除RFP表达盒,最后获得可以稳定表达H7N9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本发明构建的表达H7N9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为制备血清4型禽腺病毒和H7N9禽流感病毒二联疫苗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85545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309128.5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7/01 , C12N15/45 , C12N15/861 , C12N15/65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表达新城疫病毒La Sota毒株HN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新城疫病毒La Sota毒株HN蛋白,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其中使用新城疫病毒La Sota毒株HN基因替换FAdV‑4的Fiber‑2基因,替换的是FAdV‑4的Fiber‑2基因的253位核苷酸到1440位核苷酸,FAdV‑4的Fiber‑2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本发明,利用当下流行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作为载体插入新城疫病毒HN基因,成功获得新城疫病毒HN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为同时免疫防控血清4型禽腺病毒和新城疫病毒提供技术支撑和弱毒二联疫苗候选。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86227.3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Ⅱ型鸡星状病毒抗体的ELISA试剂盒及制备方法,运用感染Ⅱ型鸡星状病毒的LMH细胞进行Cell‑ELISA实验,进行Ⅱ型鸡星状病毒抗体的检测。该方法与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白血病毒、马立克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全病毒感染的Cell‑ELISA方法检测待检鸡血清样品,并组装成用于测定血清中鸡星状病毒抗体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可用于Ⅱ型鸡星状病毒感染血清学诊断以及抗体的水平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为Ⅱ型鸡星状病毒防制提供一种新型有效的检测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2179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0039900.2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C12N15/866 , C12N7/01 , A61K39/295 , A61K39/215 , A61K39/225 , A61K39/15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猪三种致腹泻病毒中和抗原表位融合蛋白重构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猪三种致腹泻病毒PEDV、TGEV、PoRV的中和抗原表位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编码该中和抗原表位融合蛋白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分别选取PEDV、TGEV、PoRV的主要中和抗原表位基因并进行拼接,而后通过重组杆状病毒真核表达系统对串联基因进行融合蛋白表达。将表达串联基因融合蛋白的重组病毒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免疫小鼠,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本发明为预防PEDV、TGEV、PoRV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为猪腹泻病毒新型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