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可调式多级节流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383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05690.8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可调式多级节流装置及其应用,其中,装置包括:前法兰管道、流量调节部件和后法兰管道,前法兰管道和后法兰管道紧固连接;流量调节部件包括:多个可调式孔板组件,多个可调式孔板组件布置于前法兰管道和后法兰管道形成的法兰管道的内腔中;每个可调式孔板组件包括:密封盖板、底板、调节杆、旋转盘和驱动器;调节杆布置于底板的安装孔中,旋转盘安装在底板上,驱动器安装在密封盖板上,密封盖板的节流孔和底板的节流孔联通形成节流窗口;驱动器用于在旋转时带动旋转盘转动;旋转盘用于通过旋转转轮带动调节杆进入或者退出节流窗口,从而改变节流窗口的有效节流面积。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工况进行主动的低噪声流量调节。

    一种水下高可靠平衡式解锁气缸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98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60326.4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动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水下高可靠平衡式解锁气缸,其包括缸体、活塞杆和弹簧,其中:缸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输出侧端盖、止动侧端盖;活塞杆轴向穿过缸体,活塞杆两端分别从输出侧端盖、止动侧端盖伸出,且活塞杆在止动侧端盖侧的端面安装有挡板;活塞杆上设有与缸体间隙配合的活塞,该活塞靠近止动侧端盖一侧设置有定位凸台,且定位凸台与缸体、止动侧端盖间形成充气腔;弹簧位于缸体和活塞杆之间形成的弹簧腔内,且弹簧两端分别设置在活塞和输出侧端盖端面上。本发明为单作用气缸,采用两端均伸出活塞杆的平衡式结构,通过高强度弹簧抵抗在水下恶劣环境条件下加速度产生的冲击,且该气缸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环保。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机械式应急抛载自救装置及水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6374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22401.0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机械式应急抛载自救装置及水下机器人。该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涡轮蜗杆箱、开关单元和基座,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蜗轮蜗杆箱上方,该蜗轮蜗杆箱的中心轴的一端与基座中心设置的抛载轴连接,另一端与开关单元连接,开关单元同时与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控制驱动单元的开关;驱动单元驱动蜗轮蜗杆箱的中心轴旋转,该中心轴旋转带动抛载轴旋转,当旋转至预设位置时触发所述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断开所述驱动单元的电源使得所述中心轴停止旋转,同时,抛载重物从所述基座上脱落,以此实现抛载重物的抛载。通过本发明,解决水下机器人应急抛载自救和安全回收的问题。

    一种一体化直驱式动态负压发生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8286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85824.1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直驱式动态负压发生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和应用,属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半实物大气环境仿真模拟领域,装置通过缸体、气缸端盖、法兰连接座、发生器固定座的结构上的创新设计,以及与回弹式位移传感器、气缸活塞、活塞杆、音圈电机线圈动子、音圈电机磁钢定子各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一体化创新设计,实现了基于变容积原理的直驱式动态负压发生装置,以音圈电机为控制元件,直接驱动活塞组件平移,使得被控腔的容积缩小或扩大,从而使被控腔在初始压力附近产生动态负压信号。本发明能够在更低的负压偏置点产生动态负压信号,具有大范围、高精度、高动态的特点。

    一种适用于重型长管状构件的多自由度调节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483378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05400.8

    申请日:2022-03-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调节平台设计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重型长管状构件的多自由度调节平台,调节平台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层基座、下层平台以及上层平台,其中:底层基座与下层平台之间设有端部竖直液压缸组件、中部竖直液压缸组件、导向组件以及支撑柱;导向组件包括四方轮组、导向柱以及连接板,四方轮组包括至少两组滚轮结构,导向柱的下端固定于底层基座,四方轮组连接于连接板,连接板活动连接于下层平台的下表面,下层平台的转动轴线与中部竖直液压缸组件的转动轴线重合;下层平台与上层平台之间的端部设有水平液压缸组件、中间设有中间连接件。本申请可以实现对重型长径比较大的构件的姿态,在保证构件形态的情况下进行精确控制和调节。

