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5474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21374.7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振器的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液压激振器安装装置。该装置中调整座部件的基座与支架部件相连。基座上设置有供工作台滑动的弧形滑道。一对弧形滑道之间设置有弧形定位齿条。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带有限位齿轮的限位支座。限位齿轮与弧形定位齿条相啮合。动力装置的动力端与限位齿轮相联接。液压支撑柱的侧壁上设置有泵和油路集成块。该装置通过自适应模块中的传感器分别采集激振器的接触点与结构件之间的距离值,以及激振器的激励方向与接触面之间的角度值,并分别反馈到高度驱动模组和角度驱动模组,进而对工作台的位置实现调整,提高了激振器的安装位置精度,为激振器位置进行精确调整和灵活变动提供了有益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06987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350066.6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舶总体方案机械噪声评估方法,属于船舶减振降噪论证和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船舶总体方案设计成果分析及结构建模参数梳理;建立船舶几何结构仿真模型;建立船舶统计能量分析模型;船舶单机辐射噪声评估;船舶航行工况机械噪声评估;本发明合理可行,克服了目前船舶总体方案机械噪声评估中采用“人工经验”方法所得结论的不确定性,可实现对设备单机和航行工况下机械噪声的定量仿真计算,大幅提高船舶总体方案机械噪声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074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70314.6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L55/033 , F17D1/08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声学试验水管路水源装置,主要由筒体、上封头、下封头、吸声层、人孔、人孔盖、软梯、支脚和吊耳组成;筒体为圆柱形,上下封头为椭圆形封头,水管路接口用于连接水管路,电缆接口用于给加压装置提供电力,容积不小于水泵额定流量的1/4,以满足水管路内水流稳定,装置内壁敷设低频吸声材料用以控制水泵叶频和轴频,装置筒体部分的高度H和直径D精心设计,以消除水泵叶频和轴频。本发明提供的声学试验水管路水源装置,可实现与试验水管路系统的匹配,有效降低试验水管路内的干扰,提高试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支撑船舶通海管路控制措施效果测试考核、样机鉴定、改进提高等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106900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1388105.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声学特征智能主动控制方法,感知传感器探测水面以下船体附近的噪声信号、压力、温度等声学和环境信息,经声学分析与特征提取模块提取所需的船体附近辐射噪声信号和声学态势信息,控制模块根据声学特征和声学态势信息,利用自适应控制算法,产生特定频率和幅值的信号,最后经由驱动模块及换能器实现对声学特征的控制。本发明既可以改变船舶声纹特征,实现欺骗和迷惑对方的声学示假伪装,又可在必要时,实现主动抵消水面以下船体附近的噪声,消减自身声学特征信号,“隐藏”自己,实现智能声隐身,以此有效提高船舶智能主动控制和声隐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10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711129602.7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统计能量分析的船舶舱室噪声预报方法。1、利用船舶图纸资料初步构建船舶舱室噪声统计能量分析预报模型;2、对所构建模型中重点考核舱室及载荷区域进行局部细节优化,构建外部辅助声腔;3、利用实验测试确定设备振动加速度载荷及声功率载荷;4、利用实验测试或公式计算确定钢板及声腔内损耗因子;5、利用传递矩阵法建立舾装材料结构的微观声学分析模型,通过吸声及隔声分析得到舾装材料声学参数;6、将频响分析设为1/3倍频程频率,计算频率设为31.5Hz‑8kHz;7、运用统计能量分析进行船舶舱室噪声预报分析。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船舶舱室噪声预报的效率和精度,可应用于海洋平台、船舶舱室噪声预报及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06900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88105.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声学特征智能主动控制方法,感知传感器探测水面以下船体附近的噪声信号、压力、温度等声学和环境信息,经声学分析与特征提取模块提取所需的船体附近辐射噪声信号和声学态势信息,控制模块根据声学特征和声学态势信息,利用自适应控制算法,产生特定频率和幅值的信号,最后经由驱动模块及换能器实现对声学特征的控制。本发明既可以改变船舶声纹特征,实现欺骗和迷惑对方的声学示假伪装,又可在必要时,实现主动抵消水面以下船体附近的噪声,消减自身声学特征信号,“隐藏”自己,实现智能声隐身,以此有效提高船舶智能主动控制和声隐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5694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098100.1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10K11/168 , G10K11/172 , B32B3/26 , B32B25/14 , B32B15/20 , B32B15/06 , B32B9/00 , B32B9/04 , B32B7/02 , B32B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带有功能梯度板的耦合共振型水下声学覆盖层。包括外覆盖层、内覆盖层和功能梯度板,外覆盖层和内覆盖层铺设在功能梯度板的两侧,外覆盖层和内覆盖层内均有周期性空腔,外覆盖层中空腔与内覆盖层中空腔位置一一对应、形状互不相同。外覆盖层和内覆盖层铺设在功能梯度板的两侧,三者以此种方式耦合提高了声学覆盖层低频范围的吸声性能,并有效地拓宽了覆盖层的吸声频率范围。使得功能梯度板的动力学行为对覆盖层吸声特性的影响占主导作用。由于功能梯度板的共振效应,空腔与功能梯度板之间能够在低频范围能够产生耦合共振,能够对低频声波产生强吸收作用,同时,增强了在特定频率下声学覆盖层的共振效应,增强了声波的能量耗散。
-
公开(公告)号:CN11085360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98103.5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10K11/00 , G10K11/168 ,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多层散射体与空腔耦合共振的水下声学覆盖层。包括覆盖层,所述覆盖层包括外覆盖层(1)和内覆盖层(3),还包括谐振效应板(2),所述谐振效应板(2)夹在外覆盖层(1)与内覆盖层(3)之间、通过谐振效应板(2)实现耦合。本发明的谐振效应板位于内、外覆盖层之间,这种耦合方式有助于改善声学覆盖层的低频吸声特性。所述声学覆盖层通过散射体分层设计、空腔与散射体的耦合以及谐振效应板等方式拓宽了声学覆盖层的吸声频段、增强了声波在声学覆盖层内的能量耗散。
-
公开(公告)号:CN11004645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47226.1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潜式海洋平台减振降噪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潜式海洋平台总体方案水下辐射噪声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半潜式海洋平台总体方案设计分析及结构建模参数梳理;建立半潜式海洋平台几何结构仿真模型;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建立半潜式海洋平台结构统计能量分析评估模型;单机辐射噪声评估;组合工况水下辐射噪声评估。本发明方法合理易行,克服了目前半潜式海洋平台总体方案水下辐射噪声评估中基于的“人工经验”方法所得结论的不确定性,可大大提高半潜式海洋平台总体方案水下辐射噪声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2411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068123.3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声器性能测试实验管段,包括待测消声器和厚壁管,所述待测消声器的两端分别与厚壁管通过法兰连接,每一个厚壁管上设置有四个水听器安装基座和一个取压环,所述取压环上均匀设置3或4个取压点,所述厚壁管均匀设置3或4个取压孔,所述取压点与取压孔相配合,所述取压环上还设置有取压管接头。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消声器性能测试实验管段,可实现消声器的插入损失、噪声衰减量、传递损失及阻力损失的测量;采用单位长度的管路质量与单位长度管内流体质量之比大于5的方案,在降低成本同时可以减小振动对声学测量结果的影响及管路的声学耗散,避免消声器的再生噪声所存在的非平面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拓宽传递损失测量的频带带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