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斯特林发动机教学实验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671039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710080764.X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斯特林发动机教学实验测试平台,包括斯特林模型机、数据收集处理及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燃料转换系统以及固定台架;数据收集处理及控制系统由单片机、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组成,用以完成数据收集处理和自动控制燃料转换系统的控制;所述自动控制燃料转换系统固定在固定台架上,其受数据收集处理及控制系统的控制,用以完成燃料转换;自动控制燃料转换系统包括点火装置、转换装置、熄灭装置,转换装置固定在固定台架的底板上,点火装置、熄灭装置以及斯特林模型机分别相邻放置在圆形转台周围。本发明实现了斯特林机稳定运行数据的自动测量和燃料自动转换的功能。

    一种可原地转向的抢险救援车传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2285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416969.5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原地转向的抢险救援车传动系统,其中,变速箱沿纵向设置,并通过第一传动轴与主减速器总成相连,主减速器总成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花键轴与换向器总成的输入端相连,换向器总成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花键轴与分动器总成同轴连接,分动器总成前后两侧分别通过第二传动轴与直角传动机构相连;主减速器总成与分动器总成结构相同,由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差速器总成以及差速锁机构组成;换向器总成中,换向执行机构设置于行星轮系传动机构两侧,在换向操纵机构的控制下,换向执行机构带动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两侧输出端同向或反向旋转。本发明在崎岖路面的通过性好,能够实现零半径原地转向,提高车辆的机动性。

    一种能量自给移动平台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9175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264347.7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刘昕晖 王建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8/003 B60L8/006 F02G1/043 F02G225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有效利用各种能源的能量自给移动平台,包括资源收集机构,用以收集该移动平台外界的资源;资源处理机构,资源处理机构处理所述资源收集机构收集的资源,并得到热能;能量转换机构,将所述第一能源转化为耗能机械使用的电能;储能机构,所述储存机构存储、并对耗能机械输出所述第二能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量自给移动平台,利用资源收集机构收集能够被利用的资源,并将收集的资源在资源处理机构内进行处理,再通过能量转化机构将上述的第一能源转化为需要的电能,真正做到能量自给,提高该移动平台的作业时间、巡航里程、并合理利用自然界可再生资源。

    一种追踪目标人的语义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2060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26940.5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2785 G06F17/30743 G10L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追踪目标人的语义识别装置,包括麦克风阵列模块、说话人辨识模块、存储模块、音频数据缓存区以及语义匹配模块;麦克风阵列模块采集来自外界声场的多路音频信号并进行语音增强处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只增强了外界声场中特定位置声源的音频信号;说话人辨识模块提取麦克风阵列模块采集的声纹特征,与目标人的声纹模型进行匹配,判断通过麦克风阵列模块增强处理后的特定声源信号是否来自于目标人;语义匹配模块识别音频中的语义信息并以一定形式输出。本发明配置了声纹提取模块和声源定位模块,可以在噪杂的外界声场中定位到目标人的声源位置,并通过音频数据缓存区和语义匹配模块将目标人的语音信号转换为目标人语义。

    一种电动履带式全地形底盘

    公开(公告)号:CN10682863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35036.1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5/065 B62D55/08

    Abstract: 一种电动履带式全地形底盘,包括俯仰减速电机、主动齿轮、主动齿轮挡圈、底板、电动履带轮、离合装置、离合装置轴、从动齿轮以及控制器,俯仰减速电机固定在底板上,主动齿轮固连在俯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主动齿轮挡圈固连在俯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并压紧在主动齿轮上,两个电动履带轮对称布置在底板两侧,且每个电动履带轮上固定一个离合装置,离合装置轴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离合装置固定连接,从动齿轮固定在离合装置轴上并与主动齿轮啮合;电动履带轮包括四连杆框架、包络四连杆框架的履带、驱动总成以及升降机构。本发明能够保持底板稳定不随地形颠簸,随地形调整底板的离地间隙,在地形崎岖环境下,电动履带轮增加了附着性能。

    新型汽车用电流变自动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578228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16702.2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7/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用电流变液离合器,包括:作用为控制离合器接合和中断的电流变液传动装置;作用为给电流变液供电的供电装置;作用为分配发动机输入动力为两部分,减小电流变液传动装置所需传递转矩的行星齿轮组。通过运用电流变液传动装置和行星齿轮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和中断。在实现汽车正常起步和换挡等操作的情况下,以减小电流变液离合器的主、从动机构和电流变液所需传递转矩,降低电流变液工作电压,减少主、从动机构传动片数量、减轻离合器重量。且对电流变液离合器进行重新设计,使本发明所述新型汽车用电流变离合器各构件布置合理、紧凑。

    一种汽车自动驾驶仪执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5207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89351.8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动驾驶仪执行机构,包括转向部分、制动部分、通信模块,所述转向部分包括固定平台、转向驱动装置、电磁离合装置;所述转向部分包括固定平台、转向驱动装置、电磁离合装置,转向驱动装置以转动副与固定平台组成平面四连杆机构,转向电磁离合装置固定在转向驱动装置上。制动部分包括制动驱动装置,与转向部分类似的电磁离合装置。本发明可代替驾驶员自主可靠完成驾驶任务,且在驾驶过程中能够与驾驶员之间实现驾驶任务切换,使车辆实现自动驾驶,还能够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车辆,在不对车辆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就可安装在车辆上,且不会影响安全气囊的正常使用。

    新型汽车用电流变自动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63989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19845.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用电流变自动离合器,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密封固定连接后与发动机飞轮螺纹连接,结合齿圈与右壳体同轴固定连接,花键毂与离合器输出轴花键连接,接合套与花键毂通过花键滑动连接;左、右壳体与离合器输出轴之间设有密封套筒;花键套筒与离合器输出轴花键连接,花键套筒分别与左壳体、支承套筒连接,主动筒总成与从动筒总成径向交错分布,从动筒总成的最内侧与花键套筒过盈配合,主动筒总成的最内侧与支承套筒过盈配合,主动筒总成的最外侧与连接套筒过盈配合,连接套筒与右壳体过盈配合;离合器腔室内充满电流变液,右壳体上设有充放液塞;电刷与右壳体周向滑动连接,可控高压电源与电刷通过导线连接。

    用作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动力耦合装置的差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1818799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126717.2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作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动力耦合装置的差速器,旨在克服行星齿轮(3)及行星齿轮轴(4)间的滑磨问题。其包括差速器壳体(1)、半轴齿轮(2)、行星齿轮(3)、行星齿轮轴(4)、轴承盖(5)、滚动轴承(6)与垫片(7)。行星齿轮轴(4)一端装入行星齿轮(3)轴孔中,行星齿轮轴(4)和行星齿轮(3)轴孔间为过盈配合,行星齿轮轴(4)另一端通过一对滚动轴承(6)装入差速器壳体(1)上、下孔内,两根行星齿轮轴(4)的回转轴线共线并和半轴齿轮(2)的回转轴线垂直相交。轴承盖(5)与垫片(7)固定在差速器壳体(1)上、下孔外端凸台的端面上。行星齿轮(3)背面和差速器壳体(1)内壁间设置有间隙。

Patent Agency Ranking