    一种可复合动作的双作用液压缸

    公开(公告)号:CN11310792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457051.7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压伺服执行元件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可复合动作的双作用液压缸,双作用液压缸包括活塞杆部件、活塞部件、缸筒及止位筒,止位筒固定设置在缸筒内,活塞部件与止位筒活动连接,且其设置在缸筒内;止位筒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包括相连接的直线段及螺旋段;活塞组件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活塞杆部件的一端穿过止位筒,另一端与活塞部件活动连接;通过切换所述缸筒的工作油口的进油和排油来调节双作用液压缸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两个,分别为活塞杆部件的活塞杆光轴先直线运动再转动的工作状态及活塞杆光轴先转动后直线运动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实现了直线运动与转动,适用性较强。

    一种可复合动作的双作用液压缸

    公开(公告)号:CN11310792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57051.7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压伺服执行元件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可复合动作的双作用液压缸,双作用液压缸包括活塞杆部件、活塞部件、缸筒及止位筒,止位筒固定设置在缸筒内,活塞部件与止位筒活动连接,且其设置在缸筒内;止位筒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包括相连接的直线段及螺旋段;活塞组件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活塞杆部件的一端穿过止位筒,另一端与活塞部件活动连接;通过切换所述缸筒的工作油口的进油和排油来调节双作用液压缸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两个,分别为活塞杆部件的活塞杆光轴先直线运动再转动的工作状态及活塞杆光轴先转动后直线运动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实现了直线运动与转动,适用性较强。

    一种高精度快响应的总温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22320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27833.5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动传动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快响应的总温模拟装置。该总温模拟装置包括供气单元、测量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供气单元中气源组件的一组气路与混合容腔连接,另一组气路通过加热组件与混合容腔连接;加热组件利用等离子加热器对气体进行加热,冷气和热气在混合容腔中混合获得待测气体;测量单元中测量容腔与混合容腔连接,同时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测量容腔的内部,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待测气体的温度;控制单元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调整气源组件中两组气路的流量。该总温模拟装置采用等离子加热器加热气体,能够快速调整待测气体的温度,提高总温模拟装置的响应速度,实现高精度快响应的总温模拟。

    一种用于总温半实物仿真的高低温气流快速混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0505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27914.5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总温模拟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总温半实物仿真的高低温气流快速混合系统。该系统包括进气装置、混合装置和温度测量装置,其中进气装置分别用于提供热气和冷气;混合装置中第一陶瓷内腔套设在第二陶瓷内腔的外侧,第一陶瓷内腔的前端入口与热气流发生组件连接;冷气流管路与第一陶瓷内腔的侧壁连接,同时第二陶瓷内腔的侧壁开设有气孔;扰流杆设置在第二陶瓷内腔的内部,第三陶瓷内腔与第二陶瓷内腔的后端出口连接。本发明中冷气进入第一陶瓷内腔与第二陶瓷内腔的环形间隙内,然后通过气孔进入第二陶瓷内腔的内部与热气混合,以此增加了冷热气流的直接接触面积,同时通过设置扰流杆,能进一步提高冷热气流的混合速率。

    一种可平衡重力的双作用单出杆对称液压缸

    公开(公告)号:CN11248350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24639.7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压伺服执行元件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平衡重力的双作用单出杆对称液压缸。该液压缸包括缸筒、顶部端盖、底部端盖、中空活塞杆、活塞和缸内油管,其中:缸筒竖直放置,其上方通过顶部端盖进行密封,其下方通过底部端盖进行密封;中空活塞杆穿过顶部端盖进入缸筒的内部,其下端与活塞连接,以带动活塞上下运动;缸内油管穿过活塞进入中空活塞杆的内部。本发明中缸筒与中空活塞杆之间的环形截面面积等于缸内油管的外圆截面面积,从而实现对称往复运动,并且所需安装空间较小,同时通过设置第三工作腔用于平衡重力,不需要额外配置液压缸,故对于该液压缸运动可采用对称伺服阀进行控制,控制精度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