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099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50707.7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一种三维矢量方向的阵列式微阴极放电推进系统,包括:电源功率控制单元、多个推力器及切换开关模块;推力器固定安装在立方星结构内的棱边处,推力器输出推力的方向与对应棱边的长度方向相同;立方星结构的一条棱边上最多安装两个推力器且两推力器的输出推力方向相反;电源功率控制单元接收整星电源的供电,电源功率控制单元接收整星控制系统传输的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向切换开关模块传输开关使能;切换开关模块接收电源功率控制单元传输的开关使能,根据开关使能,切换推力器的开关闭合或断开。本发明在一个模块上就可以实现推力大小以及矢量方向的控制,不需要卫星调转方向等操作就可以直接灵活实现卫星姿态及轨道的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64892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350547.X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一种减少电弧推力器电极启动烧蚀的系统及方法,包括燃气发生器、冷却器和电弧放电装置。冷却器安装在燃气发生器与电弧放电装置之间;液体推进剂无水肼在燃气发生器内经过催化分解反应,变成高温燃气,燃气先流经冷却器,与冷却器进行换热,再流入电弧放电装置,经过电弧放电后喷出。一种减少电弧推力器电极启动烧蚀的方法,包括在冷却器处于较低温度时启动燃气发生器,冷却器冷却高温燃气受,使推进剂流量增大,在推进剂流量从峰值向下逐渐回落过程中的预设范围内启动电弧。本发明能够显著减少电弧推力器电极在启动过程的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1160574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51862.4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一种电弧推力器阳极结构,包括:收缩段、核心段、第一扩张段、第二扩张段;其全部为导体,外形都为圆柱形,依次同轴串联密封连接。收缩段内部有锥形收缩的第一通道;核心段内部有锥形收缩的第二通道、圆柱通道和锥形扩张的第三通道;扩张段内部有锥形扩张的第四通道;扩张段内部有锥形扩张的第五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圆柱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同轴串联组成阳极的内壁面。收缩段、核心段、第一扩张段和第二扩张段内部有吸热通道,外表面表面有辐射散热涂层;气体推进剂沿在吸热通道内流动,从吸热通道壁面吸收热量后进入电弧放电区。本发明能够降低了阳极的加工难度和原材料成本,提高推力器的性能,减小阳极质量,有利于卫星的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95439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829054.7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23R3/40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高粘度离子液体推进剂的催化燃烧发动机及燃烧方法,发动机包括泡沫金属预热器、控制阀、旋涡式喷注器、催化床、催化床预热器和喷管;泡沫金属预热器内部设有多孔介质状流体通道,泡沫金属预热器与控制阀的入口一端连接,控制阀内部设有推进剂流道,推进剂流道与多孔介质状流体通道相通,控制阀的另一端通过旋涡式喷注器与催化床一端相连,旋涡式喷注器内部设有旋涡槽;催化床另一端与喷管相连,催化床外壁面安装有用于对催化床加热的催化床预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6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306024.9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流体阻尼、电磁阀、喷注器、辐射散热片和催化床,流体阻尼内部设置有对推进剂进行节流的流体通道,流体阻尼与电磁阀一端入口连接,电磁阀内部设有推进剂流道,推进剂流道与流体通道相通,电磁阀内部推进剂流道内径大于流体阻尼内部流体通道内径,电磁阀与催化床通过喷注器连接。本发明喷注器变截面毛细管通过拓宽毛细管根部的通流面积,提高毛细管的抗污染能力,提高推力器整机寿命,本发明相对于目前50小时以内的使用寿命,可以将使用寿命提升至500~1000小时。
-
