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4276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1098101.6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10K11/168 , G10K11/172 , B32B25/04 , B32B33/00 , B32B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功能梯度板的水下声学覆盖层。包括覆盖层,所述的覆盖层包括外覆盖层(1)和内覆盖层(3),还包括功能梯度板(2),外覆盖层(1)和内覆盖层(3)铺设在功能梯度板(2)的两侧实现三者耦合,内覆盖层(3)内有周期性空腔。内覆盖层中空腔的阻抗与聚氨酯吸声橡胶相差极大,声波在空腔边界发生反射,不仅可以增加声波传播距离、有效地降低声波的透射,使得声波反射到外覆盖层中进行二次能量耗散,提高整体覆盖层结构的吸声性能;此外,空腔结构还可以产生共振吸收,沿微孔或间隙进入的声波能够引起空腔内部的空腔的粘滞阻力,使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耗散掉。
-
公开(公告)号:CN11249860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292759.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7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主动减振低噪声流激振动噪声试验装置,包括拖车、动力系统、模型控制系统和主动减振控制系统;所述拖车包括拖车梁、拖车车轮、拖车车体、轨道、开孔和减振装置组成拖车主体结构;所述动力系统由拖车电机、测速仪、驱动器及控制器组成;所述模型控制系统由传动装置、传动电机、传动电机控制器、传动电机驱动器、液压装置和升降杆组成;所述主动减振控制系统包括作动器和作动器控制器,固定在拖车中部车体上;本发明通过拖车,传动装置,液压装置实现模型六自由度运动;通过在拖车底座以及拖车梁上安装减振垫,降低车轮及电机的振动传递,从而实现拖车的低噪声运行,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环境适应能力强、噪声低、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49860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92759.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7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主动减振低噪声流激振动噪声试验装置,包括拖车、动力系统、模型控制系统和主动减振控制系统;所述拖车包括拖车梁、拖车车轮、拖车车体、轨道、开孔和减振装置组成拖车主体结构;所述动力系统由拖车电机、测速仪、驱动器及控制器组成;所述模型控制系统由传动装置、传动电机、传动电机控制器、传动电机驱动器、液压装置和升降杆组成;所述主动减振控制系统包括作动器和作动器控制器,固定在拖车中部车体上;本发明通过拖车,传动装置,液压装置实现模型六自由度运动;通过在拖车底座以及拖车梁上安装减振垫,降低车轮及电机的振动传递,从而实现拖车的低噪声运行,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环境适应能力强、噪声低、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4928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35779.0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2 , F16F15/067 , F16F15/023 , B63B17/00 ,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体隔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阻抗均匀化的船舶设备基座以及优化设计方法。该优化设计方法根据船舶机械设备常用基座类型,确定减隔振设计基座对象;根据设备信息及激励载荷特性,确定基座减隔振具体需求;根据设备基座布置与结构形式,构建减隔振评估有限元模型,以基座阻抗均匀化系数和振级落差为评价指标,对基座减隔振效果进行评估;并从阻抗均匀化角度,确定设备基座改进方案,进行基座参数优化设计;根据确定的阻抗均匀化基座参数,建立改进后的减隔振系统模型,评估优化后的基座减隔振效果。本发明从阻抗均匀化角度开展基座减隔振设计,提高了传统基座减隔振水平和低频隔振效果,提升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769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933536.3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 山东拓海海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17/00 , F16F15/02 , F16F15/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体高效减振的阻抗均匀化基座。该基座包括基座面板、减振液囊、与船体结构相连的连接框架等。连接框架包括肘板、腹板和顶板。肘板垂直布置在船体结构与顶板之间,肘板的尾端与船体结构相连,肘板首端与顶板相连,相邻的肘板之间通过腹板相连。顶板上方布置有隔振器与减振液囊,顶板通过减振液囊与面板底部相连,面板顶部与隔振器伸缩端与浮筏底部相连,船用设备安装于浮筏上方。减振液囊的囊体内部具有若干个容纳液体的缓冲腔,同时位于顶板上的多个减振液囊排布形成减振液层结构。该阻抗均匀化基座可有效提高船用设备基座的减振能力,降低船舶机械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968472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84253.2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声学辅助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维结构内部声学性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表示二维声学区域的NURBS几何参数,包括节点向量、多项式阶次及控制点网络;转化NURBS参数,得到新的插值点及插值基函数;采用上述插值基函数,描述二维区域内部声场及其偏导数;应用Gauss-Lobatto积分法则,计算声压在单位参数空间[0,1]×[0,1]内的数值积分;与传统有限元相比,等几何分析不需要常规的网格划分,可以在保留了几何模型精确性的情况下分析结构的声学性能,从而提高了分析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654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058792.9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根据水下航行器低噪声航行要求,对动力舱内主机等高噪声设备进行多级减隔振处理。动力舱设备不与水下航行器壳体结构直接接触,其下部安装在减振基座上,前部与减振舱壁相连,尾部与推力舱壁相连,并在四周设置限位装置固定。减振舱壁与推力舱壁均不与水下航行器壳体结构直接相连,而是通过减振器连接。水下航行器正常航行时,动力舱设备产生的振动能量很难通过板壳结构传递到壳体外置,从而达到降低其水下辐射噪声的目的。本发明方案合理可行,应用前景广阔,适用范围广,能较好地控制水下航行器水下辐射噪声,达到隐蔽航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68472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11584253.2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声学辅助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维结构内部声学性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表示二维声学区域的NURBS几何参数,包括节点向量、多项式阶次及控制点网络;转化NURBS参数,得到新的插值点及插值基函数;采用上述插值基函数,描述二维区域内部声场及其偏导数;应用Gauss‑Lobatto积分法则,计算声压在单位参数空间[0,1]×[0,1]内的数值积分;与传统有限元相比,等几何分析不需要常规的网格划分,可以在保留了几何模型精确性的情况下分析结构的声学性能,从而提高了分析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6987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350066.6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舶总体方案机械噪声评估方法,属于船舶减振降噪论证和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船舶总体方案设计成果分析及结构建模参数梳理;建立船舶几何结构仿真模型;建立船舶统计能量分析模型;船舶单机辐射噪声评估;船舶航行工况机械噪声评估;本发明合理可行,克服了目前船舶总体方案机械噪声评估中采用“人工经验”方法所得结论的不确定性,可实现对设备单机和航行工况下机械噪声的定量仿真计算,大幅提高船舶总体方案机械噪声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5694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098100.1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10K11/168 , G10K11/172 , B32B3/26 , B32B25/14 , B32B15/20 , B32B15/06 , B32B9/00 , B32B9/04 , B32B7/02 , B32B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带有功能梯度板的耦合共振型水下声学覆盖层。包括外覆盖层、内覆盖层和功能梯度板,外覆盖层和内覆盖层铺设在功能梯度板的两侧,外覆盖层和内覆盖层内均有周期性空腔,外覆盖层中空腔与内覆盖层中空腔位置一一对应、形状互不相同。外覆盖层和内覆盖层铺设在功能梯度板的两侧,三者以此种方式耦合提高了声学覆盖层低频范围的吸声性能,并有效地拓宽了覆盖层的吸声频率范围。使得功能梯度板的动力学行为对覆盖层吸声特性的影响占主导作用。由于功能梯度板的共振效应,空腔与功能梯度板之间能够在低频范围能够产生耦合共振,能够对低频声波产生强吸收作用,同时,增强了在特定频率下声学覆盖层的共振效应,增强了声波的能量耗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