公开(公告)号:CN11528538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759429.3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振兴 , 徐国峰 , 张雅斌 , 姜华 , 姚兆普 , 魏延明 , 高宁 , 刘旭辉 , 李恒建 , 刘子健 , 赵琦 , 田丽霞 , 柴军 , 夏继霞 , 李文 , 王斌 , 黄亚楠 , 刘翔宇 , 张红亮 , 李阳
Abstract: 一种空间在轨气液加注阀,涉及推进剂在轨加注领域,包括主动端和被动端。主/被动端包括主/被动阀体、连接于主/被动阀体一端的主/被动接头、位于主/被动阀体内的浮动体A/B和弹簧A/B、主/被动顶杆,在弹簧力作用下,浮动体A/B与主/被动接头之间形成密封;主/被动顶杆用于推动浮动体A/B移动而与主/被动接头之间解除密封。主动接头用于供被动接头插入,主动接头内壁的O形圈实现加注通道的外密封;随着被动端与主动端插接,主/被动顶杆推动浮动体A/B,内密封解除,流体通道贯通。加注完成后,排空阀内介质。主/被动端分离,弹簧力作用下,浮动体A/B复位,内密封建立,流体通道断开。实现在轨流体的高可靠无泄漏加注。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72681.3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一种聚焦型羽流的多级会切场推力器,包括:主放电结构的外壁上套装有多段永磁体;阳极结构的尾部端面垂直于主放电结构的轴线,阳极结构的轴线与放电结构的轴线同轴,且阳极结构的尾部端面的中心点与第一级永磁体对应会切磁场在轴线处磁场强度最高点重合;其中,最靠近主放电结构入口端的永磁体作为第一级永磁体;多个楔形环结构沿轴向固定安装在主放电结构内部;优先由位于主放电结构尾部(即下游)的永磁体开始设置楔形环结构。本发明通道构型能够克服现有推力器羽流优化技术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推力器空心羽流的工程技术难题(羽流发散效率可提升约30%),可普遍应用不同功率级的会切磁场推力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03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692958.6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功率电推进器离子能量测量系统,包括放电腔体内部的集成探头,以及放电腔体外部的数据采集系统;集成探头包括三探针探头和金属圆环探头;金属圆环探头为由金属丝绕制的不封闭的环状结构,三探针探头位于金属圆环探头内部,包括三根并排排布的金属丝;数据采集系统获取金属圆环探头内部产生的感应电势,得到电流密度,数据采集系统同时获取三探针探头的离子饱和电流、正偏压电位和悬浮电位,得到离子密度;根据电流密度和离子密度得到离子能量。本发明还公开了高功率电推力器中离子能量在线测量方法。本发明实现了离子能量的实时监测,能够推动电推力器能量耦合机理研究,优化推力器设计,促进高功率电推力器的快速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6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57915.0
申请日:2024-09-09
IPC: G06F30/28 , G06F30/10 , G06F119/14 , G06F113/10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保真增材制造应力应变仿真方法,属于增材制造仿真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CFD的温度计算结果数据加载至FEM的网格模型中,获得FEM温度场,将FEM温度场以预定义场的形式加载到应力分析中,获得热力耦合模型,基于热力耦合模型计算应力应变过程;计算过程中,通过静态单元法为模型节点赋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属性,考虑不同属性节点对于应力应变的影响,使得整个计算过程能够接近真实的仿真过程。本发明实现了激光增材制造熔池形貌、温度场数据信息的高保真传递,有效提升了应力应变计算模型的精确度,同时降低了数据处理的难度,提升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286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23093.X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阴极的微阴极放电推力器,包括:主阴极、小阴极、阳极、绝缘结构、导电薄膜、功率处理单元、绝缘壳、外壳和弹簧;绝缘壳安装在外壳内;主阴极安装在绝缘壳内,并通过弹簧与绝缘壳内底面连接;阳极安装在绝缘壳顶部;小阴极通过绝缘结构安装在阳极上;绝缘结构外表面涂有导电薄膜;功率处理单元通过导线连接主阴极、小阴极和阳极。本发明解决了μCAT阴极烧蚀不均匀的问题,适用于真空弧/微阴极放电/微阴极电弧类型的推力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